APP下载

音乐教师的新资源

2015-07-24王升日

艺术评鉴 2015年13期
关键词:教师培训继续教育

王升日

摘要:本文从农村中小学非专业音乐教师培训的现状出发,通过分析其重要性,继而提出关于农村中小学非专业音乐教师培训的三点建议:1.制订专门针对农村非专业音乐教师的培训计划;2.重点加强音乐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培训;3.注重网络远程教育与教师在职学习相结合。

关键词:非专业音乐教师 教师培训 继续教育

自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以来,通过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全国多所高校举办了一系列针对中小学骨干教师及中西部农村教师的集中培训,使我国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音乐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紧缺薄弱学科之一,在我国的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科。笔者于2011-2014年多次参加由广西艺术学院承办的“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音乐学科)、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音乐学科)培训项目的跟踪报道工作,期间在对参加培训学员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农村音乐教师都属于“非专业音乐教师”(本文所理解的“非专业音乐教师”是指非音乐专业毕业,而现在却在中小学从事音乐教学的兼职、转岗教师)。非专业音乐教师的存在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音乐教师的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师资缺乏的现状;但由于这些教师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音乐教育,因此在一些需要一定音乐基础的“国培计划”课程(如:钢琴即兴伴奏、计算机音乐)中出现了跟不上教学进度等问题,让他们培训的效果受到了影响。笔者认为,农村中小学非专业音乐教师有其特殊性,音乐基础普遍较弱,如果不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农村学校音乐学科的整体师资水平与城市学校相比差距会越来越大,不利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农村中小学的顺利实施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因此,笔者就以上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期能抛砖引玉,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来关注音乐教师的新资源。

一、农村中小学非专业音乐教师培训的现状与重要性

(一)农村中小学非专业音乐教师培训的现状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了新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新课标》),对基础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纵观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音乐学科的发展现状,由于农村学校获得经费投入较少、音乐教学设备有限以及受到应试教育影响等原因,导致了农村音乐教育发展缓慢。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为多数地区农村中小学的音乐课程是由非专业音乐教师担任教学的;由于这些教师大多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音乐教育、音乐理论知识与音乐专业技能较弱,音乐课往往被当成了纯粹的唱歌课来上,教学质量不甚理想。而面对《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这些教师也必然会感到难以操作,不能很好地胜任新音乐课程的教学工作。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将会影响到农村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的实现。毫无疑问,加强对农村中小学非专业音乐教师的培训有其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二)农村中小学非专业音乐教师培训的重要性

1.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而要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各教育部门要提高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认识,实现城乡学校师资力量的平等。因此,加强对农村中小学非专业音乐教师的培训能更快地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促使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而缩短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在师资上的差距,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2.落实新课程理念和实施新课标的需要

《新课标》实施的基本理念体现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音乐教师的素质对整个音乐课程改革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①因此,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与新课标的实施,必然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与教学能力,而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是提高非专业音乐教师音乐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的最好方法。

3.应对音乐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的需要

随着音乐教育逐步被社会各界所重视,这必然要求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高。“目前,关于音乐教师素质的研究,是音乐教育界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国内音乐教育理论界对音乐教师素质的研究大部分都将其归类为人格道德素质(作为人的素质),音乐文化素质(作为音乐家的素质),教育专业素质(作为教育家的素质),教育研究能力(作为研究者的素质)等几方面。”②这就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音乐教师具备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应对未来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关于农村中小学非专业音乐教师培训的建议

(一)制订专门针对非专业音乐教师的培训计划

首先,可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实际情况,制定专门针对该地区农村中小学非专业音乐教师的培训计划,以此提高培训的实效性。第一,要根据非专业音乐教师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教学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设置。培训课程应包括现代教育思想、学科专业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等内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很多非专业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相对较弱,所以对他们的培训应该从最基本的音乐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开始。除此之外,《新课标》、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等相关内容也是培训的重点。通过这些课程能够帮助教师树立新课程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第二,要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与内容,除了寒暑假的集中培训,也要制订教师在职工作期间的培训计划。第三,在培训中要注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员们能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并坚持自学自练,逐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二)重点加强音乐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培训

《新课标》指出:“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是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所以教师本身的音乐素养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试想一下,如果音乐教师连一首歌都演唱不好、演奏不好,那他(她)能否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这一系列问题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所以,音乐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培训是重中之重。只有上课的教师掌握好了这些知识与技能,才能把课堂上的内容讲授得游刃有余。音乐专业理论的培训主要包括乐理、视唱练耳等;音乐专业技能的培训主要包括歌唱技巧、歌曲伴奏、合唱指挥等内容。通过歌唱技巧的培训,学员们可以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并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歌唱;通过歌曲伴奏技能的培训,学员们可以学会如何为音乐教材中的歌曲进行简单的伴奏;而合唱指挥等技能的培训都能为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音乐教学与组织课外音乐活动服务。

(三)注重网络远程教育与教师在职学习相结合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非专业音乐教师来说,音乐素养(特别是音乐专业技能)并不是通过一两个寒暑假的集中培训就能快速提高的,更需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学习与积累。所以各培训部门也要制订教师在职工作期间的培训方案,要求教师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来学习;并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建立针对农村中小学非专业音乐教师的网上继续教育平台。第一,在网上继续教育平台放入专家的授课视频,要求学员每周抽出一些时间用于观看与学习,并定期提交网络作业与阶段性论文,这样就能够保证教师们在工作之余也能使自己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第二,在网上继续教育平台上还可设立音乐资料库、优秀教案库、音乐教学研究、音乐教师论坛等多样化的内容,多方面的为教师的音乐教学服务。第三,各教育与培训部门也要对教师的在职学习进行检查监督及定期的考核,以保证学习效果。除此之外,教师们也可以通过网络上其他的各种学习资源(如网上国家精品课程、国内外高校开放课程等)来帮助自己最大限度的获得学习与教学资源,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与教学能力。

三、结语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的今天,加强对农村中小学非专业音乐教师的培训,对于提高农村音乐教师素质、提升农村音乐教学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新课程理念和实施《新课标》以及应对音乐教育的未来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03页。

②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98、199、203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董寰星.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初探[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猜你喜欢

教师培训继续教育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策略研究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对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探究
关于促进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对初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思考
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