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护理模式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比较

2015-01-26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19期
关键词:慢性胃炎临床疗效

不同护理模式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比较

李红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9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措施。护理1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与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护理服务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给予慢性胃炎患者护理干预措施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服务满意度。

【关键词】不同护理模式;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单位:158321 黑龙江省密山市杨木乡中心卫生院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其发病率在胃病中居首位。由于此病也是心身疾病中的一种[1],因此,在治疗慢性胃炎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选取90例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9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5.3±8.8)岁;文化程度:8例初中以下,69例初中至高中,13例大专以上。所有入选患者均已通过胃黏膜活组织或胃镜检查手段确诊,且排除伴有心、肾以及脑等脏器功能障碍与心理、精神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本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如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治疗配合以及健康宣传护理等。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增加护理干预措施。其具体措施如下:(1)护患关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在沟通交流时,既要主动热心又要尊重患者;(2)生活护理:强化生活护理,应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护理策略;(3)心理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应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护理措施。

1.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1.3.1观察指标 护理服务满意度:(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1.3.2疗效评价(1)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胃活检无萎缩性改变;(2)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且胃活检表示萎缩程度已好转;(3)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或加重,胃活检表示萎缩程度无好转或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1月后,观察组45例患者:治愈17例(占37.77%);有效23例(占51.11%);无效5例(占11.1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45例患者:治愈14例(占31.11%);有效18例(占40%);无效13例(占2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1%。上述数据显示,经过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护理1月后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为:观察组45例患者,满意44例(占97.78%);一般1例(占2.22%);不满意0例。对照组45例患者,满意39例(占86.67%);一般5例(占11.11%);不满意1例(占2.22%)。上述数据显示,经过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且其发病率在胃病中居首位。因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不仅多且复杂,从而使得其病变分类也较多,但最常见的胃黏膜病变为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2]。在临床表现上,慢性胃炎无特异性症状,且其症状的轻重并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相一致,但大部分患者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反酸、上腹隐痛以及餐后饱胀等。慢性胃炎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此病具有治疗周期慢且反复性强等特点而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影响。据慢性胃炎相关研究表明,慢性胃炎属于生理疾病的范畴,也属于心理疾病的范畴[3]。因此,在治疗慢性胃炎的过程中,不仅要给予患者常规的药物治疗,而且还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故而,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处理可知,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护理服务满意度分别为88.89%(40/45)、97.78%(44/45)和71.11%(32/45)、86.67(39/45);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护理服务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出结论:给予慢性胃炎患者护理干预措施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而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这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给予慢性胃炎患者护理干预措施护理,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服务满意度,从而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且对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黎黎. 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7): 1238-1239.

[2]黄爽. 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疗过程中有效护理干预的措施[J].才智,2013,24(21): 310-310.

[3]江丽华. 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7): 291.

Nursing Effect of Different Nursing Mod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

LI Hong Mishan CityYang Mu Xiang Center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Mishan 1583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different nursing mod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 Methods From March 2012 to Sept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90 cases of chronic gastrit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5 cases in each.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and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Key words】Different nursing mode, Ronic gastriti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9.170

【中图分类号】R24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19-0219-02

猜你喜欢

慢性胃炎临床疗效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抑郁症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