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应试教育背景下初中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014-10-21赵忆美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40期
关键词:应试教育激发学习动机

赵忆美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应试教育仍然在一定范围和阶段存在并发挥重要影响。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初中生学习动机存在诸多问题。初中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期,半成熟半幼稚的心理特点对学习动机产生了影响。同时,初中生的可塑性又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提供良好的条件,而良好的学习动机对初中生的学业成就甚至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关键词:应试教育;初中生;学习动机;培养;激发

Abstract:As the quality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 gets deepened gradually and constantly, it has been put at an ever important place.Due to the fundamental realities of our country at present time,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still exists at certain regions and periods even brings about some vital effects.Under the influence of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for a long tim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For these students, the middle school period, in which they are half mature and half childish and such a state of mind affects the motivation, is crucial for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At the same time, the opportunity in shaping and cultivating them provides a great possibility to develop and arouse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 which is key to middle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s even success for life.

Keywords:exam-oriented education,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cultivate and inspire.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应试教育仍然在一定范围和阶段存在并发挥影响。初中生处于青少年早期,该时期的青少年经历着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有限,身心发展不平衡。僵硬的应试教育模式对该时期的初中生学习动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将应试教育背景下初中生学习动机问题作为单独和特殊的现象来研究,具有很强的教育实践意义。

一、学习动机的涵义与意义

(一)学习动机的涵义

①学习动机就是指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引起该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简而言之,学习动机就是促使学生学习,提高自己能力的一种动力。它包括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并且学习动机不是单一的结构,而是由各种动力因素组成的复合体。这也就是说判断一个人的学习动机不仅要在维度上看其倾向性,而且在结构上要看其复杂性。

(二)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意义

首先,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错综复杂的内在因素, 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驱力。其次,它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学习活动,并且为学生指出某一特定方向,并促使学生朝着这一方向坚定地走下去,学习动机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意志力保障。最后,学习动机影响学习行为,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当代初中生学习动机的概况与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生学习动机概况

奥苏泊尔指出:“一般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②认知内驱力,即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内驱力,一般说来,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它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被称为内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地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动机与认知内驱力不一样,它并非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自我提高内驱力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它显然是一种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是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③

本文采取调查问卷法,所制作的调查问卷包括十个单选题,分别测查初中生在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上的差异,并且从强弱,内外维度上加以分析。调查结果如下:在强弱维度上,有22.68%的学生处在非常弱或稍弱水平, 仅有26.46%的学生处在相当强或非常强水平, 其余52.92%的学生处在一般水平,这说明大多数学生不热爱学习,存在学习动机不强的问题。在结构维度上,19.6%的学生属于认知内驱力,32.3%的学生属于自我提高内驱力,而有高达48.1%的学生为附属内驱力。

認知内驱力是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在动力,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人格特征,有这种学习动机的学生学习主动、倾向于把求知当成快乐,但遗憾的是,它所得到的百分比最低。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是人的本能之一,它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然而,这样的调查结果不得不让人深思,也为初中生的成长教育敲响了警钟。

(二)初中生学习动机存在的问题

由以上所显示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生学习动机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动机不强、外部动机所占比重较大等两大主要突出问题上。

三、应试教育特点和初中生心理特点对其学习动机的影响

(一)应试教育特点及其对初中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应试教育是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体现。而初中生生理上的不断成熟要求他们在心理上取得相应的独立地位,自主意识很强烈,这与应试教育束缚个人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特点想违背。因此初中生极易对填鸭式的教学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久而久之,这种心理会泛化到学习任务上,进而削弱学习动机。

(二)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其对初中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初中生逻辑思维发展具有片面性,其辩证思维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发展起来,所以初中生想问题的方式极端和片面。情绪控制方面也不够好,这种情绪化和思维的片面性很容易导致其因为不喜欢某位教师进而不喜欢该门课程,因为不喜欢某门课程而对所有的课程都提不起兴趣。由此可见,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对其学习动机的影响是很大的,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生很容易形成厌学情绪,学习动机整体不强,而且外部动机所占比重过大,导致内部动机不足。

四、初中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良好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人最好的导师,是入门的最佳钥匙,是知识的“生长点”。只有在学生能主动学习,充分享受知识的乐趣时,才有可能保持长久的学习、思考热情,成为有创造力的人才。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好奇心都会影响学习动机的形成。兴趣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表现出高昂的探索精神,使学生有一种认识世界、获得知识、追求真理的意向。

2.情感教育在初中生学习动机中的作用

初中生理性思维比较欠缺,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往往即极端又感性,带有很强的情绪化色彩。也正因如此,他们很容易因为教师的人格特征和关爱方式不当而对教师本人产生厌烦的情绪,进而导致学生学习动机匮乏、厌学乃至逃离课堂。因此,教师在培养初中生的学习动机时也应该注重和学生情感的培养。

在情感纽带的建立与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对初中生心理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并注意对学生的关爱方式,因为初中生逆反心理比较重,感情细腻,思维极端,有时候,教师的关爱方式不当,很可能对学习动机的培养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3.家庭教育对初中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家庭教育应通过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进而启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觉性。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在于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真正意义,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热情与自觉性。在培养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问题具体分析,才能不断的促使学生克服和战胜头脑中的错误思想,培养起正确的学习动机。

4.教师的激励和指引对初中生学习动机培养中的作用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就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启发式”。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不仅是传道授业的教师,还应当是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启发者。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激励和指引学生的自觉性和目的性,使学生一旦进入一种自觉状态,就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初中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就是把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要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动机就要先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要,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给不同的学习需要施加不同的力,这样学习动机就调动起来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初中生施加适度的外在压力,使初中生产生一定的焦虑感。

(2)教师应及时对初中生的良好学习行为予以强化

(3)教师对初中生学习结果应及时给予反馈

(4)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5.教师应注重初中生成败归因的训练

动机的归因理论认为,学生们总是试图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为他们的成功或失败寻找能力,态度,知识,运气,帮助等方面的原因。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这四种因素分为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研究表明,把成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的人对自己的评价积极,面对困难有探索的勇气和坚持的毅力,并且在任务表现中更加出色。初中生成败归因训练不仅教会学生形成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正确地认识失败,应付失败,不屈服于环境,也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信心和健康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归因训练中应该引导学生对成败进行可控,内部,稳定方面的归因。

(二)初中生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初中生心理特点,因此在初中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惕。

首先,初中生的不稳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对其动机的激发效用是短暂的,易起易去。因此我们要更进一步探求学习动机的稳定方法,同时应该意识到对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是一个长期工作,要放弃一劳永逸的想法和做法。

其次,要合理运用奖励和惩罚。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奖励较之与惩罚更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少用惩罚的方式,而以负强化的形式代替,尤其对于逆反心理比较强的初中生。但很多研究也表明,奖励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了奖励上而不是学习任务本身,换句话说,外部奖励可能会削弱内部动机。还有的研究表明,对于本身具有很高内部学习动机的学生来讲,奖励不但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削弱学习动机。因此,在运用奖励和惩罚手段时,应当注意:教师要奖励个体的良好成绩和表现,并针对那些不感兴趣但需要完成的任务,奖励的内容应属于社会性的而非物质的,最好来源于学习任务本身。同时奖励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小结

应试教育模式在我国存在了数千年之久,对国民教育思想影响非常深刻,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很大隐忧,而我们要发展素质教育,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是一个避不掉的问题。因此无论是教育部门在制定教育方针,还是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21.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

[3]彭聃玲.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

[4]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1.

[5]王炳照等.中国教育改革30年[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6]尹康平.朱红.初中学生学习动机调查与分析[N].保山师专学报,2007,7.

[7]杜闰平.浅谈现代教育模式下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2,5

[8]賴雪芬等.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2,09.

注解:

①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91页

②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6页

③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6页

猜你喜欢

应试教育激发学习动机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应试教育与新课改并非对立关系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