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新生学习主动性缺失的成因及对策

2014-10-21睢琳琳

学园 2014年34期
关键词:学习主动性大学新生缺失

睢琳琳

【摘  要】大学新生学习主动性缺失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从而促进高校良好学风的形成。

【关键词】大学新生  学习主动性  缺失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040-02

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的一种主观行为,保持获取知识的主动性是一切学习的动力来源。这种主动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有目的地自觉、自愿的学习,它的缺失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作为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学习主动性的缺失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面对迎面而来的大学生活,他们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压力,在这样的心理冲突中,有的学生选择逆流而上,有的学生选择随波逐流。逆流而上的人对知识充满了渴求,对学习孜孜不倦;随波逐流的人对世事漠不关心,对学习“无欲无求”。是什么让他们对学习漠不关心?是什么让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又是什么让他们面对学习毫无动力?探究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并提出激发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成了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大学新生学习主动性缺失的现状与成因

据调查,学习主动性不足在相当一部分大学新生的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并已成为当下各类高校在学风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普遍而又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新生学习主动性缺失主要表现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不足、学习效率低下,更有甚者上课打瞌睡、下课抄作业,晚上打游戏、白天“打游击”,迟到、旷课、考试作弊,此外还有学生因学习兴趣不足而产生了厌学等不良情绪。导致新生学习主动性缺失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学习环境和方式的改变导致许多学生失去了目标和方向

作为大一新生,刚刚经历了紧张的高考,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和父母的约束,自然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首先,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中学有很大差异,习惯了在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下学习的他们,进入大学之后会变得不知所措,找不到方向。其次,许多学生所学专业并非自己的兴趣所在,这必然导致他们学习压力过大,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再次,曾以通过高考为唯一目标的大一新生在步入大学之后丧失了奋斗的目标,这让他们无所适从,更谈不上学习的主动性。还有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面对高额学费,不得不牺牲部分时间来打工赚钱,这必然导致他们的学习时间得不到有效的保证。最后,还有一些学生受到社会和所谓“前辈”不良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60分万岁,失去了学习的压力和动力,整日忙于参加各类社团组织,大力发展各种业余爱好,而完全将学习作為副业来应付了事。

2.大学新生适应能力较弱、自控能力不强

大一新生正处在人生的第二个“断乳期”,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敏感而脆弱,对父母的依赖心理较强,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很容易情绪低落、一蹶不振。在新的环境中与教师和同学的人际关系问题成为他们必须要独立面对的首要课题,很多学生对此难以适应,心理冲突频繁,往往出现问题时不能得到及时的倾诉和疏导进而诱发各种心理疾病,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大学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大增加,由于缺乏自控力,面对各种诱惑很多学生选择放纵自己,养成了许多不良嗜好,如沉迷于网络、游戏、电影等,难以自拔。还有一些学生将恋爱作为大学的必修课,当成了排解压力、弥补心灵空虚的手段和途径,然而一旦恋爱受挫往往难以承受,无法正确处理学业与情感的关系,最终使得学习主动性丧失、学业荒废。

3.学校教育制度和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现行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过窄、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模式单一,教师队伍和教师知识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变化,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等问题导致了目前的教育往往呈现出千人一面的现象,同时也严重束缚和阻碍了学生个性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

4.社会环境、就业压力过大也是导致新生学习主动性缺失的重要原因

大学新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和社会陋习的影响,认为学业成绩与就业无关,毕业即意味着失业,进而对自己的学业和定位做出错误的判断,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最终导致学习主动性丧失,混学现象严重。此外,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许多高校连年扩招,虽然有许多学生从中受益,但也有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却无法适应,缺乏相应的学习能力来完成大学学业而倍感压力,最终产生厌学情绪。

二 大学新生学习主动性缺失的对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面对当前大学新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的现状,作为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干预:

1.做好新生入学教育,上好开学第一课

刚步入大学的新生,面对陌生环境出现迷茫状态是正常的,开展行之有效的入学教育能帮助他们快速熟悉校园环境,了解专业前景,适应大学生活。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包含学校历史沿革、校规校纪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党史教育等,还应安排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意识及前景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

助他们提高受挫能力,让他们能以更加从容的心态独立地面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此外,通过系统的入学教育,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大学新生的集体归属感、荣誉感,帮助他们了解专业优势与就业前景,增强他们的专业认同感,让他们能在入学之初就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明确学习目标,找准就业方向,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与成就感。

2.改革教育制度、更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师角色

现行高等教育制度与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同时也影响了其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当代社会要求高校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在制度管理上,要加大奖惩力度,革新奖惩方式,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及其成效要积极鼓励,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褒奖;而对于厌学、混学行为则要积极干预,必要时加以严惩,以儆效尤。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灌输,更要注重人文观念的渗透;不仅要有针对性地开设必修课程,而且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开设各类选修课程。与此同时,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当主动转变角色、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更新知识储备、钻研教育教学方法,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生活的引路人。每个教师都应将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引导学生学会变所学为所用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优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主动学习

一个学校的校园环境和文化底蕴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对学校产生认同感,能否迅速融入大学生活。因此净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文化,创造优良的学习、生活场所,是促进学生产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里的校园环境不仅仅包括自然环境和硬件设施,还包括网络环境、人文气息、学习氛围、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只有身处这样优美、愉悦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才能让大一新生更积极、更主动地投身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参考文献

[1]包克菲.当代大学生“学习观”的偏差[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1)

[2]王禹.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3)

[3]詹宏伟、瞿亚辉.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与教育教学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

〔责任编辑:林劲〕

猜你喜欢

学习主动性大学新生缺失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策略
中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策略
大学新生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究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
浅论小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的激发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