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

2014-10-09徐益蓉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学生心理心理素质班级管理

徐益蓉

摘 要:班集体是在教学班的基础上,在共同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凝聚力、协作精神、积极向上的群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加强班级管理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对学生当前状况的调查和分析,提出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班级管理 学生心理 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217-02

1 班集体建设对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现代化班级管理的根本着力点是“以人为本、素质为先”,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

当前我国大体的经济形势为高速发展的经济,各个行业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尤其是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然而作为接受多年高等教育的群体,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许多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而这种情况的出现,究其根本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为大学生缺乏一定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周围的环境和所接触的人群都会发生一定变化,因为社会与校园环境存在的较大差距,使许多大学毕业生在心理上难以适应,从而影响到对自己能力和工作的认可,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对此,有效、成熟的班级管理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生中经常存在着孤独、怕羞、自私、冷漠、叛逆的情况,且缺乏一种团结合作、互相尊重、积极向上等的不良心理。如果让这些不良行为和心理继续发展下去,不但影响到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还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应采取有力的班集体建设活动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较好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也能在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下激发其参与班级活动以及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挖掘其创新能力,增强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从而带动整个班级的學生素质提高。

2 当前班集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师生关系不平等,班级气氛严肃,学生心理冷漠

现在大多数的班集体中班主任角色高高在上,班级气氛紧张严肃,使得学生出现冷漠不关心班集体的情绪。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时刻给以关心和照顾,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袒不歧视,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使学生在感受到班集体温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并且整体融洽氛围的形成对今后学生之间以及师生间的交流都至关重要,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好坏对交流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和谐的班级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全班同学沐浴在一种理解和关爱之中,能够相互倾诉,交流思想,有助于学生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而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不仅能增加相互之间的友情而且还能使班级的整体氛围得到提升,在这种环境之下学习生活将会使学生形成较好的品德行为,相互之间的帮助也同时能提高学习和能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在良好的班风下,全班同学会珍惜共处一个集体的几年短暂时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大学生涯将成为他们一生中非常重要且又难忘的一段人生经历。

目前提倡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学习、生存和关心,即能自主学习,能在当前社会环境中生存,能关心周围的人,这就需要学生不仅在上课学习之时获得能力和知识的提升,还需要在课余的时候充分参与到周围的活动中去,学习一些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东西,不断充实自己。教师以此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吸引学生对班级事务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和建设中,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充分吸引大家参与到班级的各项事务中去,为班级的建设献计献策。而作为学生,一旦兴趣形成便会自觉地参与到各项事务中,在每一次的讨论交流中不断增强合作精神,随着目标的逐渐实现,整个班级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班集体!

2.2 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下降

如今的大学班集体特别是大一新生中存在对自己的未来比较迷茫,在学校里常常出现没有事情可做,整天游戏度日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关键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标,这样的状态到了大三参加工作面试的时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的不自信或者焦虑情绪的产生。所以在入校阶段,可以通过班会的形式,与全班同学一起对学习的重要性进行讨论,使学生明确今后的发展需要较高的素质,而素质的提高在于现在知识的积累,在解决了思想上的问题后,便可以一起制订具体的措施。

针对每位学生都要面临专业考级达标这个“艰巨”任务,在学期初指导学生制订本学期的学习目标及全班的奋斗目标,并开展一帮一活动,要求在期末进行学生对目标的实现情况的自我评价,并奖励达到目标的学生。尤其针对计算机考级、英语考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存在过关率低的状况,这样会严重影响到他们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将来毕业的顺利通过,而通过对班规的修订,加大了考级过关学生的奖励分值,使同学在思想上重视考级,在行动上有所体现,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除了等级考,学校要求各个专业的学生应获得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有的班级里有学生是“三校生”,相当一部分同学曾在高中学习过相关专业课程,已经获得了相应资格证。对这部分同学应制订更高的学习目标,鼓励他们报考相应的初级资格考试,对其他同学能发挥极好的带动作用。另一部分同学高中尚未接触从业资格考试,也应明确目标:先拿单科合格证,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资格证,全班同学付出努力,为二年后的就业上岗做准备。通过必要的学习任务下达,使学生能够正视压力、发挥学习潜力、提高就业技能,这是专业素质培养的关键。

2.3 自我管理能力不高,班级干部的管理力度不够,学生心理和行为都处在松散状态

现在大学生普遍都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松松垮垮。所以在建立良好的班风时,班主任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针对学生群体,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班级干部队伍。如果能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在班级建设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便会产生一种对班级的责任感,从而产生较强的内驱力,激发其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

由于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在管理中,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只有推行人性化管理,与学生交心,将遵守纪律、按章办事的重要性晓以厉害,学生体内的积极因素便会被调动起来,这样便会形成一种合力,从而构筑起学生自我管理的机制。

进入大一的下半学期,应该进行班干部的换届改选,形成班级核心,明确分工,划定相应的工作职责范围,根据个人能力进行分配,建立起班级各项管理制度和项目,明确奖惩制度,重新制订班规。经过全班同意后,开始由各位干部执行操作。整个过程应充分贯彻自我管理、规范化管理、阳光管理的原则,每月计算各位同学的考评分,并进行公布,从而激发每位同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班级荣誉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应坚持“说服为主,灌输为辅”的原则,根据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建立一种学生自我管理模式,采用多种方法来管理学生,而班主任在此的作用则是以潜在的引导为主。对学生的管理应该采用给学生足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空间,恰当地引导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使之逐渐具备自我约束、自我剖析、不断进步的能力。

3 如何开展班集体建设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1 班主任必须提高自身修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学生是具有较强模仿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并在不知不觉中在某些方面进行模仿。所以老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要有模范的作用。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渴望一位博学多才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知识水平。比如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取得好成绩,那班主任自己也要随时注意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与专业修养,让学生看到班主任也是在不断进步的;要求学生要尽可能多的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那么班主任也要多出现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表率的作用是巨大的,班主任的一次亲身示范比得上多次的耳提面命。

所以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师先受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师德修养,师德修养表现在: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3.2 建立多样化管理制度,发展学生个性

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是以少数人为管理核心进行的班级管理,大多数学生被排除在班级管理之外,成为单纯的被管理者。建立多样化班级管理制度则是将班级作为全班同学展示个性,发挥个人特长的舞台,每一个人都是其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将在其中扮演一个具有一定管理责任和服务责任的角色,而不是作为一个单纯的被管理者被动地参与班级活动。

当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之后,自信心和归属感都会大大增强,不仅个人心理素质得到提升,提升自己能力和帮助他人的欲望也会大大增强,在工作中懂得换位思考,不断发现自己需要改正的地方,宽容、诚实、责任感等不断得到强化,同时也有助于班集体凝聚力的增强。

3.3 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使班级活动自主化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一个较好的办法就是进行班级活动,在班级活动中提升组织者的能力,增加大家沟通交流的机会。而对于班级活动,如果只是单纯的靠教师来组织,一方面加重教学负担,一方面在活动上可能不够贴近学生,同时也无法在组织活动上锻炼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活动,是检验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素质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过多干预活动会影响到活动的组织与发展,但如果完全放手不予理会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参与到学生组织的活动中与学生一起进行活动。这种管理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组织开展活动的能力,尊重他们的爱好和需求,也有助于培养他们自强、自信、创新等的良好品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

3.4 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训练

一个健康的现代人要求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拥有健康的人生是实现成功人生的前提,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发展各项事业的基础,而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金钥匙。作为青年学生,虽然相对其他年龄段的人拥有较多的精力,但是也不能因为自己优越的条件便劳累过度挥霍自己的精力,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现在“超支”,将来必须要还上。

所以,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体魄,认识自己的体质,针对自己的体质努力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养成良好的休息和饮食习惯,注意锻炼,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不断完善自己,劳逸结合,过有规律的生活。同时,要有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地看待生活,面对困难不消极退缩,不断强化自己的心理素质,碰到问题及时解决,不轻言放弃,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周围环境和社会,学会与不同的人交流,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寻找乐趣。所以在班集体建设中应该利用团队辅导、户外拓展、社会兼职等积极的正面的方式和体验,引导学生们拥有良好的向上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3.5 公平公正,转变认知偏差

班级的心理氛围受班主任的作风影响极大,当班级中部分学生心理素质存在一定问题时,班主任若還在认知上存在偏差,就会使整体班级氛围受到影响。公平容易公正难,要避免在评价学生时以偏概全,成绩优秀的学生固然在学习上是优秀的,但是学习成绩相对并不是特别优秀的学生也并非是完全低劣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对成绩优秀的优生和风细雨,对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正颜厉色,容易使受到偏爱的学生产生骄傲的心理,形成自傲、有恃无恐的不良心态,使得不到老师喜爱的学生产生自卑感,逐渐演变成冷漠和麻木的心理,从而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班级的建设中,班主任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基本品质培养,不以偏概全,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每个人不同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使班级形成和谐、融洽的氛围,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发展。

3.6 奖励与惩罚并行,激发学生积极心理

在管理心理学中,奖励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与表扬,对学生进行奖励能促进他们行为的塑造和积极心理的不断发展,从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角度来说,奖励可以唤起学生的自信,激发他们的潜能,满足学生爱与尊重的需要。但是,奖励也必须遵循民主公开和适当的原则,恰当合适的奖励对学生而言是必不可少且有利的,而民主公开不仅可以鼓励被奖励的学生,同时也能激励其他学生向这些同学学习。

在这同时,适当的惩罚也是必不可少的,纪律和规定的维护必须以惩罚作为约束条件,但过于强调纪律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师生关系的建立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学生也容易由此产生多疑、敌意和不合群的个性特点,引发种种不良后果,所以,对于惩罚的力度和方式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不同的学生所能接受的惩罚不同,要使惩罚有效果而不产生不良的“副作用”,这个值得班主任慎重思考,对症下药。

此外,当学生接受惩罚并改变态度和行为后,还要即使评价并激励学生,不断保持良好的状态,以培养学生“知耻近乎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健康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 贾涛.浅谈素质教育形势下的班级管理[EB/OL].http://www.bzr.com.cn/detail.asp n_id=10490.

[2] 常小兵.浅谈班主任的工作艺术[EB/OL].http://www.bzrzy.cn/.

[3] 陆凤兰.如何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班集体[J].广西教育2012(1):35-37.

[4] 武漫丽.创建团结协作的班集体[J].科技创新导报,2012(2):50-53.

猜你喜欢

学生心理心理素质班级管理
小学阶段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升华
合理把握教学设计中问题的“度”
构建符合学生心理的数学课堂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