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肠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及可行性评价

2024-06-19郭艳

婚育与健康 2024年10期
关键词: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

郭艳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肠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及可行性。方法:选择小儿肠炎76例进行研究,均为本院收治,入组时间2023年1月—2023年9月。纳入对象家属同意配合研究,按照双色球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包括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更少,不良反应率更低,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更高,同时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饮食、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家庭照护等)掌握度评分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肠炎护理中加强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促使其协助患儿做好配合,而且还可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促使家属对护理服务更满意,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儿肠炎;健康教育;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症状改善时间;护理满意度

Application and feasibility evalu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in pediatric enteritis nursing

GUO Yan

Pingy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Linyi, Shandong 273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nd feasibility of health education in pediatric enteritis nursing. Methods: 76 cases of pediatric enteritis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 all of whom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3 to September 2023. The family members of the included subjects agre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study an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two-color ball method, with 38 cases in each group, including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outine nursing+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Compare th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ess time for symptom improvement,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higher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among the family members of the pati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family members of the patients had higher scores on their mastery of disease knowledge (diet, daily life, precautions, family care, etc.), which show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care of pediatric enteriti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mastery of health knowledge among family members, promote their cooperation with the child, but also shorten the time for symptom improvement,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promote family members to be more satisfied with nursing services, which has practical value.

【Key Words】Pediatric enteritis; Health education; The level of mastery of health knowledge; Symptom improvement time; Nursing satisfaction

小儿肠炎是儿科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发病后患儿会有腹泻、腹痛等临床表现,而其致病原因主要有细菌、病毒等[1]。儿童时期属于发育关键阶段,但该阶段儿童因胃肠功能发育不健全,消化机能不成熟,导致其遇到外界环境不良刺激或饮食不当或饮食不洁等情况,极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从而诱发肠炎。肠炎患儿因年龄较小、抵抗力较差,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其治疗难度较大,预后不佳,且容易反复发作,延长病程[2]。肠炎患儿存在不配合、烦躁不安、哭闹不止等问题,导致治疗依从性下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家属对病情比较焦虑,担心治疗效果,害怕带来严重的不良事件等,也不利于协助患儿做好治疗;此外,多数患儿及其家属对疾病知识、治疗方法等不了解,也不利于配合治疗。基于此,针对小儿肠炎需加强护理干预,特别是健康知识宣教。本次就我院2023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小儿肠炎76例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小儿肠炎76例进行研究,均为本院收治,入组时间2023年1月—2023年9月。按照双色球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确诊满足肠炎诊断标准[3],年龄≤12岁,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协助患儿配合治疗及研究。排除标准:伴有先天性疾病或畸形、伴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伴有治疗药物过敏体质、中途退出研究等。观察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6.52±1.02)岁,病程2~10d,平均病程(6.58±1.31)d;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6.78±1.12)岁,病程2~11d,平均病程(6.52±1.45)d。前述资料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患儿病情进行准确评估与诊断,按照医嘱配合做好用药指导,并且对家属进行基础的宣教;若患儿存在严重呕吐,则予以暂时禁食4~6h,避免患儿饮水,待呕吐症状缓解后,再予以流质饮食,若哺乳者则恢复母乳喂养,先从少开始,从稀开始;伴随着患儿排便次数增多,加强患儿的臀部护理,避免发生尿布性皮炎等情况。

1.2.2 观察组:本组患儿除了常规护理,还加强健康教育,于科室选择数名经验丰富、高专业素养、高年资、专科知识掌握度较高的护理人员,组建宣教小组,开展如下护理措施:①开展知识讲座:定期请院内相关科室的专家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主要对小儿肠炎患儿及其家属开展相关疾病知识宣传教育,促使患儿及其家属了解肠炎知识(病因、病机、症状、诊断等)、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与处理措施等,促使患儿家属掌握相关的注意事项,提升健康知识掌握度。宣教方式可包括发放宣教手册、播放宣传视频、张贴宣传报等,通过提高家属认知水平,促使其重视配合患儿完成相关治疗,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②饮食指导:肠炎患儿存在胃肠道功能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其饮食指导。在初期,根据患儿病情确定是否禁食禁饮,待症状缓解,逐步恢复饮食,按照少食多餐、先流食后普食、先稀后稠等原则执行。避免对胃肠道造成连续不良刺激,避免过饱过胀,增加胃肠负担。能自主进食的患儿,可提高食物的多样性,多以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且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避免辛辣、刺激性及油腻或油炸等食物。③生活指导:叮嘱家属做好患儿的日常卫生与清洁,并指导患儿自己完成一些基本的日常生活操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细菌进入胃肠道。指导家属掌握正确的生活护理,叮嘱家属做好监督,指导患儿完成日常生活,提高他们的自我护理能力,比如饭前洗手、修剪指甲、定时通风、加减衣服等。此外,详细介绍致病因素,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护,避免复发。④药物指导:在治疗期间所用药物,护理人员要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全面与详细的宣教,告知其用药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尽量提高依从性。告知家属按照医嘱服药的重要性,避免私自更换药物或剂量。在用药期间做好观察,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处理。此外,若患儿哭闹不止,服药难度较大,则做好疏导,通过分散注意力或发放患儿喜欢的玩具等方式来转移视线,便于提高依从性,更好地按照医嘱完成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1)症状改善时间比较,包括止泻时间、止吐时间、退热时间及脱水纠正时间。(2)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比较,主要从饮食、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家庭照护等方面调查,每个方面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健康知识掌握度更高。(3)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比较,在护理干预结束后,对患儿家属开展满意度问卷调查,满分100分,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度,评分分为依次为>90分、70~90分、<70分,满意度=1-不满意率。(4)不良反应比较,包括胸闷、皮疹、腹胀、食欲不振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更少,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饮食、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家庭照护等)掌握度评分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4。

3 讨论

小儿肠炎是儿科常见病,多数是急性发作,容易给患儿及其家属带来较重的身心负担[4]。针对小儿肠炎治疗期间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是根据医嘱进行护理,容易忽视患者的生理与心理体验,加上护理措施比较单一,导致护理质量并不理想。

本研究看出: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更少,不良反应率更低,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更高,同时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饮食、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家庭照护等)掌握度评分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于小儿肠炎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能更好地改善预后。针对患儿及其家属做好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健康讲座的方式,全面提升患儿及其家属对疾病、治疗等知识掌握程度,多方式进行宣教,让患儿及其家属随时随地都可以了解疾病知识,从而提高认知水平,利于后续治疗与护理;同时,做好患儿的饮食指导,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膳食,增强机体营养的同时也避免不良胃肠道刺激;加强患儿的日常生活指导,尽量让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避免长时间不活动导致其免疫力与抵抗力持续下降,而且日常活动的恢复训练还可促进他们自理能力提升;此外,做好用药指导,能促使患儿按照医嘱完成治疗,更好地保障了临床治疗效果。对于部分年龄较小的儿童,健康教育难度较大,主要还是针对家属开展,然后利用患儿对家属的依赖作用,促使家属协助患儿完成治疗。

综上,小儿肠炎护理中加强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促使其协助患儿做好配合,而且还可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促使家属对护理服务更满意,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凌云.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4):3504-3506.

[2] 王新薇.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对急性小儿肠炎护理质量的影响[J].养生大世界,2021,19(12):282.

[3] 高雪.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急性小儿肠炎护理质量的影响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0):163-164.

[4] 明海燕.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急性小儿肠炎护理质量的影响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5):66-67.

猜你喜欢

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
面部烧伤女性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优质护理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探讨亲情护理应用于焦虑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