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化护理在重症肺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2024-06-19王音之

婚育与健康 2024年10期
关键词: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率重症肺炎

王音之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化护理在重症肺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将于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气管切开治疗的70例重症肺炎患者分组,分别为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常规组以及采用优质化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每组35例,设置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气分析指标、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等指标为评价标准。结果:开展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常规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且心理状态得到改善(P<0.05)。结论:对于气管切开重症肺炎患者来说,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与血气分析指标,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优质化护理;重症肺炎;气管切开;应用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影响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high-quality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with tracheotomy

WANG Yinzhi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The Third Hospital of Changsha, Changsha, Hunan 410015,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high-quality nursing in severe pneumonia tracheotomy patients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Methods: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who received tracheo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3 to February 2024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with high-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lood gas analysis indicators,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set as evaluation criteria. Results: After different nursing interventions,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The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 was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 quality of life was improved and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was improved(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after tracheotomy, high-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e, quality of life and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 and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Quality nursing; Severe pneumonia; Tracheotomy; Application effect; Complication rate; Influence

重症肺炎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危重疾病,该病的发病率较高,患病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以及器官功能受损,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呼吸衰竭以及低氧血症等症状,这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及威胁[1]。重症肺炎患者在患病后要及时就诊,目前临床上主张在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工作中运用气管切开技术进行辅助治疗,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但临床实践表明,行气管切开治疗极易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这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还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此还需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2]。目前临床上主张给予重症肺炎气管切开患者优质化护理干预。为了探究优质化护理在重症肺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此次研究纳入了70例患者开展调研,并做出如下具体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设置此次研究的起止时间在2023年2月—2024年2月,设置此次研究的观察样本为本院收治的气管切开重症肺炎患者,患者例数为70例,分组方法设置为随机分组法,组别分别设置有常规组以及研究组,每组收治患者例数均为35例。常规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41~67岁,平均年龄(55.35±1.26)岁;研究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55.46±1.36)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者;②均开展气管切开治疗者;③诊断结果与个人信息无误者。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器官功能衰竭者;②伴有严重急性心肌梗死者;③合并有肺部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常规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做好相关急救药物、呼吸机、吸氧装置以及吸痰设备等相关药物及设备的准备工作。手术期间积极配合主治医生完成手术,并加强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术后做好患者的体位护理,叮嘱患者遵医用药。

研究组开展优质化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情绪变化方面的监测,当患者出现负性情绪时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支持并安慰患者。为患者讲解有关重症肺炎的相关知识,例如该病的诱发因素、治疗手段、临床表现、疾病危害以及术后注意事项等,并重点讲解有关气管切开的知识,例如目的、意义、流程以及重要性等,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治疗信心。(2)运动干预: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的体位管理,针对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需要进行按摩干预,2次/d,20min/次,针对意识清晰的患者可指导其进行被动与主动的关节训练,同时开展按摩干预,2次/d,20min/次。(3)电刺激疗法:给予患者肌电生物反馈、中频脉冲电疗法以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等疗法干预,2次/d,20min/次。(4)吞咽训练:护理人员要按摩患者面部以及口腔处的肌肉,针对意识清晰的患者可指导其开展舌、口及面部肌肉训练,指导其进行吞咽动作以及进食训练,2次/d,20min/次。(5)吸痰护理: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吸痰护理期间要按要求佩戴好防护手套,做好消毒,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通过叩击患者背部的方式来促进痰液排出,针对无法自行排痰的患者则需借助辅助工具来进行吸痰处理,避免痰液阻塞患者呼吸道。(6)导管护理: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巡视,增加巡视频率,做好导管的摆放及固定,避免出现导管弯曲、挤压或滑脱的情况。

1.3 评价标准

(1)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详细记录两组重症肺炎患者气管切开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常见的包括有拔管失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及获得性肌无力等。(2)血气分析指标评估:血气分析指标的具体测评指标包括有血气分析中的碱剩余量(BE)、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3)生活质量评估:利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来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水平变化情况,测评指标共计4项,分别为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以及角色功能等,指标评分越高则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越高。(4)心理状态评估:根据心理健康状况评分量表来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评,具体测评指标包括有焦虑情绪以及抑郁情绪等,指标分值越高说明患者心理状态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见表1。

2.2 血气分析指标评估,见表2。

2.3 生活质量评估,见表3。

2.4 心理状态评估,见表4。

3 讨论

重症肺炎属于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危重、并发症较多以及致死率较高的特点,一旦患病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均会遭受严重影响及威胁[3-4]。对于重症肺炎患者而言,在其患病后要及时就诊,否则随着病情不断进展患者还会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或休克等情况,这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针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手段较多,气管切开治疗属于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通过气管切开治疗可以使患者呼吸衰竭的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5-6],但临床上表明,气管切开治疗属于一种侵入性操作,实施手术期间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以及细菌极易侵入到患者的呼吸道,造成黏膜损伤,从而诱发一系列的并发症,这会给临床治疗效果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还需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以往临床上针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主要以常规护理干预为主,常规护理作为一种普适性较强的护理模式在多种疾病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运用较为广泛,并且可以取得一定的护理效果,但对于重症肺炎气管切开患者而言,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却并不显著,尤其是在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效果十分有限,究其原因可知,这主要是受到常规护理内容单一且缺乏针对性等自身局限性导致。现阶段,临床上主张在重症肺炎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运用优质化护理干预,优质化护理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不仅完全具备常规护理模式的优势,还可以有效弥补常规护理存在的不足,其中包含有心理护理、运动干预、电刺激疗法、吞咽训练、吸痰护理以及导管护理等具体措施,这些护理措施的选取及运用均将患者的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从而确保护理措施可以充分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这对提升护理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并且优质化护理在控制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7]。此次研究评估结果显示,采用优质化护理干预的研究组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气分析指标、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等各项临床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提升[8]。

综上所述,对于行气管切开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来说,应在其护理工作中引入优质化护理干预,该护理模式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其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 吴琴.气管切开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调查研究[J].科学养生,2021,24(1):229.

[2] 黄欣.循证护理对重症肺炎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141-144.

[3] 黄敏.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的研究[J].健康必读,2021(16):203.

[4] 袁雪君.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皮气管切开术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智慧健康[J].2023,9(6):237-241.

[5] 张艳君,杨锦湄,阮自良,等.1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个案分析[J].科学养生,2020,23(10):184.

[6] 朱光宇,梁桃,惠宏宇,等.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的围手术期配合[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z1):420-421.

[7] 丁莉.优质护理应用在老年重症肺炎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探析[J].心理月刊,2019,14(24):137.

[8] 李海燕.优质化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气管切开患者预后的效果[J].吉林医学,2024,45(2):478-480.

猜你喜欢

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率重症肺炎
血必净中药制剂临床用于ICU重症肺炎的药理价值
气道护理在脑外科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
ICU重症肺炎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护理体会
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POSSUM和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髋关节置换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的价值
气管切开致皮下气肿的抢救配合
重症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胃管置入法的比较及护理
有创呼吸机的临床护理体会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手术的近期疗效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