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设计专业技术科学类课程思政内涵建设及实践

2024-05-21韦娜冯郁冯增喜

高教学刊 2024年14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培养

韦娜 冯郁 冯增喜

摘  要:环境设计技术基础课程对学生认识环境现状及解决环境中的各类工程问题有很大帮助。结合环境设计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从建立新型环境观念、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利益保障、注重环保低碳等方面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教育与各章节的融合点,形成价值导向与培养目标合而为一的育人模式。从教学效果分析来看,思政点在课程教学中实现有机融合,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较大提高,主要体现在其团队合作及自主学习能力、环保意识、创新意识及职业素养等方面。因此,本课程相关的思政教学探索可以达到优化课程、培养学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设计技术基础;课程思政建设;人才培养;新型环境观念;生态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4-0177-04

Abstract: Fundamentals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Technology course is great help to students in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solving various engineering problems in the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Fundamentals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Technology course, the integration point between the civic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course and the chapters is explored in depth from the aspects of establishing new environmental concepts, paying attention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ublic interest protection, and focusing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low carbon. It finally forms an education mode in which value orientation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are combined into one.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effect,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thinking and politics points in the course teaching has been achieved, and th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analysis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y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mainly in their teamwork and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wareness, innovation awareness and professionalism. Therefore, the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civics related to this course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and training students to serve society better.

Keywords: Fundamentals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talent cultivation; new environmental concept;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20年教育部在《高等學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专业课程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特点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针对艺术学类的专业课程,应当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1-2]。

环境设计必须从实用角度出发,考虑可实施性、安全性、舒适性、生态可持续性等多方面的要求,因此设计和建造过程必须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环境设计技术基础课程是针对环境设计专业设立的以设计技术类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该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占据核心的地位。因此,如何提高本门课程教学的育人质量是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新要求的重要课题[3],针对本课程教学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探索对于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有一定的成效。

一  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更要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还应向学生传递良好的价值观,因此,高校应当优化专业课程的思政内容体系,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发挥高校教书育人的作用,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4]。

结合当前对于课程思政这一概念的理解,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应当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方法以及相关实践进行有效融合。然而,从当前环境设计技术基础课程思政工作的推进情况来看,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有: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教师课程思政参与度不高、缺乏推动课程思政改革的意识;教学设计缺少系统性、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活跃性不足等问题都影响了课程思政的有效性[5]。

二  环境设计技术基础课程思政内涵建设的思路

(一)  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

环境设计技术基础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根据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要求及培养目标的毕业指标点[6],构建了课程目标并明确了建设目标与毕业指标点关系(表1)。

(二)  思政元素与培养目标的融合

结合环境设计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深入地挖掘思政教育与课程各章节的融合点,明确了思政元素与培养目标的融合关系(表2),在提升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同时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这一培养过程中,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逐步实现“有机融合”,进而形成价值导向与培养目标合而为一的育人模式[7](图1)。

例如,在滨水护岸及设施构造技术的讲授过程中结合“韩国清溪川传统护岸改生态护岸”的案例,让学生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学生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建筑绿化技术”章节的讲授过程中,通过对建筑屋顶及墙面采取的绿化技术措施的讲解及相关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优秀设计师们的专业素养,引导学生用专业知识来认识环境、改造环境。

三  环境设计技术基础课程思政的实践

(一)  教学过程设计

环境设计技术基础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因为专业知识本身就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设计思政元素。以第四章第一节“屋顶绿化施工程序”为例进行实践说明,具体的思政教学设计:课前在线资源学习(屋顶绿化相关案例)—课堂主题教学点讲授(屋顶绿化的施工程序)—思政点与教学内容结合(绿化技术措施和国家低碳政策)—课后练习巩固(设计师的责任与担当)。

(二)  教学过程实施

结合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环境设计技术基础课程在教师授课前,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完成在线资源的相关学习。课堂上,授课教师首先对学生在线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归纳讲解屋顶绿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针对屋顶绿化带来节水、节能、节地等生态效益的同时,由于不顾及建筑条件,盲目大量推广给建筑结构带来的问题,引出小组讨论的主题“屋顶绿化的利弊”。

通过各小组讨论过程中所阐述的核心观点来看(表3),“利”组同学提出了“屋顶绿化技术措施可以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設”,“弊”组同学提出了“传统屋顶花园的建造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

针对“利”组同学提出的观点,授课教师引导同学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推广屋顶绿化,结合“屋顶绿化规范”,告诉同学“规范化设计”的重要性,使同学有意识地主动思考设计与屋顶承重、排水、植物的选择等方面的问题。针对“弊”组同学提出的观点,授课教师引导同学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屋顶绿化”带来的问题,一定要有意识地朝着建造屋顶花园、屋顶种植这个方向去努力,不断探索“轻质、经济”的植物生长介质,解决现存的问题。通过引导,不仅可以启发各组同学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探索,也可以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结束后,授课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所讲授的内容布置相关的思考题,例如“屋顶绿化的发展与未来?”,学生们通过文献查阅完成新技术、新材料在屋顶绿化中的应用等相关知识的思考,以实现相关知识的运用与拓展。

四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

(一)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

思政教学过程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其教学效果评价的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环境设计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8-9](表4)。

(二)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分析

1  构建了思政点与前沿知识融合的教学模式

环境设计技术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开展了2年,通过教学反思,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持续改进并构建了环境设计技术基础课程思政和前沿知识融合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思政点在环境设计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有机融合,始终贯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维一体的育人理念。

2  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环境设计技术基础课堂上的开放式讨论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环保意识。相关思政点的融入也使学生的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及职业素养得到了提高,有助于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  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境设计技术基础课程结束后,授课教师组织2019级150名学生填写了环境设计技术基础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调查问卷。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由于相关工程案例的引入,96.4%的学生认为自己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明显提升;93.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意识、生态安全意识及职业素养等方面有明显提升;95.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及协作意识的提升较为明显(表5)。

此外,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学生在“学生通”上的学习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上较为活跃且参与性较高。因此,准确恰当的思政点与前沿知识内容的融和、课堂相关主题的开放式讨论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情绪共鸣。

五  结束语

环境设计技术基础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更应当注重学生家国情怀、职业道德、科技兴国等意识的培养[10]。针对本课程深入挖掘了与课堂内容结合密切的思政点,实现对学生的德育培养,使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达到价值塑造的学习目标。希望本文为环境设计专业技术科学类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 王刚.基于“金课”标准的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2(7):143-145.

[3] 洪源.立德树人视域下“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探索[J].智库时代,2019(47):230-231.

[4] 张大良.课程思政: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J].中国高教研究,2021(1):5-9.

[5] 唐杰.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8):94-96.

[6] 林健.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原则、建设重点和保障机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2):1-10.

[7] 章忠民,李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拓展的内在意涵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0(11):62-67.

[8] 陆道坤.课程思政评价的设计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21(3):25-31.

[9] 陈恳.思政教育视角下探索“三全育人”创新路径——评《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2(8):107.

[10] 袁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探讨[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1):14-19.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SGH20Y1090、SGH20Y1093);陕西高等教育社科理论研究课题(2021HZ071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专业综合建设类重点建设项目“‘建筑科技学科链群驱动下的环境设计专业技术科学类课程群改革的探索与实践”(YLZY0901K03)

第一作者简介:韦娜(1980-),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广告创意类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浅析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思政建设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
北戴河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措施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