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育人在高校立德树人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及实现路径研究

2024-05-21韩雪峰

高教学刊 2024年14期
关键词:育人路径育人功能高校体育

摘  要:体育课程在高校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高校体育不仅在提高學生身体素质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而且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形态,通过与德育教学相结合将其立德树人的功能充分呈现出来,为德育教育提供有效途径和载体。基于此,高校应在立德树人体系下结合自身实际,把体育课程和体育文化巧妙结合,落到实处,在强健大学生体魄的同时,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爱国主义和积极主动精神、公平公正意识、合作精神和社会道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从而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在立德树人体系中的功效。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对高校在立德树人体系下体育育人的功能及实现路径进行探讨,为高校体育育人功能的实现提供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体育育人;高校体育;育人功能;育人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4-0099-04

Abstract: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eaching and education system of universities.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not only plays a huge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but also, as a widely influential cultural form, fully presents its function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teaching, providing an effective way and carrier for moral education. Based on this, universities should combine their own reality with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and sports culture under the system of cultivating moral character, and put them into practice. While strengthening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y should cultivate them to become socialist successors with patriotism and proactive spirit, fairness and justice awareness, cooperation spirit, and social morality, so as to fully util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university sports in the system of cultivating moral character. Through the review of relevant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functions and implementation path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system of moral education,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Keywords: cultivating virtue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sports educatio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function; educational path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提出指明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及教育的本质要求,遵循我国现代高校的教育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立德树人”要求学校教育始终坚持“德育第一”的思想,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中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使大学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精彩人生,将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体育课程是大学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其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的研究刻不容缓。

现阶段,大多研究者在学校体育教学结构和形式方面进行了较多探讨,而对于立德树人体系下其功能定位的讨论偏少,导致高校缺少体育育人功能定位的研究,甚至有以目的或目标取代功能的现象[2-4]。除此之外,高校体育学界把大部分关注点放在了体育的“育体”功能(即强身健体),缺乏体育“育德”方面的注意力,容易混淆“育体价值”与“育人价值”。总之,由于种种原因对立德树人体系下体育育人功能定位的探讨较少,本文通过总结体育育人功能的内容及探索其实现路径,为后续高校体育育人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为高校开展实施体育育人提供参考。

一  立德树人体系下体育育人功能

高校中各种教学课程对大学生的塑造能力都非常强,与大学生的言行紧密相关,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学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例外,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人格品质完善、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一)  强身健体

身体是革命的资本,健康的身体是人類一切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是学生获取知识、参加其他课外活动的重要保障,是一切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如果没有最基本的身体素质,无论是学生本人还是学校的发展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体育育人中的“育体”功能就显得格外重要。首先,学生对于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具有自主选择性,学生面对各种球类、田径类、体操健身类和游泳等内容充实丰富、形式多样化的体育课程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课程,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可及时发现并改正运动过程中不规范的行为,使运动专业化程度提升,个人兴趣爱好得到培养及专业化训练的同时,安全系数也得到了提高。其次,高校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锻炼意识方面表现出促进作用。据了解,很多学校实施了阳光校园跑这一方案,它要求学生在指定地点及时间内,用相匹配的速度完成当日运动量,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时身体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这一方案的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促进学生每天劳逸结合、保持自律,树立每日锻炼、终身体育的思想,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还有助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5]。

(二)  规范德行

体育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德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授理论知识、技能、方法是高校体育课程的基本功能,但其中所隐藏的道德和言行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体育不单纯是锻炼身体而已,其中包含了公平公正、正当竞争、正确的胜负观、遵守规则、集体荣誉感、坚持不懈、为国顽强拼搏和爱国情怀等许多德育因素,这些因素对于引导和约束学生规范其思想和言行有着重大意义[6]。首先在培养学生遵规守纪意识方面,每项体育项目都有相应的规则,这些规则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自觉、自律的思想,提高遵规守纪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在运动时是否遵守规则及遵守的程度依赖于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规范性,长期下来规则意识潜移默化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得以提高,最终达到培养规范言行举止的目的。其次体育竞赛中存在很多道德行为准则,团队竞赛获胜关键的第一点是保证与对手公平竞争,第二点是团队内部要团结一致、相互合作,队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去辅助队友,发挥团队的力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树立正确的竞赛胜负观、培养团结合作共赢的精神及集体荣誉感,而且有益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与提高,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深远影响。

(三)  提升智力

作为学生学习是首要任务,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脑力劳动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繁多的课程,许多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此外,很多学生因为升学或者就业产生了较大压力和焦虑,并且没有及时调节和沟通交流,导致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思想活动产生了负面影响,致使学习效率得不到保障。因此,应多多重视高校体育有助于提升脑力这一功能。人体运动过程中,身体的各器官会跟随一定的律动互相影响发挥作用。有学者研究发现,适当地锻炼会促进大脑运转,缓解用脑后的疲惫感,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和思维敏捷度,进而有效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反应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发展[7],促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中取得优越成绩。

(四)  培养品格

体育活动中运动员们最敏感的是数字,为了突破自己或在比赛中取得好名次,在高校提供的体育文化环境下,学生坚持训练,在一次次失败中重拾信心,依旧保持热情向前奔跑,不畏困难,勇于超越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坚持不懈、勇敢、自律和勇于尝试等各种优势品格逐步彰显出来。学生们经常面临着来自人际交往及学业上的种种压力,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释放压力,长期地锻炼有利于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毅力和培养他们敢于前进及不畏困难的品质,培养敢于克服和争取进步的坚韧精神和合作意识。

(五)  发展社会学

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可以帮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发展,通过参加活动,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群并获得与团队合作的机会,从而将意识转化为行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且容易被人左右,这会产生一系列学生个人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学生长期处于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中,有助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例如在促进团队合作、人际交往等方面。与参加其他类型活动的学生不同,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在积极性、自我调节、集体荣誉感方面更突出,对今后工作或生活中维持和发展朋友圈非常重要。

二  体育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研究

(一)  建立健全机制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教学内容单调、形式枯燥乏味、学生积极主动性低等是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体育教学的管理制度仍不够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实现高校体育育人功能的难度。因此,在立德树人体系下高校建立健全体育育人机制是当务之急。

首先,高校应该从零出发全方位学习和认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应将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教学放在同一高度,先从思想上认识体育育人功能及其意义,然后积极以总体部署、逐一细化的模式建立健全高校体育育人机制。构建清晰的体育育人体系,明确各部门及教师的职责,为实现育人功能奠定基础。其次,高校在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基础上,推动各部门从编制教材、策划活动、课程设计等多方面各司其责、互相协作以促进体育育人机制的落实。最后,强化高校体育制度的建设。完善的制度是学校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当制度得到保证时,才能更好地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高校应从硬件和管理两方面大力推进体育制度建设,包括体育器材、人员的管理、体育活动策划等,保证体育教学的规范性和程序化。

(二)  改革体育教学方式

教师传授知识是当前我国体育教学体系的主体部分,上课模式依旧以老师“讲”为主,教学效果仍通过考试分数进行评判。学生相当于强制开机,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去接受教师传授的信息,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削弱,这与新时代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标准背道而驰。因此,体育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育人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使学生的核心地位充分表现出来[8]。

首先,高校应遵循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差异。据了解很多高校开设体育项目都是比较基础,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首先,高校可以通过广泛调研清楚定位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并基于该结果开设学生们喜欢的运动,学生兴趣爱好得到满足的同时又锻炼了身体,提升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在参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体育育人功能。其次,体育教师和学生角色互换,课堂上让学生成为主体,给学生留有更多自由发挥的时间,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身体素质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而不是一味的为了完成老师制定的教学任务而去运动,同时教师应多留意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是否积极、遵守规则等,以便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避免养成不好的习惯。最后,通过调查研究学生比较喜欢的体育教学内容、形式、活动,在课程目标制定中,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图1),遵循可行性、准确性、相融性原则,整合发展“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目标,凸显体育对学生道德品质、社会适应等行为、意志的培养。

(三)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氛围

体育活动需要有物质保障,科学安全的体育基础设施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必要基础,解决了体育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同时,相应的体育器材也得跟上。如果器材种类缺失,将会影响各类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如果器材数量供不应求,将会影响体育活动组织者策划活动的积极性及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如果器材质量达不到要求,将会直接威胁学生的安全。因此,为了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科学合理的体育器材及放置的位置至关重要[9]。

营造良好的氛围是实现高校体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手段,在学校里大力宣传以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为核心的体育文化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兴趣(表1),以便打造高校良好的体育育人环境。据统计,高校体育文化对学生具有很大影响[10](图2)。高校应高度重视体育教学,设计能调动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的方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举办不同主题的体育活动,尽可能覆盖不同运动项目,为有不同爱好的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让他们在锻炼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自己[11]。例如新生刚入校时,可以举办以欢迎新生为主题的各类项目比赛,如篮球赛、排球赛、跳绳比赛和田径赛等,通过海报、微信公众号、大数据推广等方式进行宣传,學生可根据兴趣爱好参与,既享受了运动带来的乐趣,同时又在竞争的过程中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提升师资队伍质量

教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是塑造学生德育修养的工程师,也是高校发挥体育育人功能的引领者,高校师资力量和教师素质是体育教学质量及实现体育育人功能的重要保障。因此,在高校立德树人体系下,提升高校师资队伍力量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要从根本上意识到体育育人的意义及重要性,立足先从思想上转变对体育课程的刻板影响,体育课程不仅仅是传授学生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在学生的德育素质方面也可以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及运动的姿势对学生都有很大影响,教师可以在日常锻炼、参加比赛、课程设计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意志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促使学生全方面发展。其次,教师要抓住机会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高校可以邀请体育教学方面的专家举办讲座,培养教师的师德师风,使教师在体育育人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切实发挥体育育人功能。

三  结束语

高校立德树人体系下,体育育人不仅仅是育体,育德也必须跟上时代步伐,纵观高校发展趋势,新时期体育育人是必然的。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体育育人,打造体育育人的良好氛围,培养和提升体育教师队伍师资力量,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式,着力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提升大学生的德育素质,使高校体育育人功能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宋保安.当代学校体育育人功能探微[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2):116-118.

[3] 王易罗.对学校体育育人功能的再认识[J].体育学通讯,1991(4):20-21.

[4]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EB/OL].[2017-01-20].http://edu.people.com.cn/n1/2016/0914/c1053-28714231.html.

[5] 卞守新,苏阳.大学校园体育文化育人的作用及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9):62,64.

[6] 王子贤.新时期彰显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的探索[J].石油教育,2016(2):47-49.

[7] 黄江涛,梁生强.教育新常态下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2(2):104-108.

[8] 李启迪,邵伟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育课程理念的意义与实施策略[J].体育科学,2014,34(3):15-23.

[9] 年青,柴娇.体育文化环境创新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11):202-206.

[10] 张真阳.“大思政”理念下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育人体系构建研究[D].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22.

[11] 胡晶,张洁.关于将德育评价纳入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几点看法[J].科技资讯,2016,14(1):129,131.

基金项目:2019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政专项)“体育育人在高校立德树人体系中的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L19BSZ033)

作者简介:韩雪峰(1980-),男,汉族,辽宁锦州人,管理学博士,副教授,鄂尔多斯研究院执行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育人路径育人功能高校体育
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之路径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路径及其机制问题
立德树人宗旨下高校辅导员育人路径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职语文教学中育人功能的发挥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高校大学生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浅谈高校体育运动爆发力训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