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科背景下现代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2024-05-21王彤彤曹胜亮刘成刘文强朱明霞李亮亮李玉保

高教学刊 2024年14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畜牧业人才培养

王彤彤 曹胜亮 刘成 刘文强 朱明霞 李亮亮 李玉保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畜牧业的高速发展,对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解决问题能力等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培养新时代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卓越兽医人才是目前动物医学专业教育面临的新挑战。课题组剖析目前动物医学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立足现代畜牧业的实际需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探索问题导向学习、案例导向学习等教学方式,优化学业考核方式和内容,健全教学效果反馈机制,经过3年的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为我国动物医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协同育人;畜牧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4-0071-04

Abstract: The modern animal breeding husbandry became more intensive, and intelligent in our country recent years. New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were demanded for veterinary medical students i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y. What's more, it is a new challenge to cultivate applied veterinarians in Veterinary Medicine Program. Our group has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training program,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Many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and knowledge system were reconstructed basing on the actual needs in modern animal breeding husbandry, such as the optimized academic assessment methods and contents, and the improved assessment and feedback mechanism.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obtained in veterinary talents cultivation using the new training model after 3 years, which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outstanding veterinary talents cultivation in China.

Keywords: veterinary medicine; talents training;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nimal husbandry; teaching reform

新农科建设的核心是打造一流学科专业,培养一流人才[1-2]。聊城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作为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肩负着培养一批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求人才的责任,因此,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3-4]。聊城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特色名校专业建设的支持下,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5-6],因此,针对当前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形势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能够真正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  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的临床诊疗能力有待提高

动物医学专业为应用型专业,该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是具备通过临床观察、大体剖检及实验室现代诊疗技术,准确判断动物疾病的病因以及发展和转归规律的能力;具备借助药物治疗、外科手术等手段,恢复动物健康的能力。然而,当前动物医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面对动物病例,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辩證思考以及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毕业后不会诊断、治疗动物疾病的现象广泛存在。

(二)  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不能满足现代畜牧业产业升级要求

现代养殖业正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以集约化、全产业链发展为特点。传统的动物医学专业培养模式,主要关注病原微生物的因素,通过临床观察、大体剖检以及实验室诊断等方法来确诊疾病的种类。实际上,在商品肉鸡养殖阶段,发生疾病后,除病原的因素外,还有很多因素例如鸡苗、饲料、通风和温度等均对肉鸡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目前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缺乏从养殖业全产业链角度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准确地掌握当前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是否能满足现代畜牧业产业升级要求,笔者通过问卷星对其进行调研,此调研有效问卷共310份,问卷人员地理位置分布如图1所示。统计结果发现,毕业后掌握的专业知识与现代养殖业发展不匹配,且差距很大的比例达51.47%(40.44%+11.03%),如图2所示;认为毕业后能够完全胜任工作岗位的仅占总调查人数的16.91%,如图3所示;认为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需与畜牧业生产实际相结合、需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分别占调查人数的72.51%和67.25%,如图4所示。由此可见,探索改革动物医学专业新培养模式,适应当前畜牧业发展的需求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  课程体系及内容不能完全适应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

人养设备、设备养动物,远程控制、智能养殖已经成为现代养殖业的主要模式,而目前动物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缺乏养殖设备、信息化应用方面的知识,需要打破固有学科边界,优化和完善课程体系。

因此,为对接现代畜牧业、伴侣动物业发展的新要求,打破固有的学科边界,重构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符合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多元化发展的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  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思路及举措

(一)  主要改革思路

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处在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立足现代畜牧业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校企资源,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探索问题导向学习、案例导向学习等教学方式,优化学业考核方式和内容,健全教学效果反馈机制,动态调整,持续改进,着重培养符合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

(二)  具体措施

1  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探索和实践整合型模块教学系统

目前动物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是按照机体正常与异常分开讲述(图5),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课程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借鉴国内外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经验,同时结合申请人学校实际情况,探索和实践整合型模块教学系统(图6)。本教学系统将教学内容按照机体的系统或不同的主题分为各个教学模块。在每个教学模块内,分别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同一主题进行系统讲述,例如消化道模块会学习消化道解剖、生理、病理、影像诊断等。同时,增加动物福利、生物安全、动物现代诊疗设备和现代养殖设备等与目前畜牧养殖业发展相适应的理论内容。

2 丰富教学方式

为培养学生足够的辩证思考和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复杂问题的能力,本教学系统采用问题导向学习(PBL)和案例导向学习(CBL)等引导式教学方式。老师提出真实案例中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讨论、查阅文献等方式解决问题,这样的练习模拟了临床实践中常见的组会讨论形式,目的是锻炼学生运用知识、查阅文献、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3 优化考核方式

整合型模块教学和专题教学中,设置阶段性考试、解剖实验考核以及期末综合考核,考核频率为每1~2周考核一次,另外,PBL、CBL作为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课前知识测试、小组成果呈现、提交书面报告质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夯实基础知识。为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融会贯通理论和实验课程,本科三年级上学期,进行一次包含前两年全部学习内容的综合考试,确保每个学生掌握了必备的动物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顺利进入以后的临床学习。

三  健全教学效果反馈、持续改进机制

成立教学课程委员会:由相关教师、知名企业技术骨干、高年级的学生代表等组成,每门课程开课前必须召开一次课程委员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不断优化课程设施,淘汰落伍的教学内容,及时填充最新的科研成果,更新教科书,为学生提供最新的信息。

成立教学体系委员会:由课程委员会主要人员、专业负责人、教学院长等组成,可邀请国家教育部、省教指委专家进行指导,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委员会,优化教学体系。

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课程老师之间及时交流教学方法,鼓励创新。

定期收集在校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每一个模块结束后,每一次轮转实习后,学生都必须填写详细的反馈信息,提出自己认为好的地方和尚待改进的地方。针对学生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认真对待,及时调整。

每年调研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每年组织收集往届毕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情况反馈,及时了解畜牧业最新的发展需要,及时跟踪,动态调整课程理论内容。

四  创新点

(一)  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创新

借鉴国内外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探索和实践整合型模块教学系统。该教学体系以机体系统或主题为核心,从不同学科角度贯通讲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按不同科目分开教学,致使学生无法将课程内容融会贯通,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现实局面。

同时,根据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适当增加机械类、计算机、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等方面的内容,打破固有学科边界,破除原有专业壁垒,推进农工、农理深度交叉融合創新发展。

(二)  教学方式创新

与仅以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相比,PBL、CBL 更强调了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具有足够的辩证思考、灵活运用基础知识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实际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  强化实践基地建设

PBL、CBL等教学方式的改革,离不开高水平的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借助校内综合性动物医院与优秀企业资源,推动行业优质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行业特色转化为专业特色,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协同联动的实践教学平台,补齐动物医学专业教育实践短板。

(四)  人才培养成效

1  企业认可度明显提升

我校通过对2018级、2019级、2020级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采用整合型模块教学系统新模式进行培养,充分借助案例教学,让学生在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加校企协同育人的环节,提升学生的临床实践经验,极大地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为了评估改革后的教学成效,对已实施教改的学生开展教学效果评价调查,经学生反馈发现,对新型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满意度达97.6%,值得关注的是,对2018级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已走上工作岗位)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本专业已就业学生的满意度高达94.3%。

2  学生考研的升学率大幅度提升

聊城大学2018级动物医学专业考研率高达71.23%,比2017级提升21.88%。经学生反馈,新改革的教学模式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帮助特别大,因为整合型的教学模式已经将各系统或不同主题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很大程度上节省复习时间,且提高了复习效率;尤其在考研复试环节,专家学者提出的问题来源于临床案例,同学们经过校企协同育人的培訓后,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考研复试的通过率大幅度提升。

3  教学成效显著

在实施教学改革后,近年来,我校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立项数量稳步提升,在全校名列前茅,例如2022年我校动物医学专业荣获的大创项目20个,占比为全校获批大创项目的4%,其中9项入围省级大创项目。

另外我校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发展势头良好,一部分学生去了国内百强畜牧企业,一部分学生走进“双一流”高校继续深造,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和融会贯通密不可分。

五  结束语

聊城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在2022年获评山东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充分说明我校良好的办学实力。为应对当前畜牧业的产业需求,我校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完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论,最终实现动物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总之,通过改革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现代养殖业发展无缝对接,毕业后能够应对和胜任多种工作岗位,同时毕业生的升学率显著提升。以期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应用型高校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丁月霞,巨向红,陈进军,等.新农科背景下动物医学一流专业建设与思考[J].当代畜牧,2021(9):56-58.

[2] 周杰,蒋书东,刘亚,等.面向新农科的动物医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23):151-152,157.

[3] 马驿,丁月霞,陈进军,等.以培养卓越兽医人才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当代畜牧,2022(1):41-45.

[4] 崔一喆,王新,潘春媛,等.试分析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24(12):106-107.

[5] 刘文强,秦绪岭,王桂清,等.在地方院校中建设农业类专业的困境与突破——以聊城大学动物医学专业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22):195-197.

[6] 刘文强,郭尚敬.地方院校高水平应用型动物医学专业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7(18):67-7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PCV2通过调控宿主MKRN1表达促进其持续感染的分子机制研究”(32002248);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地方应用型高校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2020181);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应用型高校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Z2020014);聊城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产教融合的‘三段式科学实践育人模式探索”(G202015)

第一作者简介:王彤彤(1987-),女,汉族,山东泰安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动物分子病理学。

*通信作者:李玉保(1978-),男,汉族,山东阳谷人,博士,教授,院长。研究方向为动物分子病理学。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畜牧业人才培养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