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大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要素、价值、路径

2024-02-29程智龙胡世怡郝晓红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红色基因实现路径

程智龙 胡世怡 郝晓红

DOI:10.16255/j.cnki.ldxbz.2024.01.004

[收稿日期]  2023-07-25

[基金項目]  2023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五育融合视域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研究”(2023SJSZ0798),2022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融入青年价值观引领的路径研究”(2022SJSZ0712)。

[作者简介]  程智龙(1987—),男,江西上饶人,苏州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郝晓红(1986—),女,河北保定人,苏州城市学院基础教学部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

[通讯作者]  胡世怡(1980—),女,江苏苏州人,苏州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E-mail:hu_shi_yi@sohu.com

[摘  要]  红色基因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和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纽带。充分发挥“大思政课”的建设作用,有助于整合各类社会资源,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铸魂育人方面取得更大成果。善用“大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关键在于讲政治、育新人、传播中国声音。同时,从传承弘扬、激活传承密码、拓宽传承维度3个方面重塑

传承红色基因的价值内涵。此外,实现筑牢成长之基、铺就成长之路、创新成长之矢的路径,需要学校基于建党精神、资源优化和推进“大思政课”融合的角度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  红色基因;大思政课;价值内涵;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  G 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0310(2024)01-0024-05

Utilizing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o Inherit the Red Gene: Elements,Values and Paths

CHENG  Zhilong1,  HU  Shiyi1,  HAO  Xiaohong2

(1.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zhou Jiangsu 215009, China;

2.Basic Education Department,Suzhou City University,Suzhou Jiangsu 215104,China)

Abstract:  The red gene represents the spiritual cor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important spiritual bond of the Chinese nation.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will help to integrate all kinds of social resources,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people by virtue, and promote the Partys innovative theory to achieve greater results in shaping the soul and educating people. The key to make good use of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o inherit the red gene lies in teaching politics, nurturing new talents, and spreading the voice of China. At the same time, the value connotation of red gene inheritance was reconstructed from three aspects: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activation of inheritance codes and improvement of inheritance dimensions. In addition, to achieve the path of build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growth, forging a path for growth, and innovating a path for growth, schools need to provide strong support based on the spirit of party building, resource optimization, and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Keywords: red gene;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value connotation; realization path

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具体举措,在拓展课堂教学内容部分指出:“各地各校围绕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校史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和抗疫精神、科学家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伟大精神,生动鲜活的实践成就,以及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等引入课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历史融入各学段各门思政课。”[1]办好“大思政课”是当前高校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2]這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强调:“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3]

“大思政课”建设与红色基因传承具有高度的相融性和一致性。善用“大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不仅有助于提高对“大思政课”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而且对于增进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4年1月第38卷第1期程智龙等:善用“大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要素、价值、路径

1  核心要素

1.1  坚定讲政治:善用“大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的首要特征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面对国外错误思潮侵蚀,部分青年可能出现理想信念淡薄、政治信仰缺失等问题,这就需要党和人民的悉心栽培,更需要“扶一把,送一程”。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4]讲政治是善用“大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的首要特征。为了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学校需要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思政教师要具备“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5]马克思主义文化基础和优秀民族文化的优秀因子有机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特有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我党面对困境时取得胜利的法宝,是抵御不良思想、与错误思潮作斗争的力量源泉,更是树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强大保障。历经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不断将它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讲政治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因此,善用“大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需从根源深处筑牢思想根基、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将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发展结合起来,以行动践行传承红色基因。

1.2  培育时代新人:善用“大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的核心任务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灵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6]这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提供了理论思想来源,也为“大思政课”建设夯实了理论基础。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7]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为此,学校要发挥思政工作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培养时代新人的作用,突出

用红色文化铸魂的育人功能。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红色财富,红色是党旗、国旗、军旗、团旗的颜色,是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精神本色和人生底色,也是最鲜活、最珍贵的党史教材,更是“大思政课”建设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与精神力量。学校应挖掘红色历史,整合红色资源,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在追寻革命足迹、阅读红色书籍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加强对党史国情的了解,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接班人。

1.3  传播中国声音:善用“大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的必然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6]我党秉承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原则,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了丰硕成果,向世界发出时代最强音。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要结合“新时代”语境,讲好“自信自立”“创新发展”“全球治理”

等新的中国故事。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成功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不断突破新科技。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平视世界,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时代背景、鲜活案例向世界展示“中国答卷”,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与道路自信。传播中国声音,特别是要讲好红色中国故事,拓宽对外宣传渠道,创新表达方式。在数字时代,许多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作品以讲故事的形式走进大众视野,深受青年群体的喜爱,影响深远。如“学习强国”App中的“党史”栏目,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百年党史,通过文字和视频再现历史,引导全国人民在学习中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从而增强红色基因的传承能力,诠释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道路自信与文化自信。

2  价值内涵

2.1  重构“大思政课”

,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8]红色基因是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和实践过程中积累而成的,它包括信仰、世界观、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标准[9]。这一精神内核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纽带。自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红色基因始终以理想信念、革命传统、历史文化为核心,不断演进发展并得以传承。经过百年的奋斗,我党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和政治标识,其传承与发展体现在各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在新时代,学校应善于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将红色基因融入“大思政课”。“大思政课”是科学理论与时代特征、社会实践结合的思政课,是学校课堂与社会课堂结合的思政课[10]。红色基因所蕴含的革命精神、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对青年思想建设和道德養成具有积极作用,学校应将红色基因视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活教材”,通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在思政一体化建设中,系统地构建红色基因传承体系,增强红色基因的传承能力。同时,学校

应充分利用“大思政课”这个平台,将红色基因融入青年的成长过程,为我国培养更多具有红色基因的青年人才。

2.2  解构“大思政课”,激活红色基因传承密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大思政课”是对思政课的深入探索和实践。善用“大思政课”,学校需要明确教育导向,打通教育场域,串连教育内容,协调教育力量,让思政课与时代同行、与现实同向、与实践同频,真正发挥铸魂育人、涵德化人的作用[11]。激活红色基因传承的关键在于深入挖掘其传承密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红色文化是我国在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人、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先进分子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激发精神动力、引领价值取向的重要功能。激活红色基因的传承密码需要坚持“开门上课”,树立大历史观。因此,学校要加强红色基因开发与应用的能力,把红色文化传承作为重点,党委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红色历史必修课,结合探寻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传颂红色故事等实践活动,构建正确的历史认知,激活红色基因的传承密码。同时,学校团委部门推出“青年大学习”“青年学习社”“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等团课活动,以“青言青语”生动呈现红色基因的本来和历史,将红色基因融入青年血脉,用理论学习团结青年组织,使青年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

2.3  建构“大思政课”

,拓宽红色基因传承维度

思政课的转型在于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在大力度、大视角、大范围上得到建构。为此,学校育人主体需要主动创设思政课教学情境,

立足立德树人,关注社会现实。从实践维度来看,学校应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作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2]实践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也是“大思政课”建设的总体要求。学校通过充分运用第二课堂,发挥思政课在组织、管理和指导等方面的育人优势。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红色青年筑梦之旅”大赛,实现成果在实践创新与实际运用中的双向转化。从理论维度来看,各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场馆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党史学习教育联系紧密,堪称红色“基因库”。“大思政课”建设需不断创新思政话语体系,丰富活动组织形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守正和创新中缩小与青年学生的思想距离、拓宽红色基因的传承维度。

3  实践路径

3.1  融入伟大建党精神,筑牢成长之基

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其理想信念、精神追求、行为规范、践行方向都是新时代青年需要遵循和不懈追求的,也是“大思政课”建设的

核心要素。为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学校需要筑牢

青年学生的思想之基、行动之基和忠诚之基。

第一,筑牢思想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开展了“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等一系列主题教育

,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与理论武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青年大学生之中,与青年开展座谈,关心青年成长,勉励青年大学生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哲学和历史可称为人类智慧的双眸,哲学给人以人类思想智慧,历史给人以人类实践经验。党的百年奋斗实践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翻开党史的每一页,

都能找到红色教育的素材,都是“大思政课”课堂建设的应有内容。学校应努力将伟大的建党精神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加强思想建设,提高政治认同。

第二,筑牢行动之基。红色基因与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红色基因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隐性表述,伟大建党精神是红色基因的高度概括。传承红色基因,应融入伟大建党精神中,并努力践行。一方面,学校应大力开展党史理论学习教育,增进学生对党史的了解,增强学生保护革命遗址、文物、事迹的意识,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加强对红色资源的保存、整理和规划,焕发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另一方面,青年人活力足、思想新、能力强,但也容易受挫、缺乏毅力。因此,在时代新人培养中,学校要将红色教育融入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让青年人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教育中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第三,筑牢忠诚之基。忠诚是红色基因的核心特质。学校应将红色精神从历史中、展柜里、书本上“请”到现实中来,将它扎根于为人民服务的血脉之中。青年人应肩负起新时代建设的责任担当,在各行各业中锤炼道德品质、练就过硬本领:在脱贫攻坚中展示信仰、在基层就业中贡献智慧、在民族大义中体现永恒,自觉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3.2  协同优化多方资源,铺就成长之路

传承红色基因是培养时代新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仅仅依靠思政课还远远不够。正如“熵增定律”所描述的,在一个孤立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其总混乱度(熵)会不断增大。青年人的成长也是如此,

学校需要在扩充师资队伍、协同多方资源的过程中,为青年人铺就一条坚实的成长之路。

第一,扩充师资队伍,传承红色精神。学校应通过“大思政课”建设协调优化

师资队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如党政领导、专家学者、行业模范等,他们通过宣讲、讲坛、报告等形式,为青年传授知识和经验。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广大“五老”人员是党的百年奋斗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他们不惧困难、勇毅前行的精神风貌值得青年人学习。学校还可以邀请劳动模范、人民英雄利用“开学第一课”“读懂中国”“信仰公开课”“红色大讲堂”等活动进行宣讲,引导青年人传承红色基因。

第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构建红色教育矩阵。首先,政府需要统筹整合红色基因传承的各项资源。如:加强红色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加大红色景点、红色纪念馆、烈士陵园的经费投入和开发力度;打造红色教育圣地与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形成红色基因传承研习的重要场所。其次,充分发挥报纸、手机等融媒体的优势,加强对互联网、社交平台的监管,优化传播红色文化的渠道。最后,政府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工作纳入青年发展规划,制定相关政策,使传承红色基因的工作有章可循。如,当前各学校聚力擦亮“青马工程”名片,通过项目化品牌化运作,以骨干培训的方式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分层分类培训,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接班人与时代新人。

第三,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培育红色新一代。学校是青年的聚集地,学校要在课程教学中注入红色文化,构建红色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学校还可以通过实施“红色课堂”建设、组织“红色经典”活动、开展“红色之旅”实践等举措,加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同时,学校

要深入家庭教育,助力传承红色情怀。父母应主动接受红色教育,融入党和国家发展事业,与孩子一起观看红色电影、听红色音乐、瞻仰红色英雄人物,共同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家风。学校和家庭形成育人合力,促使青年在红色记忆中不断完成自我净化、自我迭代、自我完善,成为走在新时代前列的建设者、奋进者、奉献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3.3  推进“大思政课”融合,创新成长之矢

马克思主义不仅致力于“解释世界”,更致力于“改变世界”。虽然“大思政课”相较于传统的思政课,在创新主渠道教学、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资源平台、构建大师资体系、拓展大工作格局上取得了进步,但善用“大思政课”还需融入思政课运行规律与学生成长成才之中。

第一,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通。思政课程的核心在于铸魂,课程思政同样如此。学校需充分发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效应,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拓展思政育人的深度和广度。红色基因为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思政元素,“大思政课”助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从而增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习惯养成与

能力深化,推进“大思政课”指引课程思政建设新局面。

第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思政课”是思政课的实践性外延,

學校在培养学生的同时,要关注现实,将思政教育与实际相结合。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学校要注重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功能,扎实开展学生日常思政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挖掘红色基因、追忆红色文化、感悟红色历史、沉浸红色之旅,主动传承红色基因。此外,学校要统筹规划第二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实践内容与理论创新,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三下乡”“四进社区”,以宣讲、寻访、支教等实践调研活动,让学生体察国情民情社情,提升他们服务社会的本领;引导学生参与西部计划、“三支一扶”、

应征入伍等行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助力乡村振兴与国防建设。

第三,坚持体系建设与思政一体化相贯通。在思政育人体系建设中,学校应加强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积极落实和跟进“大思政课”建设的管理体制创新,强化高水准师资建设,建立社会实践资源库,以合作共建优课、制作红色金课、开发实践新课不断完善体系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6]因此,学校要将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求相一致,通过学段纵向衔接、年级横向贯通、结构分层递进等方式合力推进传承融合,实现学生在受教育、长知识、学本领过程中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教社科〔2022〕3号)[EB/OL].(2022-07-25)[2023-06-25].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8/24/content_5706623.htm.

[2]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N].人民日报,2021-03-07(3).

[3]  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求是,2021(10):4-18.

[4]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5]  冯鹏志.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J].红旗文稿,2022(16):20-23.

[6]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7]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8]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9]  黄细嘉,韩晶晶.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概念、本质内涵与基本特征[J].江西社会科学,2021,41(7):186-194.

[10]  赵春玲,逄锦聚.“大思政课”: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和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8):97-102.

[11]  张晓明.善用“大思政课”培育时代新人的三重逻辑[EB/OL].(2022-04-25)[2023-06-25].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2/0425/c148980-32407897.html.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责任编辑  齐蓉晖;责任校对  白丽媛)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红色基因实现路径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