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协同与创新模式的毕业设计改革与探索

2023-11-15秦涛刘海涛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10期
关键词:煤炭行业教学改革

秦涛 刘海涛

摘  要:为解决目前煤炭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有机统一,结合黑龙江科技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提出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毕业设计改革与探索方案,研究成果为校企联合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提供全新思路。

关键词:煤炭行业;校企联合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8-0049-0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传统的本科教育已经逐渐从选拔培养人才逐步转向了人人都能参与的大众教育[1-2],这种模式下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不足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相较于研究生的理论能力,与高职生的应用能力,本科生存在明显的劣势[3-4],其学习成果并不能得到完美的展示,在激烈的竞争中,本科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与此同时,企业对各类合格工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对本科生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情况,企业还需自行进行培养和锻炼这增加了企业的额外负担。毕业设计能够体现本科阶段学生对知识应用、解决问题、工程实践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5],但传统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導致毕业设计存在内容雷同、缺乏新意、与现场应用严重脱节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以校企联合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结合黑龙江科技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提出一种校企协同与创新模式的毕业设计改革与探索方案,为煤炭院校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当前煤炭院校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迅速增加和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增多以及矿山领域人才需求的变化,现有的毕业设计模式已不能充分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出现了诸多新问题。当前,在本科毕业设计培养环节中,一名教师常常指导多名学生,而毕业设计的背景常常来自煤矿现场的实际资料,仅依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受到很多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设计思路刻板,创新合作意识淡薄

每个学生之间都独立完成设计任务,他们之间没有合作关系,导致学生的毕业设计比较僵化,设计内容水平低,整体质量不高,不能使每名学生都能从毕业设计中体会到真正的实践学习和团队合作。

(二)专题研究内容及难度不足

原则上整个毕业设计环节应多鼓励学生参与专题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综合素质,激发学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的兴趣。但专题研究标准较高,需要教师主持相关的科研课题,同时也要求学生通过广泛阅读文献和资料,参透研究专题所涉及的内容和研究的进展,最后学校要为学生开展相关的毕业设计,提供基础条件的支撑。但是教师主持的课题十分有限,指导的学生又多,因此学生能够在毕业设计中获得专题设计的机会较少,学生开展专题设计研究的内容也十分浅显,很难达到专题研究的标准。

(三)设计选题单调,内容较为相近

在毕业设计进行题目选择时,煤炭高校仍依据固定的培养方案执行,要么题目多为重复且不够新颖,要么在某部分上进行僵化的重复性工作。有的同学对待自己的毕业设计态度不认真,甚至存在蒙混过关心理,等着抄袭同学的毕业设计,由于照搬和拼凑的内容,导致设计内容质量严重下降,存在部分错误在多个毕业设计中反复出现,说明书与设计图纸无法对应的情况。

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与发散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升、毕业设计难达标准、与煤矿实际生产严重脱节,不仅会使企业对本科毕业生业务能力产生担忧,而且对学生未来发展也较为不利。综上所述,当今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教学培养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应用型人才的产出质量,针对毕业设计改革的浪潮呼之欲出,势在必行。

二、毕业设计改革方案的创新模式

(一)丰富毕业设计内容,多样化设计形式

以往采矿工程的毕业设计,大部分都是以矿井的教学初步设计为主,且内容深度不足,达不到企业对采矿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因此丰富毕业设计内容,多样化的毕业设计形式的教改之路势在必行。多样化设计形式可以全方位跟踪解决某一特定工程问题,也可以开展通风安全与防灭火等专题设计,考虑将毕业设计的形式扩展到“露天矿设计”“矿井延深设计”“模型及三维动画设计”“采区设计”“金属矿设计”。

(二)开展多学科交叉毕业设计,激发学生团队创新意识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矿业人才,适应我校“大矿业”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基于项目模式的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教师“个体”指导模式,构建“多学科相互渗透”“多专业相互交叉”“校内外协同”的“群体”指导模式。该模式将针对矿业工程学院的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查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测绘工程五个专业的部分学生毕业设计实施,探索与实践完成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的项目模式,实现毕业设计在团队组建、项目设计、合作模式、过程监控、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三)合理选题,增强毕业设计针对性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又要掌握设计的方法,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设计中,应以“遵循规范、学习设计思想、理解设计原理、应用设计方法、遵循设计程序”的原则为主,同时适当提出一些创新的要求。从选题性质、难度、分量、综合训练等方面来满足毕业设计的要求。对去煤矿工作的同学,可以简化其部分研究任务,重点考核其完成实习矿井的毕业设计的质量,让其尽快熟悉未来工作矿井的地质条件,培养学生业务能力。

(四)增大专题研究比重,提高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从学校在研的重大科研项目中提取难度适中的内容作为选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对于将来从事煤矿以外行业的学生,可以选择针对行业的选题,鼓励学生进行与未来从事工作相关的毕业设计与专题研究,使毕业设计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工作前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场。

(五)校企协同指导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若能与煤矿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业务水准,更快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如果学生能够一边参与企业实习,一边进行校内毕业设计,将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用来完善毕业设计,将会全方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同时这一举措也密切了学校和企业的联系,缓解了学校教育资源的紧张的难题。

(六)建立双向“导—学”双选机制

充分彰显“设计任务透明、申请自愿、自主选择、专家评议”制度优势,搭建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双向选择桥梁,翻转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在双方成功互选之后,充分研讨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发挥教与学的之间的平衡统一。

三、毕业设计改革方案的实践过程

针对以上改革方案,形成了如下系统实践过程:问卷调查—整理毕业设计形式—健全和细化毕业设计形式与规章制度—规范毕业设计管理文件—开展毕业设计改革试点工作—阶段考核与验收—毕业答辩—改革效果反馈—梳理教学改革成果—项目总结验收的系统实践过程。如图1所示,改革方案始终贯穿整个毕业实习准备阶段、毕业设计选题阶段和预答辩与答辩阶段。在毕业实习准备阶段,主要是根据采矿工程知识领域确定毕业设计选题来源,选题可以来自拟就业单位、实习基地或者科研课题,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初步设计、科研专题、报告专篇、毕业设计团队构建等方面的创新与特色。预答辩与答辩阶段是改革成果的最终展示阶段,涉及开题报告、前后周期检查及设计完成的优化和改进,成果直接反馈给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以此对整个改革方案做出规划和调整。整个改革环节都要进行多次的指导检查,以确保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进度与质量。

四、毕业设计改革方案的鲜明特色

(一)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

2014届采矿工程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包括:常规教学初步设计、煤矿初步设计(设计小组)、多专业综合改革设计、金属矿设计、采区设计+专题、工作面设计+专题、三维动画设计、实物模型设计、露天设计、矿井延伸设计、专题论文11种类型,根据学生意愿与指导教师要求,每名学生参与多种设计形式。例如在模型制作的同时必须完成相应的与模型设计相关的开拓、采区等设计内容。

(二)结合毕业设计改革模式,组建多专业指导教师团队

引入项目分工模式,开展多学科交叉完善毕业设计,以团队指导替代了传统的导师指导,组建以多学科教师和煤研所教师为核心的教师队伍,能够实现师资优势互补,进一步弥补了单一教师指导过程中,存在的知识、技术以及专业层面的不足。各学科构成应涵盖整个课题的研究任务,进而形成一支强大的师资战队,逐步建立起“双师型”师资队伍。要激发年轻教师的兴趣,更要激发年轻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地投入实际工作中,了解技术的发展,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同时加强与企业的紧密联系,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

(三)跨专业学生团队,激励团队创新

学生团队是多学科合作毕业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项目的具体内容,建立跨专业的学生设计队伍,选出小组组长,负责统筹协调。以项目为基础的多学科合作设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目前的师资、学生比例、教学设备等条件无法完全满足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参加设计队伍的机会,所以在项目发布后,将采用学生主动报名的形式,经专业的教师评选,选拔出知识丰富、专业基础良好、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强的学生成为队员。

(四)打破设计时间限制,从理论到实际协调发展

在第三个学年之初,一部分同学已经确定了初步的研究方向,先让他们深入社会,做细致的调研,以此了解社会的需求、企业的现状与發展,进一步深入学习,让他们的实践更具针对性,处理问题更具理性和深度。如此循环往复,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自身素养和实践能力。

五、毕业设计改革方案的突出成果

(一)以采矿专业为纽带开展矿业学院多专业综合设计改革

综合改革毕业设计结合科研项目,搜集实际生产资料,完成相关的地质储量核查、矿井整合设计、矿井生产测量设计、建井测量设计、开采沉陷预计、选煤厂设计、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沙盘制作、虚拟矿山设计等内容。综合改革毕业设计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各专业单一的毕业设计模式,通过合理选题,使五个相关专业能够融合为一体。各专业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坚持集中研讨、分组讨论、定期汇报,做到各个专业之间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构建了“多学科相互渗透”“多专业相互交叉”“校内外相结合”的“群体”指导模式。有设计小组被推荐到学校参加公开答辩,并取得了学校毕业设计公开答辩第二名的好成绩。

(二)学生与指导教师实行“整体分配,局部调整”

根据师资及学生数量确定指导教师名单,召开毕业设计动员大会,学生与指导教师见面会。指导老师根据二次选导师情况调配学生,确定各指导教师所带学生名单,并召开开题指导会。例如:“多专业综合毕业设计改革设计小组”“毕业设计小组”“常规设计中增加专题设计(主要指高瓦斯矿井抽采设计、大倾角设计等)”“毕业设计三维动画及三维实物模型设计”都是在导师与学生互选基础上完成的。

(三)建立设计团队,加强学生之间合作,培养团队创新意识

部分设计组成毕业设计团队,根据学生专长建立合作团队,选择能围绕实际工作,真题真做的课题。设计团队由专业学生3~5人组成,共同完成一份毕业设计,建立的设计团队不仅能加强学生之间合作,而且可以培养团的队创新意识。

(四)增加三维虚拟矿山动画开发及实体模型

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的同时,增加了三维动画和实物模型设计,通过三维图形设计和实物模型设计,增加了学生矿井的空间思维,有助于学生建立矿井三维概念,更好地反馈设计的内容,同时也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素材。

六、结语

本研究以校企联合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结合黑龙江科技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提出校企协同与创新模式的毕业设计改革与探索方案,构建了完备且特色鲜明的教学改革实践体系,“实现多学科相互渗透”“多专业相互交叉”“校内外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了校、企结合的育人优势。为煤炭院校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闫继华.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J]. 科教导刊,2022(19):123-125.

[2] 翟丽,王栋.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研究[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2(04):42-44.

[3] 郑卫国. 应用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22(07):26-28.

[4] 史永涛. 谈应用型人才培养[J]. 山西建筑,2012,38(31):278-280.

[5] 秦涛,刘永立,董长吉,等. 创新人才培养与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改革探索与实践[J]. 经济师,2014(04):194-195.

(责任编辑:莫唯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2020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委托项目“能力导向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SJGZ20200153)。

作者简介:秦涛(1983—),男,博士,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岩石力学;刘海涛(1975—),男,博士,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矿业系统工程。

猜你喜欢

煤炭行业教学改革
煤炭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2017煤炭行业又将何去何从?
煤炭行业未来在提高集中度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煤炭行业要加强淘汰落后产能
全省煤炭行业专项调度会召开号召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