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2023-11-15马文洁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10期
关键词:育人价值劳动教育产教融合

摘  要:文章基于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视域下,以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研究对象,开展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体系架构研究。以东华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实施载体,通过课程内容构建、课程模式优化、实践平台拓展和育人氛围营造等途径,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途径探索,塑造专业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培育劳动精神和提升劳动素养。

关键词:育人价值;产教融合;实施载体;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8-0065-04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阐释教育目标时首次完整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凸显了劳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五育并举”体系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与方向。2019年11月,以天津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积极推行“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战略,率先将“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有机融合,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工作体系,打造“三全育人”新格局。

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地位,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多元的社会价值观、多样的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未来生力军的大学生,其所接受的劳动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如“劳获矛盾”“劳动者权益保障”“数字革命对劳动的冲击”“重腦力轻体力”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应该构建怎样的劳动观?应引导大学生以怎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劳动?这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高校教育应重点回应的现实问题[2-3]。

目前,高校在劳动教育课程上存在设置不够合理、授课形式较为单一的普遍现象,特别是劳动教育内容未与其他课程的学习内容、新时代劳动发展趋势以及最新科技发展关联,劳动实践的育人机制不健全、实践教育的质量不高,缺乏科学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等问题。自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我国学者对于劳动教育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研究者普遍认为,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应更贴合时代特征,并在“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视域下拓展到劳动技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家庭教育等方面,将劳动教育与各学科有机结合,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将日常生活劳动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相结合,实现劳动价值等。

因此,在新时代教育要求背景下,对当前高等教育培养体系改革进行深化,可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学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结合国家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积极引导劳动教育进课程、进课表、进课堂,保证劳动教育教学的有序开展,保证劳动教育教学实践的实施,更好地推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深入发展,以学分、学时为保障,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针对性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培养时代新人的需求。

(一)时代性:把握新时代劳动的“变”与“不变”

新时代劳动的本质并未改变,但劳动形态已发生变化。发展的劳动教育内容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劳动教育的全过程,革新教育手段,提升劳动教育的实际效果,在劳动中实现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二)系统性:践行劳动教育的四大功能

将劳动的教育价值充分融入人才培养的各环节中,加强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联动性,设置独立的劳动教育课程,发挥其特有的育人价值。

(三)协同性:把握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关系

立足学校主战场,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平台,弘扬模范精神、发扬劳动文化。发挥家庭、社会的协同作用,做好家校沟通,培养劳动习惯;发挥社会功效、加大实践力度,以志愿服务和产教融合等方式,厚植劳动情怀。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成

(一)课程目标:培养正确的劳动教育价值观

课程目标是所有课程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对课程体系构成、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具有直接指导作用,具体分解如下:

德育目标: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劳动科学知识,深化对劳动内涵的理解与认识,懂得新时代劳动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4]。

能力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形成劳动习惯,增强实践能力。

素质目标: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端正劳动态度,培育劳动精神,提高劳动素养[5]。

(二)课程内容:搭建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

课程内容是对教什么、学什么的具体阐述。劳动课程知识点的覆盖面既要广更要足。首先需要涵盖民族文化,体现新时代特色,构建通识内容;其次需要突出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构建特色内容;最后要立足专业实践需要,构建专业内容,三块内容之间相互衔接、相辅相成[6]。

以劳动教育为中心,以课程目标为准绳,以内容框架为依据,将劳动教育的内容深度融入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认知类(专业教育等)—实践类(实习实训等)—创新类(创新创业等)三大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九大“劳动+”教育方向,在“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背景下,回应新时代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具体构建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图

(三)课程实施:优化劳动教育授课模式

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劳动教育是“劳动”和“教育”的有机结合,“劳动”是手段和途径,“教育”是目的和归宿。因此,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必定是动态的和灵活的。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类型和方向差异,不断更新课程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利用多样化的教育环境等,以此推进课程的优化发展。

(四)课程评价:提升劳动教育效果

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共融共通的。因此,对劳动教育的课程评价应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并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要求和目标分别对劳动素养的提升效果进行评价,从而形成教育过程与评价结果的互动[7]。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践

本研究以东华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实施载体,通过课程内容构建、课程模式优化、实践平台拓展和育人氛围营造等手段,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践。

(一)课程内容规划

劳动教育课程: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动内涵、核军工文化、劳动意义和劳动纪律等,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劳动+专业教育:结合专业课程内容,合理融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相关的劳动知识、法规和职业道德等内容,实现专业课程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

劳动+实习实训:借助专业参与抚州温泉、南昌梅岭、峡江水库等认识实习;杭州地质认识实习;江山生产实习等实习实训环节,通过劳动实践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劳动+创新创业:将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及就业指导等教育教学活动中,建构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劳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在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和世界环境日等重要时间点,开展校内外公益劳动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

(二)课程模式优化

劳动教育要围绕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8]。通过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与第二课堂中的劳动要素,利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及实习实训活动,耦合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将各环节中蕴藏的宝贵劳动教育资源充分融合。构建贯穿大一至大四教育教学全过程,由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共同参与的分阶段、多层次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三)实践平台拓展

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的社会属性能够有效推动教育载体的持续拓展,借助校内外的各种实践载体,创新劳动实践方式和途径。

专业充分利用东华理工大学现有综合实践基地和劳动实践场所,包括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等一系列国家级基地,发挥学院、专业的自身优势和服务社会功能,例如引导“水润初心·节水护水宣讲团”、青年志愿者协会和“水木青春”社会实践服务队等团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建成相对稳定的、校内校外联动的协同育人平台和基地(如图3所示)。

(四)营造育人氛围

挖掘校园各类公共场所中的劳动育人元素,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各个环节中。以学校网站、官方微信平台等为载体,大力宣传核军工文化。宣传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钱七虎,“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國岗位学雷锋标兵”周义朋,“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宋金如、李荣同、汤彬,“江西好人”邓居智等,为代表的一批爱岗敬业、立德树人的先进典型。奏响劳动光荣的主旋律,营造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在新的历史时期,劳动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在“三全育人”的改革背景下,要全面把握劳动教育的育人格局,明确劳动素养培育目标,推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机融合,完善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学的课程体系,推动劳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柳友荣.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组织与实施[J]. 中国高等教育,2020(19):23-25.

[2] 刘向兵.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内涵与新要求——基于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的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8(11):17-21.

[3] 吴安春,姜朝晖,金紫薇,等.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之十[J]. 教育研究,2022,43(10):4-13.

[4] 蔡其勇,向诗丽,谢霁月,等.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与建构[J]. 当代教育科学,2020(09):42-46+76.

[5] 张秀再,常建华,刘光杰.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模式及实施路径探索[J]. 中国大学教育,2021(07):10-15.

[6] 王琳.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路径[J]. 山东工会论坛,2020,26(03):93-101.

[7] 刘新民. 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中国轻工业教育,2022,25(02):1-7+35.

[8] 孟国忠. 高校劳动教育价值实现的机理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7):85-87.

(责任编辑:罗欣)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1YB080)。

作者简介:马文洁(1986—),女,博士,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水文与水资源教研。

猜你喜欢

育人价值劳动教育产教融合
论音乐剧走进中小学音乐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价值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