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三全育人”的实施策略研究

2023-11-15贾凯崴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10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三全育人新时代

摘  要:高校思政工作要实现一体化建设,必须以“三全育人”为基本原则及实践标准,深入研究“三全育人”,明确其深层价值与实践意义不仅能坚持并推动党对高校的全方位领导、达成立德树人目标,还可使思政教育学科的理论框架得以完善,是极具现实与理论意义的研究课题。文章结合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三全育人”的基本内容,认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三全育人”的价值指向包含任务指向、育材指向和办学指向;认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三全育人”应加强全员育人队伍建设、创新全方位育人方法和构建全过程育人模式,以提升高校“三全育人”的成效。

关键词:新时代;“三全育人”;高校思政教育;价值指向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8-0073-04

党的十八大之后,各部门围绕高校育人实践出台大量法规或指导意见,基于科学层面明确高校的育人目标、推动“三全育人”计划。从实践经验来看,高校进入新时代之后,进行有关“三全育人”的实践活动时仍然会因资源过于零散,无法统一行动,从而导致育人行动无法井然有序地开展,也不能保证育人效率。这就需要高校对“三全育人”展开深入了解,明确其规律之后,根据育人实际,立足科学前提展开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

一、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三全育人”的基本内涵

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中融入人本理念,不仅能让高校育人方法及思想得到丰富,还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性及发展需求相符,可灵活运用空间、时间、环境及人员等诸多育人因素发挥最理想的育人效果[1]。依据“三全育人”深层内涵,既可体现出全员育人理念,又遵循了全程育人原则及全方位育人机制。

第一,全员育人。全员育人是指所有人都参与育人工作,其主要突出育人的主体要素。本研究围绕高校解读全员育人的含义,故基于狭义层面对其展开分析及校内所有具备育人意识的教职工,组建而成的育人共同体,加强思想道德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全过程育人。我国高等院校贯彻响应国家的育人方针政策时,需以全过程育人为基础,构建涵盖诸多环节的育人链条,学校应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由简逐步深入,应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各个碎片化时间展开育人活动。

第三,全方位育人。全方位育人可解释为处处育人,注重育人工作中的时间要素,是育人主体于德育方面可体现出全面性的前提下,改变传统的课堂育人模式,通过多年互动形式,深入挖掘各种教育资源,并将其整合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目标。其强调的是育人的空间要素,即育人主体的德育思维要具备全面性特征。因此,全方位育人的成敗取决于育人主体是否形成了全方位意识。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以外,也可于校内外、线上线下及课内课外等诸多渠道展开教学活动扩大教学覆盖面。灵活运用各类教育资源,把显性、隐性教育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目标。

二、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三全育人”的价值指向

(一)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指向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为实现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在教育活动开展期间的所有环节及不同领域,都要坚持立德树人原则,所有师生都需以此为目标进行教学或学习活动。高校也应基于立德树人任务灵活运用校内外的所有资源与力量,形成立体化且涉及多个方位的教育优势[2]。部分学生在外来思想的影响下对物质生活过于注重,甚至无法形成健康正确的思想道德或难以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高校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全育人”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通过主体要素、时间及空间要素组合而成的育人模式,其可灵活整合校内外各种与德育相关的资源,建设合理的德育队伍,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因素,构建立体且涉及多个方位的育人格局。采取各种方式培育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学生,这与立基于此,能够德树人的基本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育才指向

新时代培育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高等院校的教育又是提高人才素质与质量的重要前提。目前,一些青少年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追崇享乐,缺乏强烈的爱国意识。因此高校必须针对学生群体展开全方位的思政工作、改变其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倾尽全力实施育人活动,以期加快中国梦的实现。

高校推行“三全育人”计划与人才培育目标相符,通过“三全育人”的指引,高校将基于人本理念,根据时代需求明确正确的人才培育目标及方向;充分利用各岗位推行育人工作,深入研究分析现代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情况,借助环境实践或网络等展开精准教学。

(三)高校提升思政成效的办学指向

新时代仍有很多教师及校内工作人员未形成德育意识。特别是在持续扩招期间,学校需要大量辅导员会适当地放宽辅导员年龄。部分年纪较轻的辅导员由于工作经验较少,不懂得如何处理繁杂事务而选择离职;部分专业课教师因未树立德育意识,只懂得传授和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没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部分高等院校只针对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一学生展开德育教育,未意识到所有年级的大学生都应接受德育教育;当前,高校思政课一直着重教授理论知识,忽视了基于情感展开的教学活动,很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从上述思政课中发现的问题而言,高校应遵循“三全育人”原则展开思政工作,在坚持全员育人的前提下,进行校办与教学活动。注重人才培育目标,提高教学者的工作水平;坚持全程育人,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特性进行针对性的德育教育;贯彻全过程育人理念,深入挖掘德育隐性资源。在开展思政课程的同时发挥课程思政的最大化作用,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与方式,将传统思政课中的问题一一解决。

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三全育人”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全员育人队伍建设

1. 强化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提升政治素养。首先,思政教师要在深入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和信仰。展开教学活动时,灵活引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在明确自身政治立场的前提下,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形成正确认知,树立坚定且正确的思想意识及健康的人格品质。

第二,增强科研能力。首先,思政教师应对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的作品进行深入研读,基于系统层面了解哲学思想,才能以正确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各种理论知识;其次,主动参与相关学术研讨活动,通过与优秀教师交流沟通,积累教学经验,进而提高个人实力。

第三,提高育人能力。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也可邀请具有充足经验的老师,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方式实现共同发展目标[3]。

2. 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

第一,明确育人职责。辅导员不仅需要管理学生并为其提供服务,还兼具育人任务及工作。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因辅导员的专业程度及人格魅力而发生改变,辅导员必须深入了解相关政策,积极参与培训来提高个人修养,以便真正地辅导学生。

第二,提高理论素养。辅导员应发挥榜样作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教导学生。一方面,辅导员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教育知识及社会文化知识储备,对现代学生在思想实践期间的种种问题进行分析,借助网络了解各种新型理论知识,提高个人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辅导员要随时了解国家的发展动态,研读党的重要文献及文件,了解最新的理论问题及热点话题,提高个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二)创新全方位育人方法

1. 创新实践育人形式

第一,加强思想引领。只有在理论思想正确的前提下,才能形成正确引导。因此,高校在开展各类活动时,要以科学理论为前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始终将学生放于中心地位,学校与教师要基于现代学生的思想及需求,选择适当的实践基地组织实践活动,将实践教学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其次,突出个体差异,组织实践活动时要基于学生特性推行分层实践活动,创设社会实践考核机制,让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学分产生关联,并展开适当的评估与奖罚,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第二,进行实践活动基地建设。根据各专业特性,于校内设置多个活动,比如法学的实践活动可于校内设立“模拟法庭”活动,一对一地还原法庭中的所有设施,使学生于模拟法庭展开实践活动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其感受法律的庄严;面向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课,可先设立试讲教室或微课教室,在安排专业教师提供指导,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期间提高个人教学技能[4]。设立施政教育基地,充分利用隐性德育资源,开展德育教学活动。

2. 善用网络资源育人

第一,通过网络调研,了解学生心理现状。首先,安排专业教师设计调查问卷,针对每个专业展开与心理健康相关的问卷调查,通过普查的方式了解各专业学生的心理情况,在明确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开展与此类问题相关的宣传活动,尽快解决正在萌芽或未萌芽的问题。其次,对存在诸多问题的学生,教师要找出其产生问题的原因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协助学生调节心理,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最后,设立网络心理健康档案依据各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规律进行备份,使教师能够根据这些资料进行针对性教学,进而达到更理想的德育教学成效。

第二,运用网络平台,消除学生心理障碍[5]。如今越来越多学生通过抖音、微博等渠道获取信息,甚至在这些平台中抒发个人情绪,学校也可尝试通过建设网络平台的方式,设立心理互动或咨询模块,让学生在产生心理问题时能和教师展开实时交流,避免因长期的心理困惑而引发心理疾病;学校可在设立官方抖音、微博或微信公众号后,发布和心理健康有关的自测问卷或文章,普及和心理相关的知识,通过适当的心理调适方法展开教学活动。

(三)构建全过程育人模式

1. 提升德育环节针对性

第一,开展引航教育。针对大一新生进行和专业知识有关的教学活动或展开,有关于心理健康、校规校纪的教育活动。高考结束后,学生会基于个人成绩喜好选择专业,较少的学生会系统地了解专业背景知识与往后的教育方向。因此高校必须提供引航教育,使学生在选择专业前先全面了解专业的就业前景及培养计划,鼓励学生基于个人特性与兴趣,拟定职业规划、明确学业目标,使其根据精准目标提高个人专业素养与专业水平。

第二,开展针对性教育。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大二、大三是最关键的时期。一方面,该阶段的学生要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丰富专业知识,参与各种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实践活动,提高个人专业技能成为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在校期间针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一黄金时期,发挥思政课在立德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三,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大四学生既要升业,又即将进入就业创业阶段。一方面,就业指导应该以学生的思政教育为基础,采取教学或活动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6],这就需要学校基于爱岗敬业展开主题活动,提高学生职业行为规范度;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校内组织的宣讲会或双选会、双创比赛使学生树立灵活就业观。

2. 强化两课堂有效衔接

第二课堂既具备理论性又具有明确的实践目标,专业水平较高,可延伸第一课堂的内容,在实践活动中正确引导学生,形成“两种课堂”协同配合的育人格局,真正做到全过程育人。

第一,更新教育理念。无论是教师或管理员都要更新个人教育理念,加快第二课堂建设进度,这就需要學校先把第二课堂课程化,形成健全的教学体系。可根据各专业特性突出第二课堂的核心特征,依据学生于大学期间的成长特性,制订有针对性的第二课堂教学计划。其次,学校要对第二课堂的保证机制进行调整与优化,在针对全校师生加以考核时,并将其纳入其中,制订涉及各个方面又合理的考核指标,以突出考核结果的全面性与真实性,教师要调整教育理念,成为第二课堂建设的参与主体,让学生主动参加各类教学活动,进而提高自我教育水平。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第一课堂,能够将两种课堂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发挥最大化作用。

第二,加强实践指导。教师应凭借个人的专业知识引导或推动第二课堂。首先,教师的科学指导能让学生找到活动的终极目标,使其根据个人需求选择适当的活动形式,进而达到理想的活动效果;其次,学校要创建专业水平较高的第二课堂活动指导团队。采取定期培训或专业培训等方式,让教师的思想素质得以提高,懂得如何分析实证,学会如何在活动中融入立德树人理念,提高专业教学能力。

四、结语

进入新时代之后,竞争的重点在于人才,高校应基于社会发展调整教育培养模式为学生的成长与时代发展提供服务。“三全育人”是高等院校开展思政工作时的关键模式,既要深入了解其中涉及的理论,又要突出实践性。总之,高校开展“三全育人”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复杂化工程,需要所有教职工在丰富理论知识提高能力素养的前提下,才可构建全员全程及全方位的育人局势。进行全员育人时,重点在于创建专业的思政课专业科技辅导员团队,使团队不断地学习思政理论知识,提高思政修养;进行全程育人时,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及特训提供针对性教育,把碎片化时间的育人作用完全发挥出来;进行全方位育人时,则需通过实践育人心理或课程育人,在调整教学方法的同时灵活运用网络资源,达到理想的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亮. “三全育人”视域下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路径创新[J]. 湖南社会科学,2022(01):144-149.

[2] 王迎杰.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新探[J]. 科教导刊,2022(07):54-56.

[3] 胡伟,尹晓娟. 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路径探赜[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2,30(01):60-64.

[4] 路坦,魏喜强.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就业与德育协同育人的路径分析[J]. 就业与保障,2022(02):184-186.

[5] 张琪琪,岑道权. 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实践困境及对策研究[J]. 大众科技,2022,24(02):133-136.

[6] 朱珠,劉亮.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现实困境和突破路径[J]. 中国农业教育,2022,23(01):39-46.

(荐稿人:白志栋,甘肃医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逻辑及实践路径研究——以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为例”(项目编号:GS[2022]GHBZX040);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党的二十大精神阐释”专题研究项目《“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医学院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项目编号:GS[2023]GHB0010)。

作者简介:贾凯崴(1986—),男,硕士,甘肃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三全育人新时代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