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燃爱的心灯?温润学生心灵

2023-11-07金崇平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9期
关键词:赏识耐心尊重

[摘要] 班主任是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的教育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笔者通过自身的经历,运用案例分析的方式阐释如何用尊重、信任、赏识、耐心点燃爱的心灯,温润学生心灵,促进学生成长。

[關键词] 点燃心灯;温润心灵;尊重;信任;赏识;耐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关系民族未来的发展。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生人生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班主任需要具备正确的思想导向和正能量,要深刻认识到自己是培植学生成长的土壤,是照亮学生心灵的明灯,是指引学生前进的路标。优秀的班主任因心中有爱,眼中有风景,温润而不失坚定,淳朴而不缺创意,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爱戴的引领者,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德育工作的开展自然顺利有效。

一、尊重——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只要他们的行为符合法律以及道德规范,班主任就不应该以“为了你们好”为由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理解,这种尊重和理解也是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在教师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学生也会从班主任那里学会尊重他人。学生因为班主任对自己的尊重,而更加亲近班主任,让班主任工作得以顺利地开展。

班级男生小齐有很多小毛病:上课总是迟到、在课堂上打瞌睡、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等等。刚开始,我与他进行了严肃的谈话,他总是答应得很好,但没多久他就故伎重演。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并进行了一次家访后,我发现小齐的家庭条件很好,但是父母因为忙于工作疏于关注他的学习与生活,导致小齐逐渐形成了自由散漫的性格、纪律性不强、学习不认真、漠视老师的警告等。鉴于小齐的特点,我认为小齐缺少来自家庭和老师的关心和鼓励,需要用爱的行动帮助他点燃希望之火,让他感受到心灵上的抚慰。小齐很喜欢打篮球,于是,我再次找他聊天:“我很欣赏你热爱运动的样子,你的篮球打得很棒。虽然你在学习上暂时遇到了困难,但我希望你回去思考一下,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以后怎么发展,明天可以来跟我分享你的想法。”第二天,小齐找到我,对我小声说:“我乐于助人,喜欢军事、喜欢坦克,我身体素质很棒,以后想当兵。”听了他的话,我很开心地对他说:“当兵是很光荣的事,我们的人民解放军保家卫国,你有这样的想法说明你是很有责任心的孩子,你的理想很伟大。不过当兵同样需要一定的文化素质为基础,特别是现代化的军事人才需要高水平的文化基础做保障,老师支持你的理想,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听了我的话,小齐的脸上露出了轻松的微笑。后来,小齐迟到的次数越来越少,上课也很少睡觉。

班主任要充分地尊重并理解学生,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思维方式,悉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值得注意的是,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容易产生逆反的心理,这就更需要班主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对学生付出平等的爱,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充分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不仅在学习上给予指导,更要在心灵上给予抚慰,使其人格更加健全。

二、信任——洞察学生内心的世界

魏书生老师说:“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曾经,我的班上有一位学生小东,他的目光中总是有一种学生不该有的冷漠。他无视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常常出现违规行为,导致班级纪律、文明等常规评比被扣分,班级流动红旗被夺走,同学们对他颇有微词。我找小东谈话时,他总是摆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我询问他:“老师新当你们的班主任,对同学们还不了解,你觉得自己有什么优点?”“优点?我哪有优点?我身上全是缺点。”“怎么会呢?我觉得你身上的优点挺多的。那天,我看你帮小英同学倒垃圾桶;体育课,你背脚受伤的同桌到校医室……”我把我开学以来在他身上发现的闪光点都一一讲了出来。听着听着,小东的眼神从疑惑变为感动,但他还是说:“这没什么,小英经常帮我打扫卫生,那天她有事,我随手带一下。扶同桌去校医室,我是怕体育课没有合作者……”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小东因为成绩不好,体格较肥胖,有许多同学给他起绰号,他因此产生逆反心理:通过违反纪律使班里得不到流动红旗来报复同学。我指出他这种想法、行为的不合理性,鼓励他别灰心消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用实际行动改变同学的看法。他连连称是,决心从此改正错误。之后,他经常主动在班级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忙搬发文具和书本等。渐渐地,他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找到了在班级里的归属感。我在班会课上经常表扬他做事认真负责,因为他的帮忙,让我的工作轻松了许多。在那一刻,我看到小东的腰挺得特别直,我知道他挺直的不仅仅是腰,还有对自己的肯定。

三、赏识——通向学生心间的桥梁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类本性上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和尊重。”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并使其自强。人文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鼓励倡导个性解放,学生和教师在人格尊严上都是平等的,要求教师要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倾向,每个学生都有聪明、好学、向善的一面。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个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价值,从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我们班的班长小彬情商高,组织能力强,就是学习积极性不高。我认为这个学生可以耐心地引导,将他亲自培养为我的得力助手。

接下来,我开始找寻亮点。在小彬的身上,我发现他字写得漂亮,还特别孝敬父母。在与他妈妈的沟通中,我了解到,小齐父母在建筑工地开小卖部,因为每天营业时间长,他在暑假里主动帮爸妈在工地上看店,让父母可以有更多的休息时间。

于是,在开学第一堂课上,我大力表扬了小彬,我说:“懂得孝敬妈妈的孩子,是我最欣赏的。能够体谅父母养育我们的辛苦,并且知恩于心、报恩于心,多么难能可贵;字写得好,肯定是学习的料,这样的学生应该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让他当班长,相信我的眼光是不会错的!相信小彬肯定不会让大家失望,他一定会做好班长!”当然,一番赏识的话不足以改变一个人,但是会在被赏识的孩子心中播下向上的种子。接下来的日子,我就如何当班长,如何与老师、同学相处等问题给予他细心的指导,并且让他主持班会课。在此过程中,对他的表现给予及时肯定。正是这样,他的管理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逐渐拥有了班长的范式和气场。当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班级每次评优,小彬都是高票当选为“优秀班干部”,他还获得了“德育·学习积极分子”的荣誉称号。随着来自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他的信心在逐步增强。在今年的学业水平考试中,所有科目全部考到了B等级。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并期待他更好地蛻变。

赏识,能让孩子发现自我的价值;赏识,能开启孩子的奋斗之心;赏识,是教育成功的法宝。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生来都是孤独的,都需要并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班主任要学会赏识学生,接受学生的全部,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其长处,应去寻找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使其闪光点充分发挥。

四、耐心——洒向学生心田的细雨

泰戈尔说:“不是棒槌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得鹅卵石如此光滑美丽。”最好的教育不在于严厉的批评,老师与学生真情交流才有助于孩子成长。解决问题时,运用温和手段比强硬措施往往会有更好的

收获。

从事教育工作的这几年,我接触了许多不同的学生,通过不懈地努力对这些学生进行了心灵疏导和情感教育。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教师把话说到学生的心坎上,就会产生神奇的力量。我们应该对学生身上的良好本质具有充分的信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化教育对象的心灵,用自己的心智去开启学生的心智、唤醒学生的良知。然而,面对学生的犯错,考验的就是教师的耐心与容量,是给予一顿批评,还是静下心来倾听解释,再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

班里的小青是一位插班生,个性强烈,嚣张叛逆。由于她的情况特殊,我一直对她特别关注。开学的那几天我感觉她的表现尚可,可第一周值周班干部在小结时向我反映:“老师,这新来的同学好吵啊!只要你不在,她就环顾四周,不停地找同学说话,还经常口吐脏话。”我还没找她谈话,班级的安全委员就来找我了:“小青跟两个男同学打架了,而且还抓住一位男生的头发,把他按倒在楼梯上!”我连忙把他们叫到了办公室。小青一脸委屈,直觉告诉我,小青这样做另有隐情。于是,我询问两位男同学,他们和小青是否发生了什么矛盾。两位男同学一如往常,做错事了便不敢作声。像小青这样的女生通常表面“剽悍”,内心可能更敏感脆弱。我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呢?直接的批评警告不一定有效果。我先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显得平静而真诚,然后决定采取迂回的方式。我首先肯定了她近几天的表现,当她放松后,才开始进入正题:“但老师也发现了你的一些问题,比如自修课时,你经常找同学说话。”她认真地看着我,判断出我没有批评她,缓缓开口道:“嗯,我是借东西或者问题目。”对于这样的回答,我明知她是找借口,但我并不想戳穿她,只是提醒她自习课要专注一些。然后,我才平静地说道:“刚才你把同学拉倒在楼梯上,如果他反向用力,极有可能把你也拉倒,这好像就有点危险吧?”她见我始终不曾批评她,而是处处站在她的角度考虑,便也放下了防备,反而向我诉起苦来:有的同学和她“过不去”,因她开玩笑时说话不文明,一位男同学回骂了她一句,她就追上去,在楼梯上拉住男同学的衣领,结果男同学就倒在楼梯上了。我依旧表现得很温和,告诉她以后面对这类事情可以大胆地寻求老师的帮助,同时顺势跟她约法三章,要求她规范自身言行。

这件事如果我不问缘由指责小青,那么很有可能使事情恶化。而我如果成为学生的倾听者,问题就可能得到解决。常言道:“如果希望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那就先做一个注意倾听的人。”问题发生后,平等地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成为愿意走近他们内心的倾听者,问题就已经解决一半了。

班级中还有一个性格比较倔强执拗的学生小光。他在班上表现平平,所以我对他关注、了解得很少,认为他就是一个“老实”的学生而已。然而,有一次他竟然在课堂上公然顶撞老师,我感到十分意外和生气,但我一直告诉自己要忍住,不能发脾气,先把事情问清楚。我便把他找来谈话,问他发生了什么。他默默低下头,没有向我讲明原因。我明白想要打开这个孩子的心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并没有强迫他回答我的问题。我只是说:“老师跟你做个约定,以后不要这么做了,可以吗?”我没有以一种强制性的口吻要求他,反而与他建立起一种朋友间的约定,他也默默地点头答应。后来,我时常留意他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动态,并加以关注。刚开始时他还有些畏惧的心理,后来在我一次又一次“润物细无声”的关心和坚持不懈的耐心引导下,他逐渐接受了我这个朋友,把自己的心里话都告诉了我,向我倾诉了老师对他的误解,以及他的厌学情绪等。听完他的话,我告诉他,作为老师的艰辛以及坚持学习的重要性,鼓励他及时摆正心态,认真对待学习。正是因为与他耐心的交流,让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我也发现了他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从而对症下药。

很多时候,疾风骤雨式的批评往往不如一句宽容温和的安慰,大张旗鼓地表扬也不如耐心地倾听。在教育中,教师需将自己的耐心奉献给学生,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

爱如和风细雨,如阳光,让人们感到舒畅,感到润泽,感到温暖。施爱有道,润物有声。在教学和管理班级时,我们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细心观察,真诚交流。坚信爱有着神奇的力量,能点亮孩子的心灵之灯,照亮他们人生的前程。

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的本质该是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和启迪他们自己去思考,而点燃是关键。点燃智慧的火焰,必先点燃学生内心的灯盏,因此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点燃心灯。在教育中修行,教师该如何修炼达到像禅者那样澄澈幸福的境界呢?唯有用教师的良心和本心,对生命的理解和同情,对职业的尊重和承担去历练。灯在心里,我们的力量,在心里;我们的幸福,也在心里。修炼成一名幸福的教师,让我们从点亮自己的心灯开始,让自己的心灵始终饱满、温润、宁静。点燃心灯,照亮自己,温暖自己,也照亮和温暖每个学生。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J].考试:高考文科版,2015(10).

[2]周弘.赏识激励:孩子你可以更优秀[J].考试,2015(15).

[3]魏书生.最好的管理是让学生自我管理[J].江苏教育,2017(39).

金崇平   浙江省台州学院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赏识耐心尊重
用心感受,用爱教育
“赏识”催开作文花
高职辅导员日常管理心得
西部城乡结合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