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经验的小学班会课深度参与策略初探

2023-11-07杨强强陈乐平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9期
关键词:班会课

杨强强?陈乐平

[摘要] 经验是主体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与结果。教师要打通学生经验与知识之间的壁垒,实现经验的升华和学生素养的发展。班会课要以学生已有经验为起点,促进学生深度参与,实现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本文基于儿童经验展开,以新中国史班会课为例,探讨班会课上如何挖掘学生经验,引导学生深度参与。

[关键词] 儿童经验;班会课;新中国史;深度参与

“四史”教育,意义重大。笔者在一次新中国史班会课上,设定了这样的活动目标: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努力学习,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目标设定后,学生们分小组搜集资料,汇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不同方面的成就,并在课上交流。班会课上,笔者本以为学生会积极参与分享,结果事与愿违。仅仅是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游离于课堂边缘,更别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了,班会课变成了知识交流课。

一、反思:班会课活动中对“儿童经验”的漠视

(一)活动内容无视儿童的经验需求

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起点,包括学生对待课程的学习态度、理解水平与接受能力、知识基础等。学生对于新中国史比较陌生,缺乏亲身经历。直接经验是不存在的,只能依靠间接经验。笔者这节课一开始的设计就是脱离学生经验的,并没有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些什么,忽视了儿童经验的需求,而强行把新中国的相关成就灌输给学生,表面上是以学生为主体,实际上这些根本不是学生想要学习的内容。

(二)活动方式忽视儿童个体经验

每个学生的个体经验是不一样的。这节课的主问题:“搜集新中国建设以来的主要成就,和大家交流。”课上采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形式来呈现,这忽视了学生个体对问题的深度探究,用个别经验代替全体,无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甚至有的交流内容和生活相差太远,脱离了学生的经验,无法激发自身的情感。

(三)活动过程无法丰富儿童经验

这节课主要是以讲述和交流为主,学生无法深度参与其中,自然就不能积累丰富的经验,而且课堂上拓展较少,缺乏延伸性,学生难以做到知行合一。实际上,丰富学生经验的教学环节可以有很多,如组织辩论、情境体验、演讲、观看视频等。

二、实践:走向深度参与的班会课

(一)深度参与的内涵

裴娣娜认为,参与就是在不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发挥自身的主体性,积极参与其中的行为。班会课中的深度参与要求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探究,不断提升认知,激发情感,具有主动性、持续性、发展性的特征。

(二)基于儿童经验促进儿童班会课深度参与的策略

基于儿童经验,教师该如何让学生深度参与呢?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应该是从“为了儿童”,走向“始于儿童”。“为了儿童”是指向教育的目的,“始于儿童”是指关注儿童经验,始于儿童的已有经验。

1. 选择恰当的活动内容,唤起儿童已有经验

关注儿童的经验需求,首先要能唤醒其已有的认知经验。通过征求学生意见,我们最终决定以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中国铁路为切入点,重新上班会课。于是,笔者将班会目标定为: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铁路的发展变化,感受祖国的日渐强盛;明白新中国铁路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人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立足当下,努力学习,树立将来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意识。课上,笔者先以简单的谈话唤醒儿童已有的认知经验,从而引入中国铁路的故事。恰当的学习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深度参与课堂的前提。

2.拓展活动方式,帮助儿童获得新的经验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教师应该认识到个体的发展是有差异的,他们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性格特征都有差异。因此,我们要站在儿童个体经验的角度,让儿童基于自身的独特经验去探究问题,才能推动每个儿童的深度参与。

第二次班会课中,笔者设计了一个“课前小调查”:了解家庭成员不同时期坐火车的不同感受,再想想自己坐火车的体验,并记录下来。学生们把自己获得的体验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此为基础再进行课堂交流,学生就有了共鸣,从而实现班会课堂的深度参与。

3. 丰富活动过程,提升儿童经验

基于“儿童经验”促进班会课的深度参与,还要关注儿童经验的获得方式,关注儿童的学习历程。因此,课堂必须呈现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体验,不仅关注学生道德认知的形成过程,也要关注学生道德思维的发展。

(1)利用视频,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提升道德认知

在感受新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时,笔者播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高铁里程数的变化,通过直观的数字,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成就,激发爱国情怀。

(2)利用故事,丰富学生的认知经验,激发学生思维

探究新中国铁路迅速发展的原因,感受一代代人的艰苦奋斗。我们聚焦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通过交流专家张鲁新的故事,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丰富了学生的认知经验,激发了学生思考铁路建设伟大的成就背后依靠的是专家们的刻苦攻关,从而让学生深度参与到班会课中。

(3)角色扮演,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升华情感

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让学生扮演青藏铁路的志愿者角色来进行情境体验,走进人物的内心,升华情感,这也是课堂深度参与的重要标志。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在教学的最后环节中,笔者列举了一系列新中国的成就,学生可以在课后选择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去探究。同时,笔者还推荐了相关书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爱国情怀,丰富实践经验。

通过实践发现,许多学生参与积极性高,不仅提升了道德认知和道德思维能力,还激发了道德情感,促进了道德品质的发展。但是,也有些问题值得反思和继续探讨。例如,基于儿童经验,如何提高教师班会课活动设计的能力?如何利用好课外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将会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美]杜威.经验与自然[M].傅统先,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 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娇.试论将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7(04).

[4]周坤亮.教師如何用教材教学:基于儿童经验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10(10).

杨强强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

陈乐平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阳光分校。

猜你喜欢

班会课
“花样”班会课
新课改视角下小学低段班会课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中职院校班级管理中实施班会的重要性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谈班会课的主题及组织形式
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基于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的出彩班会课体系构建
浅谈在实践中认识班会课的重要性
班会课也可以五彩缤纷
班会课也可以五彩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