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课堂视域下提高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路径探究

2023-06-20张敬平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交流能力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张敬平

摘 要:新课标要求创设高效的、优质的交流互动课堂,课堂交流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活动,通过让教师和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维,激发学生潜能,使课堂教学效果更为显著。文章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基于高效课堂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交流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交流和合作的空间,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及时给予恰当的引导,让学习的过程变得更高效、更富有个性,通过课堂交流,实现师生、生生互动,使之互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的美和学习的乐趣,使其建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交流中都有所获,能力和素质都有所提高。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数学氛围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而传统课堂中,学生大多害怕和教师交流,教师是权威,高高在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少之又少,而有效的师生交流能拉近教师和学生的心灵距离,建立一种平等、和谐、包容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成为良好数学氛围的创设者,并推动数学课堂活动更高效地进行。为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有目的性地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教学氛围中学有所成。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小小鞋店”一课,教师通过模拟开一家鞋店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体验当鞋店老板的乐趣,通过提问在“进货”时,需要提前调查什么,让学生在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掌握数据整理和表示的数学知识。再如:在讲授“3的倍数特征”前,教师和学生之间玩一个“看谁反应快”的游戏,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先让学生随机说出一个三位数343,教师快速答:不是。接着,提问学生:516,学生需要算出来才能判断出来,几个回合后,学生忍不住会问:“老师,为什么你可以这么快判断?”教师反问:“你们想知道方法吗?”从而激起学生想要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和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学生在平等、和谐、有趣的课堂里高效地学习,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融洽,彼此心灵相近,教和学的双方都沉浸在愉悦、轻松的课堂气氛之中。

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质疑能力的重要性,为此,教师应多让学生提问,在遇到数学问题时多思考,敢提问,不怕说错,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勇于对其他同学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教师及时对学生给予肯定,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更愿意去深入了解知识,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想学”,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真正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为了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单位“1”,通过导学案,让学生先进行合作交流探究。

在交流展示时,让4个学生在装有笔的信封里拿出笔的总数的二分之一,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拿出来的笔,数量相同吗?让大家认真思考,大胆猜测,敢于提问,表达自己的疑问。同学A说:都是拿出笔的总数的二分之一,笔的数量肯定是一样的;同学B却不认同这种看法,笔者趁机追问:“你为什么不同意同学A的看法呢?”同学B举了个例子说:“如果我有两个苹果,拿出二分之一,就是一个苹果,同桌有四个苹果,拿出二分之一,就是两个苹果,我们拿出的二分之一的苹果数量是不一样的。”这时,同学C又提出:拿出的笔的数量不一样,为什么还都是二分之一呢?最后,让之前的4个学生把各自信封里的笔都拿出来后再比较,发现这4个同学信封里的笔的数量是不一样的,同学们经过小组合作交流得出:单位“1”不同,它的二分之一也就不相等。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勇于质疑,对所学知识进行积极的交流,激发其内在的学习潜能,推动课堂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信任并尊重学生,当学生在学习中犯错时,教师要多加包容和理解,多给学生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使学生在遇到疑问时敢于提出来,教师对学生多点耐心和信心,学生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

三、把握师生交流契机,进行多元的课堂评价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若能把握好师生交流的契机,便能最大化地实现互动学习的价值,做到事半功倍。既然契机如此重要,那何为交流的契机?如:当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的意见不一样、众说纷纭时,当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要跟同学分享时,这些都是促进交流和学习的关键契机,而教师若能善于观察、引导学生交流,并抓住师生交流的契机,就能成为数学高效课堂的促成者。

例如:在利用导学案教学“包装的学问”一课,先让学生完成导学案的猜想,如图:

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让他们发现不同的包装方法,当学生意见不一时,交流讨论的契机就出现了。教师适当引导并抛出问题:你们是怎样包装的呢?比较一下哪种包装方法才能最节约成本呢?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方案,教师抓住交流的契机,及时鼓励并引导学生主动开展课堂交流,让学生在导学案上进行验证,画出各种方案的草图,并且写出组合长方体的长、宽、高,计算并比较各种方案的表面积,从而得出最佳方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交流讨论过程中,只要学生的想法、做法有其合理之处,教师都应给予正面的反馈。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坚持多元的观念,给予学生正面的、有效的评价。

在学生展示完后,采用生生评价的方式,让其余学生为参加展示的作品评分,并说明理由:他的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看了同学的展示,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你还有更好的建议吗?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再一次在比较中碰撞思维。然后让展示学生简单说一下自己当时的想法,分享并感受其成功的喜悦,最后通过教师的总结、点评,让这节高效课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

教师要善于把握好师生交流的契机,通过多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肯定、赏识、鼓励性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和评价,既学习了知识,又保护了童心,促进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让学生收获学习的自信,感受到满满的收获感,让课堂交流环节成为高效课堂的基石。

總之,教师要认识到学生课堂交流能力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以此培养并提高其交流能力。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善于结合课本内容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数学情境,让数学课堂“活”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充分发挥“交流”在学生学习数学中的作用,让课堂评价的方式、主体和内容多元化,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教学效果最优化,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李萍.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策略[A].2020年第一期华中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C].20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曾禄秀.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J].好家长:创新教育,2017(10).

[4]蒋银花.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言交流的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6).

猜你喜欢

交流能力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提高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
新课程引领下的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