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策略

2023-05-30邱小慧李春刚

关键词:思想道德与法治党史学习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

邱小慧 李春刚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是全面讲述党的发展历程的关键课程。在实践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实施偏理论阐释、育人效果不显著、师资专业性不强、亟需正党史等现实困境。因此,可从深挖经典党史素材,学懂、弄通、悟透党的光辉历程,凸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境性和实践性等思路入手,通过建设特色教学课堂、搭建社团文化平台、优化师资力量建设、依托网络育人渠道等路径促使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讲话中强调,党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青年教育相关者要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1]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也是思想创新和知识创造的主力军,同时还是思想、三观等极易受到不良环境侵蚀的易感群体。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全面讲述党的发展历程、对青年正本清源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对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终生发展方向、筑牢党性修养等至关重要。研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从党史学习教育为何、以何和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线,论证党史学习教育和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途径。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困境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全面讲述党的发展历程、对青年正本清源的关键课程,对青年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仰,青年大学生把握和铭记初心与使命都有重要影响。基于对G省5所高校500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实施偏理論阐释、育人效果不显著、师资专业性不强、亟需正党史等现实困境。

(一)实施偏理论阐释

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强调,讲历史是说服人最好的方式。[3]在很多艰难困苦时刻,给战士们加油鼓气时不忘把自身对党史知识理解通过扎根人心、扎根生活的方式变成一个个以情感人的生动故事。这说明讲授内容、方式和作用在很多时候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课堂教学虽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战场”,但有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却当成理论教条的“堆积场”,实施偏理论阐释。如《大学生理想信念》章节,有些老师枯燥无味对着课件讲理想、讲信念,学生理解不透,课室鸦雀无声;第五章道德规范,有些教师在课堂枯燥读教材、念文件、讲道理,没有借用鲜活事例告诉学生什么做法和行为是违法,长期以来学生产生厌学心态甚至提不起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融入党史模范代表焦裕禄同志的故事,两袖清风一生只做一件事——造福村民;可分享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处纪念园考察时灵魂都会深受震撼,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把道德力量变得广泛又持久。通过学习党史取其精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党的故事理论与价值实践融合一起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温度有情怀、深得学生喜爱,增加理论的厚度和提高学习的深度,促使青年大学生喜欢学习和感悟思想政治理论课。

(二)育人效果不显著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理论知识多、广、厚。一个学期历时16周32学时的时间要把整本书按教学大纲、教学任务、教学日历执行完,因此会出现课堂上“教师一人谈,学生低头聊”现象。教师赶教学进度、一言堂广播式教学的常态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效果不显著,处于老师看一看就动一动的“被动”状态,也很难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合到课堂中,所以育人效果不显著。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师生的回信也强调了应通过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和学习党史、改革开放史等理论知识。[4]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改变育人方式,通过分享“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治国理政观、“强国有我,请党放心”核心价值观、“若有战,召必回”军人使命观、“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抗疫情观等鲜活案例带领学生了解党带领人民做出的伟大奉献,把历史事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串联起来,把课堂教学当作情景模拟现场汇报,凸显学生主体作用让他们主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什么在中国能行得通?红色政权从何而来?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的主义?依托“小课堂”体验式教学发挥“大思政”实践育人作用,引导学生做思想有魂、骨骼有钙的时代新人。

(三)师资专业性不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讲话中明确了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求成功的慰藉,或者追究失败的责任,而是为了更好地总结历史、把握未来、坚定理想。并强调“坚决割除一切滋生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5]据调查,有些教师本硕博期间专业不一致,对党史知识研究不透彻,对历史史实掌握零碎化,对党史知识存在个人偏见;另外有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整体力量较单薄,招聘难使考核要求变得很低,甚至兼职教师比全职人数多,该如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得有声有色?这是大难题。一方面教育部门要重视教师匹配度,一方面要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题的内容。如:教材第二章谈到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大学生应该把信仰放在什么位置?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把信念理解到内心?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共同讨论马克思主义的由来、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由来等,以此带领同学们深入学习和了解我们国家发展史,引导大学生如何在中国梦的舞台放飞梦想。因此,教师在“授人以渔”过程中务必把在政治性放在党史学习教育第一位,鼓励学生把握当下、思考未来、自觉做强国梦的智慧者。

(四)亟需正党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要坚决反对任何歪曲、丑化党史的倾向,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6]历史虚无主义选择互联网作为散布和传播的媒介,以抹黑和否定革命志士来诋毁中国共产党的成绩从而误导学生对正义的理解。如美国政治官员常打着“维持世界和平”的口号传播负面舆论攻击中国共产党,挑拨离间中国与邻近国家的友好关系,收买网络间谍盗窃国家的科技专利,鼓动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大学生出卖国家机密,尤其是疫情暴发以来对中国发出各种炮弹和质疑以此来扰乱人心达到其险恶的政治目的。假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前上没有弄清楚事情来龙去脉,没有把中国共产党改革创新的历史故事讲清楚,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坚持以史铸魂形成正确的历史观,那么刚进入大学校园而缺乏成熟正确分析和判断力的大学生就容易被虚无主义钻空子。通过学史、懂史、铭史,学习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张桂梅、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等感人事迹能很好帮助大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大学生不忘理想信念、牢记使命担当,促使大学生勇于做新时代忠诚祖国的爱国者。

二、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路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新生第一堂思政课,主要围绕理想、信念、道德、法治内容,助力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格、养成法治思维,筑成大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绽放绚丽之花。[7]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实困境,有针对性地通过深挖党史素材,学懂、弄通、悟透党的光辉历程,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境性和实践性等思路,促使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史学习教育“进学习教材、入学校课堂、融学生心脑”。

(一)深挖经典党史素材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在解决大学生理想信念和道德法律等问题,[8]从社会、国家、个人层面的内容引导大学生铭记党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党的接班人。其中,把党史知识融入社会层面上的“学习法治思想,遵守道德规范,提升法治素养”学习内容,讲授“法”的发展历程和教学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做有理想、道德、文化、纪律的青少年。把党史故事融入国家层面上的“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践行价值准则”学习内容,讲授英雄人物、英勇战士、革命烈士在遇到困难时的不畏精神,教学生以保护国家利益为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锤炼道德品质努力做忠诚爱国者。把党史精神融入个人层面的上“领悟人生真谛,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担当复兴大任”学习内容,讲授舍身救国、可歌可泣的英雄们为了祖国的未来光荣牺牲的事迹,教学生在挫折面前永不言弃,锤炼吃苦耐劳的精神自觉承担起时代重任。

(二)学懂、弄通、悟透党的光辉历程

以学习目标作为导向,通过党史理论成果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让同学们知道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内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党史,引导学生了解国家过去的历程来牢记当今魅力中国的使命,鞭策学生立志做理想信念坚定的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能力不足的紧迫感、发愤图强的使命感、回报人民的责任感,让青春焕发光彩、头脑储备能量、未来充满希望。与同学们分享“乱世”中国到“盛世”中国所历经的艰辛过程是一个个英雄前辈用生命换来的感人事迹,解答同学们对“信仰信念信心”的理解和区别,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另外,,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将道德、法治的学习目标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中国革命历史“营养剂”的作用,用百年奋斗史的伟大精神滋养功能来增强文化自信、增长本领才干、增添正能量,避免戒骄戒躁和理想信念“缺钙”。因此,学懂、弄通、悟透党的光辉历程有利于助力大学生强本领、成大才、做大事,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他们用信念灯塔照亮心中的信仰,鼓励他们将知识的核心凝聚力转变成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战斗力。

(三)凸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境性和实践性

“道德”一词常从长辈的言行举止中熟知,小学老师通过创新学习方法用生活实例告诉学生什么是道德、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恰当的方法会让教育效果内化到学生内心深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象是“大学生”,内容是“思想道德与法治”,目标是“教书育人”,方法是“党史知识”,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行合一作用力。百年党史中涌现众多的英雄豪杰,执守各行业种好责任田的先锋模范,筑起一面又一面品德高尚的中国名片,这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典范。因此把党史知识作为一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内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力。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做时代的忠诚爱国者”章节,一方面通过分组学习、角色扮演的方式,融入重返井冈山和长征路之伟大精神、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新冠疫情的精神等,加深学习效果,以此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迎新生、为群众服务、学雷锋等志愿者活动,帮助他们把理论知识转成行动计划。另一方面通过自主学习方式,学习苏区精神“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主要内涵,鼓励学生参加走进周边社区慰问留守老人孤儿、深入困难学生家庭给予一对一帮扶等活动,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连接在一起,帮助学生将内容学深学实。因此,学史能助力大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促使他们以奋斗的名义来创造精彩不凡的人生,脚踏实地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壮丽篇章。

三、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现策略

党史是最生动、最经典的营养剂。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引领大学生坚定跟党走、活学活用,充分发挥“小课堂大思政”育人实效。学习党史,以史为鉴,如何最大限度挖掘和运用党史思想和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真正实现思政课有效的价值引领是当下学者思考的课题。[9]

(一)创新建设特色教学课堂

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应充分运用好青年大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建设特色教学课堂来创新和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非常有必要。高校育人对象已变成从小生活在盛世年华衣食无忧的“00后”。他们个性张扬,对世界万物充满好奇,知识涉及面虽广但是非辨别力不够,易上当受骗和被虚无主义利用。因此课程设置要随时代潮流及时做出调整,把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前分组——课中分享——课后反思”来把握理论学习主线。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工具,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学习强国搜集党史视频资料、学习通分享教学内容、课堂派发布学习任务清单、学习小组以角色扮演还原红色故事场景等等,将史实和道理以讲故事的形式显现出来,加深同学们对党的坚定信念理解,增加理论知识厚度、凝聚力量。其次,坚持知、信、行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传输课程知识,也要进行互动讨论,鼓励同学们学以致用,如结合当前热点话题“我和我的父辈们”,让同学们讲他们眼里的革命前辈和本学科专业的先进模范代表,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专业学习的自信心,促使大学生坚定将来能立大才担重任的决心;再次,同学们以“我为家乡当红色讲解员”为主题,在分享当地英雄人物事迹中学习先辈的家国情怀精神,规划未来大学生活通过哪些方式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和提升知识素养,做坚定报国之行和夯实强国之志的有志青年。最后,分组学习和集体讨论融合对理论认知反思,发表个人学习感想和心得,塑造情感共鸣力量。根据课程专题内容组织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党史学习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以学生爱学、乐学、自学为重要抓手助力大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二)搭建社团文化平台

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社团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方向正确、积极健康、格调高雅的形式出现在青年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为促进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后备军提供舞台,充分发挥党史学习教育对高校社团活动的引领功能。一方面,坚持党建带团建,教师利用“身边教材”和“立体课本”在学生党团员群体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开展“爱国心·强国志”为主题党史知识挑战赛,在传承红色精神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坚持知行合一理念,把握党史学习教育“主动权”,将理论知识学深、学透。一方面,坚持社团文化节实践,引领红色文化入心,创新举办“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活动,利用国庆节、劳动节等重要节日带领学生实地调研挖掘革命故事,之后在课堂上用历史、逻辑、辩证的观点分析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董存瑞、华夏女杰李坚真等革命先辈们遭遇到困难时做出的选择,如当时在场的是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以故事共鸣,用感人的事迹学习对全班同学进行爱国、爱党、爱人民的精神洗礼,从而引导学生深刻感知历史中真理的力量和信仰的力量。另一方面,坚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课堂上的表现,重点突破,分享他们对学科专业英雄黄大年、南仁东同志“工匠”精神的所闻、所思来讲信仰或邀请党史见证人进课堂分享他们的所感、所悟来讲信念,也借助“榜样中国年度人物、大学生自强不息人物”事例和学校“学生党员之家”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自立自强和做好人生规划,教育学生用党的优良作风凝聚力量来经常开展自我教育、批评和管理,助推大学生争当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积极乐观向上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优化师资力量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教师不能只传授书本知识,更要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10]新时代教师应自觉担起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和成人的示范者和引路人责任。在传授知识之前,教师必须做到对党忠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党史知识学懂弄通做实。而在课堂中,教师要通过大历史观视角讲解党的经验教训、优良作风、光辉历程和理论精髓,带领学生学习革命先辈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永不叛党的爱国精神。如复旦大学陈果老师用妙语如珠、幽默风趣、话语亲民的方式给学生讲人生理想、道德品质、爱国情操、理想信念等内容,深受学生赞赏和崇拜。因此,《思想道德与法治》老师一方面要合理把握青年的“话语权”时代的“话语权”,以关心学生的方式走进寝室、走进食堂、走进运动场与学生交流,拉近师生距离,与学生建立友好与信任关系,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方面,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借助学历资历提升、专题研讨学术交流、优秀教师经验分享等用理论武装自己,努力成为党史知识的精专者、传播者、支持者,实现“教学相长”。再者,坚信教学团队“1+1>2”的力量,定期开展教研室集体备课和经验分享等活动,精选典型案例进行交流学习,破解课堂上常见的教学疑难问题,探索教学方法和设计,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要充分发挥知识的力量,坚持学史知史、学史爱党、学史育人,用心用情用功用力做好大学生“引路人”工作,助推大学生爱党爱国爱民、争做“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时代新人。

(四)依托网络育人渠道

依托网络媒体创造力、感召力、影响力的特点,活学活用党史精神,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特色品牌活动,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首先,发挥新媒体创造力的特点,在“视频号、哔哩哔哩、抖音”等平台创新讲好党的故事并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如在官方视频号分享《我的大学生梦》《我和我的父辈们》《对祖国有话说》《中国想象力》等视频,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与任务进行讨论,加深大学生的印象,或使用仿真实训教学——VR技术,让学生在虚拟情境中“仿真”体验红色场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发挥新媒体感召力的优势,利用微信、小程序、QQ、微博、易班等平台定时推送革命战士、时代楷模、优秀党员的故事,以情动人,如在公众号上发布任课教师用5分钟讲“我眼中的中国精神”的视频——赵一曼同志等宁死不屈的英雄故事,使大学生在业余时间也能学习百年来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中的爱国代表和中国精神,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最后,发挥新媒体影响力的特点,在课堂上播放《长津湖》《建党伟业》《我和我的祖国》《奋进的中国》等题材的视频,提炼党领导人民经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素材,让同学们正确认识党的历史和发展,充分发挥党史育人和网络育人的“双育人”效果。因此,依托新媒体以党的红色故事为载体,再现其内涵,使学生能深刻领会“党史育人”的实质意义,能助威大学生在青春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能引导大学生做不负青春、不负人民的追梦人。

参考文献:

[1][6]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07).

[2][7]《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课题組.思想道德与法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6.

[4]习近平.习近平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勉励广大党员: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N].人民日报,2020-07-01(01).

[5]《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07):1.

[8]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30(02).

[9]刘玲.知史爱国——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思考[J].学习与实践,2021(04):25-31..

[10]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9(01).

责任编辑  苗存龙

作者简介:邱小慧,嘉应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讲师;李春刚,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开放课题“新时代红色社团在推进高校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的角色及发挥路径研究”(课题编号:SCNUKFZC033);2021年广东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课题“高校依托易班平台开展‘党史育人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DWL21YB34);2021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课题编号:21GQN86);2021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新时代红色社团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1GXSZ099)成果。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与法治党史学习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
攀枝花三线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路径
试论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提高的策略研究
创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年学生中落地生根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刻把握兵团屯垦戍边历史
以史为鉴,切实提升青年一代思政工作质量
学习习近平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的几点思考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