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患者术后采用布地奈德不同给药方式的疗效对比*

2022-12-27林祥航刘云亮杨心青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纤毛鼻窦布地

林祥航,刘云亮,杨心青

(1.福建省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福建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妇儿临床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1;2.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咽喉科,福建 福州 350000;3.福建省立医院耳鼻咽喉科,福建 福州 350001)

鼻窦炎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多数患者合并有鼻息肉,若不及时采取治疗,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1]。鼻腔内构造复杂,受常规手术操作范围限制,患者鼻腔会受到一定程度损伤[2]。目前,临床以鼻内窥镜辅助手术为主,其可在内窥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存在鼻息肉的鼻窦炎患者,不但能有效去除鼻息肉,还可以减轻对患者鼻腔的损伤,确保手术治疗的安全性[3]。布地奈德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治疗鼻窦炎的首选药物,但不同给药方式间临床疗效存在差异[4]。因此,本研究以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布地奈德不同局部给药方式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2022 年1 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96 例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②患者术前半个月未服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抑制免疫药物。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哮喘病,且处于发作期,需要长期服用全身激素类药物;②存在鼻腔鼻窦手术既往史;③存在药物过敏反应;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⑤患有精神障碍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98 例。参照组男43 例、女55 例;年龄22~74 岁,平均年龄(51.66±5.12)岁;病程3~15 个月,平均病程(10.24±2.68)个月;实验组男41 例、女57 例;年龄23~77 岁,平均年龄(53.28±3.14)岁;病程3~17 个月,平均病程(10.57±2.49)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本研究已通过院方医学伦理审核条件,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鼻内窥手术镜和布地奈德治疗,术前所有患者均行全麻处理,在鼻内镜辅助下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参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鼻喷剂(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分装,国药准字J20180024,规格:32 μg×120 喷)治疗,治疗时将64 μg 布地奈德鼻喷剂喷入患者鼻孔内,1 天喷2 次。实验组采用布地奈德悬混液(AstraZeneca Pty Ltd,H20140475,规 格:1 mg:2 ml×5 支)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每次吸入1 g,每天2 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 周。

1.3 观察指标

①鼻黏膜纤毛功能:包括鼻黏膜纤毛传输速度、鼻黏膜纤毛清除速度、鼻黏膜纤毛清除率。②血清指标: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按照3000 r/min 的速度进行离心,分离血清后将其放置在-20 ℃的环境中存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IgE、EOS 水平。③疗效标准: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且鼻内镜显示鼻窦口狭窄,术腔粘连,即为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鼻内镜显示鼻窦内黏膜轻微水肿,且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即有效;患者治疗后鼻内镜显示鼻和鼻窦结构清晰,且不存在黏液、脓性分泌物,无息肉组织,即显效;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 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鼻黏膜纤毛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实验组术后鼻黏膜纤毛传输速度、纤毛清除速度与清除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鼻黏膜纤毛功能改善情况比较(±s,t)

表1 两组鼻黏膜纤毛功能改善情况比较(±s,t)

组别 例数 鼻黏膜纤毛传输速度(mm/min) 鼻黏膜纤毛清除速度(mm/min) 鼻黏膜纤毛清除率(%)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参照组 98 4.36±0.29 6.69±0.87 4.40±0.35 6.35±0.61 65.38±4.34 65.47±5.69实验组 98 4.34±0.28 8.96±0.91 4.31±0.33 8.87±0.75 65.49±4.56 71.06±5.34 t 值 0.491 17.849 1.852 25.805 0.173 7.092 P 值 0.624 0.000 0.066 0.000 0.863 0.000

2.2 两组血清指标比较

实验组术后sIgE、EOS 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血清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sIgE(ku/L) EOS(×109/L)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参照组 98 58.06±7.33 45.98±4.49 0.21±0.10 0.15±0.09实验组 98 58.41±7.52 31.30±4.10 0.23±0.11 0.06±0.03 t 值 0.330 23.901 1/332 9.391 P 值 0.742 0.000 0.184 0.000

2.3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n,%)

3 讨论

3.1 可改善鼻黏膜纤毛功能

本研究中实验组术后鼻黏膜纤毛传输速度、纤毛清除速度与清除率高于参照组(P<0.05),表明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患者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后,其鼻黏膜纤毛功能明显增强。分析可知,鼻内镜术后鼻窦炎患者的鼻黏膜存在明显的细胞外基质胶原沉积、鼻黏膜纤维化表现,说明手术很难有效矫正病理重塑[5]。细胞外基质胶原沉积,鼻黏膜纤维化会导致黏膜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基底膜加厚,进而造成黏膜不可逆的增厚,导致机械阻力加大,达到抵御外界损伤的效果。但过度增厚的黏膜与纤维化,导致纤毛上皮营养供给受到影响,进而使上皮组织修复效果受到影响。而布地奈德有很强的局部抗炎、抗过敏效果,且雾化吸入治疗的方式,能够使药物直达病变部位和额隐窝,且局部药物浓度比较高,能够更长时间地停留于鼻窦黏膜表面,使鼻腔鼻窦黏膜更好地吸收药物,发挥药效。

3.2 可减轻炎症浸润反应

本研究中实验组术后sIgE、EOS 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患者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降低患者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与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而本次研究中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后,由于布地奈德对嗜酸性粒细胞活化有抑制作用,且能够防止炎性递质因子形成,因此可以降低患者的EOS、sIgE 水平[6]。同时,布地奈德可以降低患者鼻腔血管通透性,能减轻鼻腔水肿和鼻塞等症状,进而减少鼻腔分泌物,有助于患者术后鼻腔功能恢复正常。

3.3 可提升临床疗效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证实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可知,鼻腔类固醇喷雾剂使用时并不能达到病变或更深更大的鼻窦黏膜,因而容易使药物吸收不良,影响治疗效果。而经鼻腔雾化的方式,可使药物迅速达到病变部位,而且雾化吸入的局部药物浓度高,5%~10%药物成分可黏附在鼻窦黏膜表面,停留时间比鼻喷的方式长3 倍左右,且雾化吸入药物颗粒少,直径为8 μm 左右,有助于鼻腔鼻窦黏膜吸入利用激素类药物[7]。

综上所述,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患者术后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方式,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鼻窦黏膜炎症反应,改善鼻黏膜纤毛功能,还可以减少鼻黏液分泌,提升治疗总有效率。

猜你喜欢

纤毛鼻窦布地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缓解鼻窦疼痛,试试盐水冲洗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喘息性肺炎临床分析
初级纤毛与自噬的关系研究进展
电离辐射促进神经胶质瘤细胞初级纤毛发生
初级纤毛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初级纤毛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布地奈德对哮喘气道重塑大鼠骨桥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