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药护理辅助缬沙坦对肾性高血压的患者效果分析

2022-12-27杜卫云刘冉赵秀霞王伟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缬沙坦内皮肾功能

杜卫云,刘冉,赵秀霞,王伟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肿瘤内一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3)

肾病是继发性高血压的最重要原因,与体液和钠状态相关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密切相关,而血压控制不佳又是肾病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压有利于减缓肾功能的下降[1]。缬沙坦为调控血压常用药[2],实施用药护理策略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持久性[3]。本研究旨在探讨用药护理策略辅助缬沙坦治疗肾性高血压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20 年1 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门诊和住院的肾性高血压患者共62 例纳入研究。纳入标准:收缩压(SBP)>140 mmHg 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慢性肾功能疾病病史和高血压患者;符合1、2 级高血压,但无严重心肺疾病。排除标准:患有继发性高血压者;入组前2 周进行过降压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以及依从性差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 例。对照组:男14 例,女17 例;年龄25~83 岁,平均年龄(62.47±11.39)岁;观察组:男13 例,女18 例:年龄25~82 岁,平均年龄(60.32±12.2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方案均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用药护理策略,方法如下:①用药前进行心理干预,解答患者疑惑,告知用药注意事项;②利用3D 模型为患者讲述用药方案、发生机理、病情发展过程、预期疗效及可能产生的影响,讲解后及时抽问患者,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并反复讲解重点内容;③开展健康宣教,通过咨询、讲座、宣传栏、宣传手册等形式,将复杂的医学术语形象化,传授患者用药的相关知识。

1.3 观察指标

①用药护理效果:显效为SBP 控制在120~140 mmHg 水平,DBP 控制在70~85 mmHg水平;有效为SBP 下降>10 mmHg,DBP 控制在60~85 mmHg 水平;无效为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血压及血清指标:所有患者入院前后分别检测血压变化,另采集空腹血3 ml,以3000 r/min 离心10 min,分离血浆,检测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网膜素-1 水平。③安全性:记录患者护理期间发生呕心、头痛头晕、疲劳、嗜睡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用药护理效果比较[n(%)]

2.2 两组血压及肾功能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DBP、SBP、BUN、Scr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压及肾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血压及肾功能比较(±s)

组别 例数 SBP(mmHg) DBP(mmH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1 161.12±10.21 138.21±11.37 94.32±11.86 85.12±10.09观察组 31 162.35±13.47 125.47±10.12 93.37±9.24 79.25±7.68 t 值 0.405 4.660 0.352 2.577 P 值 0.687 0.000 0.726 0.000组别 例数 BUN(mml/L) Scr(µ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1 9.52±0.79 7.72±0.48 97.48±8.02 78.32±6.26观察组 31 9.45±0.82 6.42±0.37 98.17±7.82 64.27±4.57 t 值 0.342 11.943 0.343 10.093 P 值 0.733 0.000 0.733 0.000

2.3 两组氧化应激水平、网膜素-1 和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SOD、网膜素-1 水平高于对照组,MDA、NO、ET-1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氧化应激水平、网膜素-1 和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3.1 用药护理效果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用药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察组用药护理效果明显,其原因可能是用药护理策略有利于维持患者良好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提高用药治疗效果[4],其中通过3D 模型能使患者更深入、更直观、更深刻地认知用药的必要性,通过健康教育方案可以使其增加高血压知识,尤其是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或者年龄较大的患者,能够更准确地掌握缬沙坦用药知识。此外,护理人员在实施用药护理策略过程中,能够更多地参与患者血压管理水平的评估,及时掌握患者健康状况,有效提升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从而保证护理质量。

3.2 血压及肾功能变化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DBP、SBP、BUN、Scr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用药护理辅助缬沙坦能有效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原因可能是通过用药护理策略,可以指导患者按照处方遵循治疗建议(如服药和改变生活方式),并监控血压目标的进展,为患者解决阻碍实现目标的障碍,这些行为对于实现和维持长期血压控制具有重要作用[5]。

3.3 氧化应激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SOD、网膜素-1 水平高于对照组,MDA、NO、ET-1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用药护理能使患者更积极主动地配合完成药物治疗,对提升用药效果有重要意义。通过用药护理,针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行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高血压病因、未控制高血压的后果和治疗方案,能使接受高血压健康教育和用药咨询的患者表现出更高的依从性,以积极的态度对待高血压治疗[6]。而且通过用药护理,能有效评估患者的知识、教育,建立明确的目标,与患者讨论实现目标的进展,并指导患者掌握必要的自我监测技能(如家庭血压监测),促进患者积极用药,有效控制血压,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3.4 不良反应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用药护理能优化用药方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分析认为,缬沙坦本身药性平和,虽有不良反应,但症状较轻微[7],通过良好的用药护理,可促使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用药护理辅助缬沙坦可有效控制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临床症状、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功能。

猜你喜欢

缬沙坦内皮肾功能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衍生超级化因子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脑血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