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维护理分级模型的个性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情况、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2022-09-07王建波梁晓庆李凤琴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7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个性化护理人员

王建波,梁晓庆,李凤琴

(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河南洛阳471000)

目前我国各类存在精神障碍患者已经达到8000多万人,以精神分类症作为典型代表的重症精神疾病患者已有1000多万[1]。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率还在不断提高,有调查显示,城市患病率远比乡镇高,随着自然灾害与人为灾难事件频繁出现,与之相关的精神障碍患者日渐增加。精神分裂症属于反复性发作疾病,因病因不明显、延续性精神障碍,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劳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尽管目前治疗这类患者有显著效果,但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等方面还需要大幅度提高。三维护理分级模型是按照患者疾病严重情况、日常自理能力、心理变化程度作为依据而构建的一种临床新型护理体系,评估上述分析的3个维度,按照评估结果增加个性化护理,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完善患者各项量表评分[3]。本研究宗旨需深入分析三维护理分级模型个性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同期收取的9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3]第5版的诊断要求者;②年龄20~60岁者;③接受临床医生确诊为精神分裂症者;④患者处于病情稳定期者;⑤阴性症状量表总分>48分者;⑥基础疾病和精神情况得到一定控制者;⑦患者监护人同意签署该项目同意文件。排除标准:①生命体征不稳定者;②存在其他器官衰减或恶性肿瘤者;③精神分裂症呈阳性者;④患有合并精神类疾病者;⑤阴性症状量表<48分者;⑥存在酒精或是依靠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者;⑦处在妊娠期、哺乳期或近1年有怀孕计划者;⑧存在狂躁症伴随抑郁症有轻生倾向者;⑨合并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者;⑩长期服用激素或扰乱神经类药物者;中途退出者[4]。脱落标准:①患者因突发躯体疾病而需要退出本研究;②接受研究期间患者病情出现复发服药情况改变者;③患者中途外出发生意外事件等因素未能持续完成项目研究;④自动退出综合性康复者;⑤其他因素导致患者无法继续参与[5]。依照1∶1形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21~55(35.26±3.45)岁;受教育年限9~15(12.25±2.06)年;病程3个月~6年、平均(3.21±1.04)年。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22~54(34.54±3.69)岁;受教育年限10~14(12.53±2.14)年;病程4个月~6年、平均(3.87±1.7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评估其心理情绪,帮助患者尽可能解决内心所面临的困境,引导患者提升对自身疾病的管理能力,为家属科普关于该疾病的护理注意事项等,让家属多给予患者安慰和关心,为其营造积极向上的康复环境[6]。

1.2.2 观察组 实施基于三维护理分级模型的个性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三维护理分级模型管理:应用改良后早期预警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病情,分析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按照最后的评估情况为患者安排合适的功能训练、社交活动等,有效帮助患者恢复更好的自理生活,改善其社会功能[7]。依照患者心理反应情况给予不同等级的护理措施,将具体的评分结果对患者心理状态分成E1、E2、E3 3个等级,分别采取红黄蓝代替表示,E1级为11~21分:表示患者存在心理障碍,可能会有自杀或言论等不良行为;E2级为8~10分:有明显的心理可疑症状,存在中度的综合情感障碍,且有轻度的自残表现;E3级为<7分:表示无不良心理表现。按照上述等级评估给予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帮助其早期解决心理问题,改善生活质量和婚姻情况。②E1级精神分裂症个性化护理计划:a.为患者成立专属档案。护理人员要辅助家属帮助患者填写个性化护理档案,按照其具体病情情况、特征、社会功能障碍经历等制订专属且合理化的社会功能训练方案,并给予实施。b.心理支持。待患者住院后,护理人员要积极和蔼地与其进行良好沟通,了解并熟悉患者的心理状态,认知将评估结果记录好。若患者心理状态不稳定,护理人员要在档案表中标记好,方便交接班提升工作效率。完全掌握患者的病情发展,给予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时要确保语言的鼓励性和正确性,指导其采取正确的方式将自己内心不良情绪发泄出来,进而推动良好的自理能力恢复。c.生活技能训练。按照患者自理能力评估情况对自理能力产生的损害程度来制订训练方案,按照循序渐进的形式引导患者进行日常刷牙、洗脸、洗澡、换衣服等动作,帮助患者完成进餐、饮水等常规自理能力。护理人员要将每周的训练情况做好汇总报告,在患者个人档案中详细记载,实施正念强化方式帮助患者更快适当社会中的角色。d.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将药物准备好,并向患者及家属简单讲解正确的用药时间和方式,嘱其需要严格执行医嘱规定时间用药,并告知每个药物的名称、作用、不良反应等,为避免患者理解欠佳,可解释每种药物颜色、颗粒等,方便患者辨认。e.训练社会技能。依照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评估结果,针对急性期的相关症状表现时可要定时为患者安排读书、有氧健身等项目,帮助患者恢复体能,针对身体情况欠佳的患者,可给予手工制作等引导,让患者从内心感受自己融入社会,降低情感排斥。护理人员要不断鼓励患者相互之间模拟训练,继而更快地适应社会生活[8]。③E2级精神分裂症个性化护理:a.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人员与患者交谈期间,将患者自我表达存在错误想法、观点等进行积极改正,采用个性化的交谈技巧,有效消除患者自身对疾病羞耻感,让患者可获得正确的心理认知,存在良好的心态理念。对患者消极情绪可采取音乐、电视节目等转移注意力,对患者睡眠情况做好强烈把控,可让其心态得到转变,便于患者更快融入社会功能。b.家庭支持。护理人员可以以短信或电话等方式告知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整体变化及表现,同时要与患者技术积极沟通,告知相关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让家属多给予患者一些关心爱护,最好每周前往医院看望1次。每半个月参与1次医院开展的家庭照顾者集体健康讲座,同时进行医护人员的个别帮助,内容包含讲述病因发展及形成、防控、治疗等,具体围绕怎样识别病情反复、正确用药重要及维持治疗的重要性[9]。待患者出院后,要为患者制订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运动,保持最佳的期望状态。④E3级精神分裂症个性化护理:对该等级的患者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助干预,当患者出现情绪下降或拒绝饮食时,护理人员要耐心讲解,给予患者科学化情感帮助,提高患者面对治疗的信心,选择性与家属一起为其提供社会功能相应帮助及支持,调整患者积极情绪,降低不良心理应激反应,每周定时开设护患沟通大会,可让临床心理医生共同前往,对个别患者进行针对性疏导和解决内心存在的问题,提升患者身心健康,加快预后,整体持续时间为3个月[10]。

1.3 观察指标 ①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量表包括健康感觉、躯体感觉、睡眠质量、社会角色4个方面,每项1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Cronbach′s α为0.93。②婚姻质量: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评估两组干预前后婚姻质量,该量表包含124个条目,其中包含过分理想化、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解决冲突、性生活5个因子,每个条目应用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婚姻质量越佳。Cronbach′s α为0.86。③社会功能: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社会功能,该量表中包含12个条目,其中包含3个因子,因子Ⅰ是日常生活能力、因子Ⅱ是动作和社会交往情况、因子Ⅲ是社会性活动技能。整体评分采取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整体社会功能越好,Cronbach′s α为0.814。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ENRICH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ENRICH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BPR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BPR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时间较长,在实施系统化的治疗方案后,患者的精神情况相对有所缓解,但社会功能也会出现不同程度地降低。而社会、心理因素与疾病之间相辅相成,该情况已经受到很多人的重视,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11]。由于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竞争压力逐渐扩大,精神类疾病患病率逐年递增,对这类患者康复治疗时不仅需要关注患者的生理情况,还需要注重生存率及社会适应能力。有调查显示,65%的患者可以通过治疗获取良好的社会功能,可以自主完成劳动。由此发现,越早进行针对性护理训练,患者的恢复时间越早。

三维护理分级模型是在患者病情严重情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心理情况3个维度评估的结果,对分级后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该护理体系可通过不同分级来进行病情掌握、生理及心理功能干预,在此基础之上增加科学性、合理性的护理方案,有效规避掉护理工作中“一刀切”而忽略患者个性等情况[12]。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F-36、ENRICH、BPR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原因分析:观察组提出的三维护理分级模型主要以不同维度分级作为主要依据,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等,由于患病患者不比其他疾病患者,内心更加多疑、敏感,在不同程度上对护理工作提出难度,面对三维护理分级模型的采纳,可详细掌握患者病情,同时避免像常规护理措施的盲目性和单一性,个性化护理可提升护理工作质量,且对患者预后有促进效果[13]。同时,该护理措施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说明常规护理的各项干预效果较差,而观察组通过心理维护、相关生活技能训练、家庭环境干预等可彰显出该护理的个性化措施,深入分析患者病情表现,制订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及康复方案。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ENRICH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P<0.05),说明护理人员在对这类患者实施干预时,对不同患者康复问题选取不同支持体系,积极让家属参与其中,为家属科普该疾病的相关知识,让家属多给予患者陪伴和安慰,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进程。

本研究中并未对患者的婚姻情况、受教育程度等一般人口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以往有研究现实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与上述因素具备相关性研究,结论仅表示本次研究当中的量表评估结果,今后还需全面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个性化护理人员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