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足球课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
——以“小群体”教学模式为例

2022-08-03梁艳锋周荣国周晓宇

体育师友 2022年2期
关键词:均值实验组群体

梁艳锋,周荣国,周晓宇

(1.高州市教师发展中心,广东 茂名 525200;2.中山市东区远洋学校,广东 中山 528400;3.高州市第二中学,广东 茂名 525200)

教育部2014年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在新的历史阶段,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其核心素质是理论与行为指南。体育核心素养思想包含:体育精神(体育情感、体育品格)、运动实践(运动能力、运动习惯)、促进健康(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在内的 “三层面,六要素”。体育核心素在新时期逐渐成为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而学校则要在“体育课堂”的基础上,对“立德树人”这个基本任务的实施和学生的核心素质逐渐培养。改变“体育课程”教育模式,优化“体育教学”模式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方法。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主导价值相对滞后,通常以身体规训下心智的片面增长为主,体育课程以整合学科知识内容作为主导,局限性较大,忽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理念遵循现代教育思想,注重学科知识与社会经验相结合,与体育课的教学要求是一致的,通过体育活动实践得到学习效果,得到锻炼效果。把体育核心素养理念应用到高中足球课的教学模式改革中,以“小群体”教学模式为例进行研究,为高中体育足球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与实验对象

以“小群体”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教学实验前,对茂名市13所高中,按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标准分层抽样,选取出6所足球特色学校,对学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到这6所学校开展足球教学现状大致相同,最终通过随机抽样,选取一所学校,最后选取该校高一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对照组三个班(150人),实验组三个班(15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核心素养、教学模式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搜索,全面了解类似研究的状况和动态。

1.2.2 教学实验法

实验组采用小群体授课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其他条件相同,(如:同一教师进行授课,学生人数一样,男女比例一样,同一足球场地上课,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进度、测试指标及评价手段均一致)。对参加实验的学生实验前后测试体能素质、足球技能,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时间为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体能素质检测学生的立定跳远、肺活量、坐位体前屈、1000米、50米五个指标。足球技巧测定指标:脚内侧传球 (次/1min)、运球绕杆射门 (20m)、脚背正面颠球(次/1min)、定位球踢准 (5个球)四大基本功。

1.2.3 问卷法

健康行为和集体合作能力采用改编的测试量表(根据优秀硕博论文相关量表改编),对改编量表进行信效度检测。量表发放300份,有效率和回收率100%。

1.2.4 数理统计法

实验前后各项指标数据及调查问卷所得数据,运用EXCEL软件和SPSS22.0软件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概念解析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主体性的体育教学形式。简单来说,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就是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把学生自然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之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组与组的学生之间以及组内的学生之间通过沟通、切磋与观摩,教学成效得以有效提高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

图1 小群体教学模式流程

2.2 实验前结果与分析

2.2.1 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体能素质现状分析

根据 《国家体质健康标准 (2014年修订)的通知》,选取部分测试项目,不分男女进行测试。实验前对两组学生的五项基本体能素质进行测试,经测试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立定跳远成绩均值分别为2.26m、2.27m;肺活量远成绩均值分别为3073.04ml、2871.04ml;坐位体前屈成绩均值分别为19.73cm、19.74cm;1000米成绩均值分别为208.70s、212.32s;50米成绩均值分别为7.52s、7.61s。经过对两组学生的五项基本体能素质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 立定跳远 (T=0.12,P=0.983),肺活量 (T=1.364,P=0.176),坐位体前屈(T=0.129,P=0.977),1000米(T=1.236,P=0.22),50米(T=0.668,P=0.506),P值都超过0.05,这表明实验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体能素质没有明显的差别,学生的体能素质基本保持一致,实验条件一致,可以进行教学实验。

2.2.2 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足球基本技术现状分析

实验前,对两组学生的足球技能进行测试,经测试实验组与对照组传球成绩均值分别为55.26N、55.26N;运绕杆射门成绩均值分别为17.42s、17.42s;颠球成绩均值分别为25.90N、25.86N;踢准成绩均值分别为1.08N、1.14N。通过实验组及对照组学生足球技能成绩的独立样本T测试,P值分别为1、1、0.975、0.762,传球、运绕杆射门、颠球、踢准均在0.05以上,无明显差异。这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足球四项技术没有明显差别,学生的足球技能均在同一水平线上,可以进行小群体体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

2.2.3 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健康行为现状分析

在实验前,让学生填写《健康行为情况调查量表》,测试得出,实验组与对照组锻炼行为得分均值分别为19.72、19.56;思维模式得分均值分别为25.00、25.26;锻炼效果得分均值分别为22.40、22.56。对两组学生的健康行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锻炼行为(T=-0.225,P=0.822)、思维模式 (T=0.276,P=0.783)、锻炼效果 (T=0.197,P=0.845),P都超过0.05,说明在实验前,两组学生的健康行为没有明显的差别。

2.2.4 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集体合作能力现状分析

实验前,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合作能力情况调查量表》进行评分。评分得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合作能力成绩均值分别为80.84、78.22,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合作能力的P值为0.043,大于0.05,说明实验前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3 采用“小群体”足球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2.3.1 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体能素质情况分析

实验后,对两组学生的各项体能素质进行测试,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坐位体前屈成绩均值为20.7cm、20.8cm,立定跳远成绩均值分别为248.52cm、244.52cm,这两项体能素质成绩相差不大,P值分别为0.581、0.864,坐位体前屈和立定跳远P值大于0.05,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组学生的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肺活量成绩均值分别为3300.04ml、2931.04ml;1000米成绩均值分别为176.32s、202.32s;50米成绩均值分别为6.06s、7.31s,实验后这三项体能素质相差较大,P值分别为0.044、0.046、0.012,肺活量、1000米、50米都小于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运用小群体教学模式后两组学生这三项成绩有显著性差异。

产生这种结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足球属于技能主导同场对抗类体育项目,足球 “小群体”教学模式,强调团体共同训练,组间经常进行对抗。在足球比赛练习中,队员要长时间跑动,常常需要全力短距离冲刺、抢断,竞争激发组员练习热情,学生练习强度和量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加强,学生耐力及短距离冲刺能力得到提升,说明足球“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肺活量、1000米、50米成绩有提高效果;其二,实验时间较短(共计12周),实验计划主要针对小群体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安排练习内容,并没有安排专门性的体能素质练习,立定跳远和坐位体前屈需要具备爆发性和柔韧性。因此,短时间内影响效果不明显。

2.3.2 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足球基本技术掌握况分析

从体育核心素养维度来看,体育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而学生足球技能掌握情况是运动能力的具体表现。实验后经考核,实验组与对照组传球成绩均值分别为70.44N、65.26N;运绕杆射门成绩均值分别为14.89s、15.92s;颠球成绩均值分别为41.34N、36.52N;踢准成绩为2.62N、1.48N,实验后两组学生的这四项足球技能成绩相差较大。通过对两组学生的足球技能成绩独立样本T试验, P值分别为0.021、0.001、0.01、0.05传球、饶杆射门、颠球、踢准都小于0.05,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在体育核心素养中, “小群体”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对足球技术的掌握与运动能力的形成。

产生这一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一是小群体采用分小组的组织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宽松”与“自主”环境学习,既相互学习,又相互指导,是相互帮助的,又是相互鼓励的,学生具有更高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以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是小群体最为优势的组织教学方式。自评能让学生对所掌握的技术动作感知;互评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认识,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观看优秀运动员比赛录像,观看学生的自己技术动作录像,并由老师评价。三种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发现差距,进一步深化技术行为和思想,促进对足球技术的把握。

2.3.3 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健康行为情况分析

体育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学生健康行为通过具体行为模式表现出来。实验后考核得出,实验组与对照组锻炼行为得分均值分别为22.28、20.30,思维模式得分均值分别为28.98、26.42,锻炼效果得分均值分别为25.72、23.36,实验组健康行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两组学生的健康行为独立样本T检验,P值分别为0.013、0.016、0.022,锻炼行为、思维方式、锻炼效果都小于0.05,差异显著,采用“小群体”教学模式的实验组比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具有更大的培养能力。

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因为:需要经历认识、形成、提高三个阶段才能养成健康行为和习惯,而教会学生懂得自主、主动地运用运动手段才是学生形成健康行为的开始。学生独立性和主动性是教师引导培养出来的。小群体教学模式是由教师指导分组,再由学生自主制定目标,分配任务,小组内协同学习的一种模式。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在无形中得到了锻炼,传统模式则是学生接受、服从老师任务安排。健康行为的培养需要学生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小群体教学模式不但能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而且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2.3.4 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集体合作能力情况分析

从体育核心素养维度来看,体育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体育品质,而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是体育品质的具体表现之一。实验后考核得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合作能力成绩分别为82.86分和79.84分,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实验组合作能力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为0.043,小于0.05,表明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合作能力差异显著。

出现这种实验结果的原因:小群体教学模式是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学习授课内容,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和分析,利用小组智慧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教学内容的学习。同学们的配合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学生接受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学习,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独立学习,学生合作能力难以培养。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在短时间内,小群体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体能素质的发展,但也存在局限性。

3.1.2 实验干预前,不存在对照组与实验组足球术科成绩P值大于0.05的显著区别;两组学生在实验干预后,足球技能分数的P值均在0.05以下,差距明显。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小群体”教学模式的运用相对于传统的学习模式在足球教学中的效果更为显著,更有利于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学习兴趣的提高、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比赛运用能力的提高。

3.1.3 两组学生在实验干预前,健康行为和合作能力表现差别不大,P值均在0.05以上,无明显差别。实验干预后,学生健康行为与合作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值均在0.05以下,差异显著,小群体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比较有利的。

3.1.4 小群体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短期内不能全面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却能促进足球技术的提高。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小群体教学模式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养成,小群体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

3.1.5 在短时间内,小群体和传统的组织形式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不能达到全面有效,但对足球技术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健康行为和运动品德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促进了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3.2 建议

3.2.1 体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体育教学时可多尝试一些教学模式,结合学生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并非所有教学模式适合教学内容,利弊共存。小群体足球教学模式也存在不足,有的同学可能提高了合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欠佳的学生则反之。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更多的应是提醒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独立思考。

3.2.2 创新教学模式。课堂上应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达成体育与健康课标指出的“教会、勤练、常赛”的基本要求;包含完整的评价体系: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在体育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在体育课中有预设;体育常规课堂应包含其中,教育与“德育”紧密结合,建立课堂激励机制,在体育课堂上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教学达到最佳化。

猜你喜欢

均值实验组群体
江苏海外新华商群体探秘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中间群体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均值不等式的小应用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