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单元设计中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策略

2022-08-03刘辉利

体育师友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技能目标

刘辉利

(四川省资中县第一中学,四川 内江 641200)

体育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科学选择、组织、搭配教学内容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多数一线年轻教师对大单元的设计能力相对较差,特别是大单元内教学内容的选择、搭配、排列的整体性、针对性能力不强,教学效率不高。目标引领内容的理念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立足于大单元目标体系,围绕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系列性、衔接性、针对性来优化整合,科学搭配,在达成课堂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单元目标、学期目标,从而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1 纵横交错

合理地选择、组合教学内容是当前执行和贯彻新《标准》的根本途径与保证。体育教学内容选择要突出教学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提升大单元设计的系统性。首先依据技术动作发展、认知发展规律,针对单元体系内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围绕水平目标、知识目标、技术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之间的点与面、低与高、易与难的横向联系进行科学选择。如图1所示,跳高教学 (一般性的跨跳练习——跨越式跳高——背越式跳高)、跳远教学(一般性的跳跃练习——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蹲踞式跳远——挺身式跳远)应遵循从易到难的横向结构性学练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既利于学生系统掌握技术动作,形成技能,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教学内容选择要对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教学内容与难度综合考量,重视运动技术内部结构的纵向序列性,结合学生知识、素质、技术、技能等,教学内容的安排呈现逐步上升、提高的上与下、简单与复杂、易与难的纵向逻辑排列,强化教学内容的延伸和发展,加强教材的纵向衔接与关联,使教学内容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形成整体的纵向内容体系。体育教师在设计与选择教学时要善于借鉴《中国学校体育》、 《体育教学》、 《体育师友》等期刊,开阔视野,高度重视目标体系内单元和课时内容的横向与纵向联系的广度、难度、跨度、深度,科学、严谨分析、准确把握与分配不同教学内容间多与少、难与易、前与后的匹配与组合问题,提升教学有效性。

图1 中小学田径跳跃教学内容

2 点面融合

体育教学内容选择要突出单元目标层面的“重点内容”与课时目标层面“教学重点”的结合,提升教学内容选择与优化的整体性。教师可以依据课程标准的五个领域,立足于3个目标体系“面”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知识、技术、技能、德育课时内容的“点”体系,注重教学内容的衔接性、递进性、互补性、逻辑性等,在达成课时 “点”的目标基础上,达成单元、学期“面”的目标。如运动技能领域是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干领域,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从新旧知识、技术、技能的衔接点入手,理清单元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面”与课堂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点”的关联点,突出内容、教法、学法的整体性, “以点带面”,让学生系统和完整地学习某一个运动项目技术、技能。同时,大单元体系内教、学、练、赛内容的选择既要让学生参与选择、整合、改编等,积极引导学生加强理解、体验和反思,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更要主动引导后进群体和惰性群体积极参与其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好地让他们融入集体中,实现学生教育与发展的全面性,全体性。

3 主辅相间

体育教学内容选择要做到主要内容与辅助内容结合,针对性地把难教、难学、难掌握、难运用且必会的重点教材与难点教材(必须学深学透)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把相对易学、易练、易会、易用的复习教材、素质内容、理论知识、规则与裁判法、健康常识等作为辅助内容。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排列可采用集中排列、分散排列、横向排列、纵向排列、集中与分散结合等排列形式。如单双杠、技巧活动、球类的基本功练习等可采用分散排列;武术教材、健美操、球类的战术配合、专门性的身体素质练习等可集中排列;耐久跑、短跑、难度大的技术、技能教学等可采用先集中后分散;背越式跳高、单杠、双杠等成套动作,可采用先分散后集中的排列为主。采用先分后合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搭配时,加强前一学段内容的复习与身体素质专门性训练,为后期学习与练习打下坚实基础。如:初中双杠内容要遵循“单腿蹬地翻身上成支撑①+单腿向前摆越成骑撑②+骑撑后倒挂膝上③+单腿向后摆越成支撑④+后摆转体90度下”⑤的内容安排,可先进行单个动作的重点学习,在学生掌握的基础上进行下一动作学习,然后再按①+②、②+③、①+②+③、③+④、④+⑤、③+④+⑤、①+②+③④+⑤动作进行组合练习,体验与掌握动作的衔接与连接,直至所有动作都能相对熟练完成。难易结合、轻重有别、层次清晰、螺旋上升,使学生真正熟练掌握成套动作,形成技能。既能保证重点,又能兼顾一般,也调整了学练节奏,平衡了学生体力与精力,提升了课堂教学有效性。

4 新旧结合

体育教学内容选择要注意新旧内容、前后内容的搭配,提高学习效率。同一课次或相关课次中要对已教授的内容进行复习,抓新旧知识、素质、技术、技能的联结点,根据后面教材的难度、重难点,技术特点或战术、身体素质要求,对上一年级(上一学段)涉及本次教学的所有内容(技术、技能)复习或强化练习。以新联旧,把所学的新知、素质、技术、技能纳入自己原有的能力结构中,为新授教材打下坚实基础。温故知新,使相邻教学内容的技术、技能与知识难度呈现 “目标链” “知识链” “素质链”“技术链” “技能链”的螺旋上升,确保体育教学的系统性、递进性。如图2所示,高中支撑跳跃教学内容的选择时,应摸清学生在小学、初中学习和掌握的基础,先发展支撑跳跃的能力,加强学生弹跳力、支撑力、腹背肌力量,再根据高中男女生学习内容的不同,差异性教学,男生安排复习山羊分腿腾越、分腿(屈腿)腾越跳箱、初步学习纵箱分腿腾越(改进、巩固、考核)等;女生安排复习侧腾越横箱、垫上(横箱)支撑提臀侧摆腿辅助练习、横箱跳上侧撑、鞍马或高撑点的横器器械上辅助练习、学习侧腾越等,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与掌握纵箱分腿腾越(男)和侧腾越(女)动作。这样新旧结合、由易到难,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与掌握技术、技能。

图2 中小学支撑跳跃教学内容

5 大小穿插

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从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分类,教材的难度、密度、容度,确定教学课时数及比重,注意精学、重点内容、难点内容的课时相对多的“大单元”设计,突出重点技术、技能、战术配合环节和主要环节的学习与改进。如足球、篮球的运、传、投、突等基本技术;排球的发、传、垫、扣、射等基本技术加大教学比重外,还要加强基础战术配合的教学比重。初中足球的 “二过一” “一防二”;初中篮球的 “传切配合” “二攻一配合” “盯人防守配合”;初中排球的“中一二进攻战术”可进行大单元的教学设计,以达成“让学生掌握好1-2项体育技术、技能”的目的。教师要围绕大单元内重点、难点、课型等对 “锻炼内容”“粗学内容”等课时相对少的“小单元”进行整合与组合搭配,通过技术、技能、素质的上下结合;球类技术、技能教学内容的手上功夫与脚步配合整合,确保每次课都能对前面的素质、技术、技能进行必要复习 和巩固。这样大小单元结合,比重大小结合,制定出合理、可操作的学期教学内容和单元教学内容,提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6 内外兼顾

体育教学内容选择要围绕学期、单元目标,既要重视学生体质、体能、技术、技能等外在能力提升,强化各学段、各水平、学期、单元教学内容的衔接,又要注重体育知识、健康心理、体育品德、品质和健康行为等内在品质的融合,注重课上与课下融合,课内与课外兼顾,系统性、针对性地 “育体” “育心” “育德”。如表1所示,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对中小学生体育品德与品质培养的侧重有所不同,教师要善于根据学期、单元目标,针对性、阶段性地运用,以提高体育活动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如田径课堂教学中进行异程接力赛,即100米(女)+200米(男)+300米(女)+400米(男)或100米+200米(女)+300米(男)+400米(男)。教师可结合实际,将学生分成男女对称6-8人/组的若干小组,进行三轮比赛,对三轮比赛的学生成绩综合统计,对成绩优异的个人和小组进行嘉奖。活动既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更培养学生互相合作、互相鼓励的团队意识。

表1 中小学教学内容与体育品德与品质培养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技能目标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