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从知识掌握到能力运用的转换

2022-07-08谢霞

语文建设 2022年6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中考

谢霞

【关键词】语文教材练习,中考,学科知识,能力转换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练习分为“思考探究”“拓展积累”两个板块。据《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说明”介绍,设计这两个板块的目的是:重点落实单元的语文能力要点,并体现思维的渐进性以及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拓展,即由理解把握文本、积累梳理语言材料到内化为语文素养的过程。

教材设置练习是为了落实课文的学习要点,也是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关注练习设计,探索教材练习与中考试题之间的密切联系,可以在“教”与“考”之间形成自然关联,让学生告别机械刷题,在日常学习和练习中提升语文能力。

初中六册教材涉及的语文能力包括朗读和默读能力、四类文本(说明性、议论性、实用性、文学性)的阅读能力。其中,文本阅读能力集中在整体感知、概括中心、分析构思技巧、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等方面。下面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为例,结合2021年全国部分省市语文中考试卷的相关试题,从文本阅读能力中的构思技巧、语言特点、艺术手法、叙事视角等角度试作比较分析(整体感知、概括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本文从略),为语文教学与中考备考提供可资参考的路径。

一、构思技巧

1. 教材练习资源

分析构思技巧,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驿路梨花》的课后练习:

二、本文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这种写法,说说其表达效果。

制造悬念和误会是情节设置的常用手法。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制造波澜,激发读者兴趣;误会的主要作用是引发矛盾,推动情节发展。教材里多次涉及这种手法,旨在引导学生强化训练。

2. 中考试题分析

涉及构思技巧的中考试题,有的从分析词、句、段的角度,要求学生思考作品“这样写”的作用,有的在题干中直接指出故事情节安排巧妙,要求学生作简要分析。下面逐一阐述。

【例1】梳理文中所使用的材料,简要分析文章选材的特点。(江西卷第14题)

这道题要求分析文章选材特点,其中选择什么材料,如何组织材料,都是构思的具体表现。文章围绕“高贵的清贫”选取了一系列材料,如探访故居、听朋友介绍、回顾所知故事、描述所见照片、回忆读书感悟、联想小说人物等。选择丰富多样、有代表性的材料,就是为了表现主题。这是构思的一般规律。

再看特殊的布局:

【例2】文章多次写到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陕西卷第14题)

因为避雨,才有后面遇狼杀狼的经历,多次写雨,推动了情节发展;雨由小变大,主人公也由犹豫变得果断。

还有的从评价构思妙处的角度设题,能力要求更高:【例3】自选一个角度对这篇小说构思上的独特之处作简要评价。(山东东营卷第22题)

此题能力点指向“评价”,能力要求较高。学生不仅要分析作者这样安排情节(父亲看到村民为自己修坟立碑)的作用(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村民对父亲的敬仰),还要评价这种构思的妙处——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二、语言特点

1. 教材练习资源

语言特点,从整体要求而言是准确、连贯、得体,简洁、鲜明、生动。说明类文章更加强调科学、严密,论述类文章注重严谨、富有逻辑性,文学类作品则追求形象、生动。涉及语言特点的练习很多,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回忆我的母亲》课后练习:

五、很多作家都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比如邹韬奋《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等。找来进行比较阅读,看看不同作者……作品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这三篇文章,有的质朴无华中蕴含深情;有的直白坦诚,褒贬分明;有的采用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的方式,流畅朴素,凝练含蓄,富有表现力。概括一个成熟作家比较稳定的语言特点,用词要高度凝练,同时还要有针对性,能与其他作家区别开来。

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蒲柳人家》的阅读提示指出,刘绍棠这篇小说大量使用口语、俗语,借鉴传统小说和评书的语言。这提醒学生在概括语言特点时,不限于使用形容词,还可从语言借用和语言继承的角度概括。

2. 中考试题分析

涉及语言特点的中考试题,有的直接要求学生回答语言具有什么特点,但更多的是从赏析语言的角度设置。先看直接分析语言特点的试题:

【例4】任选角度说明选文语言的一个特点及表达效果。(山东东营卷第18题)解答这道题,学生须掌握说明文“准确性、严密性、生动性”的语言特点,结合文中比较有标志性的转折连词、程度副词或用语特点来分析。

有一类试题不要求学生辨认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而要求赏析具有表现力的词语:

【例5】赏析第③段的加点词。

我只好拖·着双腿,像老爷爷一样挪·向讲台。(黑龙江牡丹江卷第27题)

这道题实际是要求学生赏析“拖”“挪”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之妙。回答此题,须联系下句“从课桌到讲台的那几步,是我7年人生中最漫长的荆棘之旅”,可知这两个动作细致而生动地写出了“我”的抗拒、紧张、胆怯和不自信,害怕上讲台复述不好会遭受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嘲笑。

還有的试题将语言运用与人物心理活动、作者写作意图联系在一起进行考查:

【例6】联系语境,品析语言。

(1)父亲听了这话,眼睛里闪过一丝失落。(“闪过”写出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理活动?)

(2)只见父亲两只手飞快地搓了起来,很快把烟叶搓成了烟棒,他用舌头把烟叶边舔了一遍,然后又搓了搓,把两头不整齐的地方用手掐掉。(为什么要详细描写父亲卷烟的过程?)

(湖北仙桃卷第25题)

第1题以突出时间短暂的动词“闪过”,写父亲的失落情绪以及对这种情绪的掩饰。了解文本的潜台词,正是欣赏文学作品的要点。

第2题以“搓、舔、掐”等动词,凸显父亲卷烟动作的熟练;下文写父亲躲出去抽烟,暗含了父亲对晚辈的体谅,表现了无边的父爱——这是作者写作这一细节的真实意图。了解言外之意,从细节中看出作者的意图,需要具有较高的欣赏水平。

三、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涵盖内容甚广,文学作品在记叙、描写、抒情乃至结构、选材方面的技巧都可以称为艺术手法,如象征、照应、烘托、渲染、联想、想象、类比、虚实相生、点面结合、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等,当然还包括各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1. 教材练习资源常见的有修辞手法的分析,如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变色龙》的课后练习:三、这是一篇讽刺小说。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这篇小说是如何运用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法表现出讽刺效果的。

运用某种修辞手法达到某种效果,这是基本的语文知识。教材的练习设计重点在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为何能收到这种修辞效果。

有的要求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文章。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社戏》的课后练习:二、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本文所写的某件事为例,具体分析这些表达方式各自的作用。

还有一些在“阅读提示”中提醒师生注意课文具体艺术手法的运用,如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孤独之旅》:小说心理刻画细致入微……大量的环境描写对人物也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细细品读,体会小说的诗意。

2. 中考试题分析涉及艺术手法的中考试题,一般不要求辨认修辞手法,而是在题干中指明修辞手法,要求学生赏析其作用。

【例7】第⑩段画线句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全文品析这样表达的妙处。

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棵樟树,立于时间之中,枝叶婆娑,周身浸透绿意。

(重庆B卷第16题)

涉及修辞的中考试题,重点逐渐落在鉴赏过程的表述,如本题要求学生答出:把自己比拟为樟树,物我相融,表明作者与樟树都是村庄历史变革的见证者,写出村庄给了作者滋养和希望。

更多的试题集中于欣赏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例如:【例8】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⑩段画线句。

②赏析第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江苏宿迁卷第17题)第1题将赏析句子与分析人物描写联系起来,能力要求较高。画线句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张师傅磨刀手艺的高超,对人们争相让张师傅磨刀起铺垫作用。第2题加点词“嘿嘿”,表现了张师傅憨厚、纯朴的品质——这里没有手法的辨认,没有任何套话可以引用,这样的试题能促进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培养学生欣赏文本语言妙处的能力。

还有一些根据文本语言特点设置的试题,很难套用既定的答题思路解答。比如,有的句子是多个动词连用,写出动作发出者的特殊心理过程;有的是精确的动作描述,重点在欣赏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娴熟功夫;有的是词类活用临时构成了新的语境等,不一而足。试题的发展趋势是拒绝答题套路和答题模板,引导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维,通过课堂教学和练习,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理解和欣赏文本,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四、敘事视角

这项能力涉及分析叙事视角的变化对文本赏析的影响,以及不同文体转换带来的叙事视角的变化等。

1. 教材练习资源叙事视角的变化,如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的叔叔于勒》的课后练习:二、这篇小说是从约瑟夫这样一个少年的视角来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妨试着变换一下叙事视角,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

不同的叙事者讲述同一故事,会带来审美上的全新感受。这个故事也可以从菲利普夫妇、于勒、旁观者等不同的叙事角度来讲述,取舍材料,分析心理,会带来很大的审美差异。

文体转换,如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变色龙》的课后练习:四、如果根据课文内容编演一个小品,由你做导演,你对警官奥楚蔑洛夫、巡警叶尔德林、首饰匠赫留金这三个人物的衣着、表情、语气、动作等,会进行怎样的设计?说说你的想法。

小说主要是供阅读的,小品主要是供观赏的,前者诉诸文字,后者诉诸舞台表演。将课文改为小品,故事内容没变,但人物的衣着、表情、语气、动作要根据小说内容重新设计。解答这道题,学生需要交互使用阅读与写作能力,根据小说的具体描写来设计舞台动作和表情。这种练习训练的是学生主动运用语言的能力。

2. 中考试题分析选择什么视角讲述故事是很有讲究的。中考试卷中的这类试题如下:【例9】这篇小说以“十二岁的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湖南岳阳卷第24题)未成年人视角可以带来叙事的朦胧感,十二岁的“我”还不理解大人之间的情感,人物关系的解释空间更大。这类试题从叙事学的角度给学生理解文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近年来在中考试卷中出现的频率呈上升趋势。

有的试题考查叙事视角变化的效果,例如:【例10】文章中对“树祖”的称谓先用“他”后来用“你”,简要分析原因。(新疆卷第19题)同一篇文本内部的叙事角度发生转换,一般是作者要凸显某种情感。这里由“他”转为“你”,表达了“我”

对“树祖”的尊敬和依赖之情;使用第二人称,有如面对面交流,更显亲切,也表达了“我”对“树祖”的敬仰。

还有一类试题要求学生改换叙事角度,重新组织故事,将阅读与写作勾连起来,更值得玩味。例如:【例11】同学们想把《朝花夕拾》中的其他篇目也搬上舞台,请参考第一幕“剧情”的写法,根据备选篇目内容和剧情要点,撰写一幕“剧情”。(不少于150字)剧情要点:主角的情况配角的情况对这一幕戏的思考备选:A.《阿长与〈山海经〉》B.《五猖会》C.《藤野先生》(浙江丽水卷第12题)这道题建立在学生所熟悉的课文基础上,给出了写作支架,设置了具体情境,明确了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

除了阅读能力,教材助读系统中还有一些其他能力训练点值得梳理。建立起课堂教学与评价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教师将课本练习训练到位,也有助于从试题检测的角度矫正教学的方向,为教学和评价提供一些新的路径。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中考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中考“三数”大扫描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例谈中考化学推断题
就业能力导向下大学生学科知识学习与核心素质培养研究
抓好四个渗透,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由2016年无锡中考17题说起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