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发挥校企合作育人在民办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022-07-02莫修梅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作用

摘要:民办高校该如何通过校企合作,采取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综合型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开展校企合作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校企合作育人;人才培养;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布局调整,国家和社会对企业创新发展要求的提高,社会各行各业对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需求量不斷增加。当前,部分民办高校只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应用技能培养,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无法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一、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民办高校由于其办学历史不长,师资力量及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深厚的学科文化发展底蕴,往往仍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写进人才培养计划当中,但缺乏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质性教学工作和研究,缺乏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能力。

1.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目前,许多转设成功后的民办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力量相对薄弱,存在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职称比例失衡,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低、队伍稳定性不强等系列实际问题。大部分民办高校的教师来自高校本身,拥有较高的学历和丰富的知识,但很多都是从学校走向学校,缺乏实际企业经验,往往授课时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不能有效的结合生产实际开展教学工作。

2.课程体系相对理论化

对于高校而言,课程设计是否合理、课时安排是否得当,都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当前,很多民办高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同时,学校课程结构不合理,跨学科与交叉学科领域知识涉及较少,学生所接受的知识面就会受一定局限,从而将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实践教学环节相对单一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相对于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思维模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办学过程中,民办高校并未建立起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往往由于投入经费不足、实践周期过短、实习内容实践性不强,导致学生无法深入了解,不能做到实践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4.教学评价体系相对落后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实时对教学质量的动态进行监督和评价,建立公正客观的监督与评价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对人才培养调控、导向和激励作用的发挥。当前,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方式主要是校内考试考查为主,考试成绩仍然是衡量学生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国家已经出台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后续跟踪评价,民办学校应紧跟这个区域,建立系统的评价机制。

二、发挥校企合作育人在民办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校企合作育人是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为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民办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育人来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地方和行业培养更多具备实践能力与创造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1.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民办高校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通过订单培养班等校企合作育人方式,与企业商讨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学校在制定和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积极邀请知名企业技术骨干人员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完善,进一步提高技能与岗位之间的匹配性,避免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脱节。

2.坚持以校企融合为基础,促进正确职业观的形成

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存在有业不就、慢就业、缓就业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学生由于其认知水平与能力较低,对职场也较为迷茫,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容易产生消极职业观,严重影响了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质量。通过校企合作育人,企业采取组织参观、双向选择、课程植入、专家授课、岗位实习、提前融入职场等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观念培养。从而使学生在后续的实际工作当中,能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加以灵活运用,做到适应快、下得去、留得住,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职业观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坚持以合作育人为突破,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随着校企合作的逐步发展与完善,高校更多关注教师对企业、地方的咨询服务所作的工作,并将这一方面的成果逐步纳入了教师评估体系中。民办高校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应进行改革,要利用好企业资源,深度开展合作育人,加强双师型队伍培养,鼓励教师走出校园,到企业中去,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如:可以利用学生在企业实习,开展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契机,对学生实行双导师制,构建协同培养、共同参与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4.坚持以资源共享为平台,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国家相继出台相关的政策去推进校企合作育人的深度和广度,调动企业开展合作育人的积极性。企业投入硬件与软件,加强创新创实训室改造,聘请企业专家,创新创业导师做特聘教授,为后续的校企合作育人提供便利的通道。高校和企业是创新的中心地带,将产业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作为学生开展实训的重要场所与平台,达到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培养对于高校和企业来说是双赢的局面。

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需要准确把握市场和企业用人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学生;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撑,需要不断引入新的人才以增强企业的活力。因而,民办高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要充分的整合资源,实行资源共享,加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精诚合作,进一步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共同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哈斯高娃.校企合作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模式与作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9(30).

[2]未培,张震,庄彦.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模式与作用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1).

[3]张一,张士印.浅析校企合作在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中的应用[J].人才资源开发,2017(2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年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GB108)。

作者简介:莫修梅(1982-),女,湖北仙桃人,荆州学院副教授,硕士,从事高校创业与就业指导工作。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作用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