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共建创新工作室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2-07-02李昌庆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校企共建创新能力

摘要:创新工作室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非常重要的开放性实践平台,它在不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环节发挥出了重要的价值。校企共建的创新工作室能充分利用企业行业前沿技术知识,更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其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企业、学校等各方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校企共建,创新工作室,创新能力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各高校更加重视学校创新创业工作,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主线落实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很多高校纷纷成立了创新工作室,特别是针对一些工科院校,成立创新工作室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非常有效的途径。创新工作室一定是要求技术贴合于行业,并能很好利用行业前沿知识,很多高校会选择引进技术,采用校企共建模式构建创新工作室,这更为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成立校企共建创新工作室的重要意义

1.成立校企共建创新工作室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载体。校企共建创新工作室可以将有着共同的研究方向或者创新想法的学生组织到一起,为这些学生提供了更加接近企业的创新环境。在工作室里学生可以以真实的项目开展研究,也可以以某个学科竞赛为引导,在企业工程师或者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开展创新活动。在工作室里创新能力培养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由指导老师或者核心成员授课;二是根据学生兴趣组成技术模块,以老成员带新成员进行培养;三是以项目为导向进行针对性孵化培养。这三种方式一般是贯穿开展,这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成立校企共建创新工作室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成立创新工作室对正在进行的教学运行体系不会形成干扰或负担,却能成为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和学生创新能力有力补充。这种“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作法往往会是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路甚至是首选。

3.成立校企共建创新工作室更好的对接社会要求。“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提出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把握行业人才需求方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大批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校企共建创新工作室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新技术应用研究上具有显著优势,它可成为院校开展多方深度合作的有力契合点,更好地对接社会的要求。

二、校企共建创新工作室的构建与实践

1.明确创新工作室的构建目标。要成立什么样的校企合作工作室,这需要明确其构建目标。往往在构建校企共建工作室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一是符合实际,成立的校企共建创新工作室需要紧密关联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将第二第三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活动紧密相联,同时要考虑院校当前的软硬件条件。目前校内师资、学生水平以及实验设施设备是否可以支撑工作室的运营;二是突出行业应用。要突出以新技术应用的特点,校企共建创新工作室要强调对当前前沿知识的研究与应用,实现“校企政行”融合,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特色行业;三是鼓励学科融合。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交流、合作,推动针对特定问题进行跨学科探索,以综合性的集成项目,能够让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参加;四是强调成果显示度。创建工作室一定需要考虑能产出什么样的成果,这些成果应该说是可衡量的,比如说解决了企业什么问题,创造多少价值,比如说获得多少学科竞赛奖项、专科;比如说拿到什么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这样子创新工作室才更具有生命力。

2.完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共建创新工作室强调院校与企业两方,两方合作模式对创新工作室的成效发挥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校企双方在创新工作室成立初期都非常重视,但运行了一定阶段之后,经常出现其中一方不再管的现象,这需要有着保证双方长期保持重视的长效机制。对于创新工作室,企业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一般都是委托性质,企业交给学校一个项目,由学校老师带领团队单方面开发,可能与企业所需产生一定的差距,企业认为学校的技术不能满足其需求,导致合作难以长久持续。为了把高校科研和企业需求的脱节弥补起来,可考虑通过创新工作室,把校企合作开发项目,由以前的委托开发变成合作开发。工程师、企业管理人员直接到学校里办公,或者把工作室建到企业去,这样子学生可以零距离和企业管理人员及工程师“合署办公”,同时也给学生很好的实习机会。

3.完善创新工作室的管理机制。创新工作室需要有较为完善的章程,对创新工作室的组织架构与职能、会员的权利与职责、运营管理制度做明确的规定。加强日常管理、选聘合适教师团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工作室档案、建立工作室网站、定期组织评估、健全财务制度等。

4.學校要加大对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一是场地支持,小部分创新工作室可以建到现有实验室或者企业去,但大部分的创新工作室是需要学校额外提供场地的;二是导师配备。创新工作室长期发展一定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每个创新工作室至少需要一位指导教师,最好能有一个教师团队与之相对应,但这就涉及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学校应以予解决;三是经费支持。创新工作室有些可以和项目、企业、行业合作,有着专项经费,但很多都是难以自筹建立,特别是前期建设运营是需要经费支持的;四是制度支持。学校应对创新工作室有着一些评价激励制度。评价可以从日常管理、创新训练、人才输出、技术支持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评价。对于评价合格的创新工作室,学校给予工作室场地条件和一定的经费奖励。这些工作室的指导教师在物质方面、项目立项、评优评先、职称晋升上,学生在双创学分认定、创业扶持和综测加分上也进行激励。

5.关注创新成果的保护、包装和转化。创新工作室一般运行到一定阶段之后,如果运行得好,可以生产出不少的成果,在有了成果之后要注意对成果的保护。同时加大成果的包装和转化,才能使得创新工作室更加有意义,提高导师和学生成就感和创作的激情。

参考文献:

[1]邓小鸿.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工作室构建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45-49.

[2]马青丽.创新工作室模式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大学教育,2015(11):39-40.

基金项目:2019年校级青创计划项目: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大学生众创空间运营机制研究——基于寸金学院青智众创分析(编号:CJQC2019016)。

作者简介:李昌庆(1988-),男,广东湛江人,硕士,讲师。38155688-D805-44B4-BCC2-277C5F81ECAE

猜你喜欢

校企共建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研协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的探索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探讨
关于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几点思考
校企共建《动态网站开发》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
产教融合、校企共建企业案例库建设的研究
校企共建职业教师培养基地探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