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信息技术对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助推作用

2022-05-22李杰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5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摘要: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能够充分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丰富自身的感官体验。本文主要从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合作能力方面进行探讨,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促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进而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信息技术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产物,信息技术借助于自身优势能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可以推动该领域的高效发展。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硬件展示平台、利用相应软件和课件的方式为学生清楚地展示相应内容,同时利用网络交流的方式也能够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讨和思考的空间。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动态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能够为学生创造特定的情境,促使学生能够在直观形象的学习中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所以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而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开展过程中灵活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促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数学知识内容,通过优化数学课堂的方式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的本质特点,通过二者相互融合的方式促使学生能够更轻松和主动地接受相应的知识内容。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内容要保障在学生生活实践和生活经历中展开相应知识的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同时需要添加趣味性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能够给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教学内容的设计提供众多便利,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建生活情境,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下开展相应知识内容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具备丰富教学内容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章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汽车运动的视频,其中可以为学生引入“将车轮转变为三角形和椭圆形还能够正常运转吗”这样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的空间,这也能够成为学生加强记忆的重要过程,学生能够通过动画的形式自主观察到只有在圆形的条件下才能够行驶更快,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将学生带入知识内容的学习中,同时利用问题和视频的形式可以促使学生自主认识到元的价值,同时也可以利用深层次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深层次挖掘数学知识以及其他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善于为学生建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同时需要保障教学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知识内容相符,利用设疑和促思的手段丰富教学过程,进而可以达到优化数学课堂的教学目的。

二、利用信息技术全面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充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学生在对知识理解的时候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方式促使学生思维转变,促使学生能够在一个问题中应用多角度思考,进而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相应知识内容,然而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也可以增进师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而可以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互动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和理解的过程,然而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就可以有效地丰富教师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在《认识小数》的学习中,教师为了丰富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应用小组划分的方式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生活用途中的小数,学生就可以各自分配任务,例如有的学生可以发现价格和长度方面的小数,还有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的方式收集更多小数,通过小组汇总的方式便可以丰富教学学资源,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加强对小数的理解。然而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合作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人与人之间交往能力的提升促使学生能够得到多方面发展。

三、利用信息技术促使学生敢于突破重难点内容

数学知识内容中本身存在着较多抽象和难点内容,学生很容易因为缺乏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导致难以解决数学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样的学习弊端,教師应该善于应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应用直观和形象的知识呈现方式促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重难点知识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应用鼓励的方式促使学生敢于尝试不同类型的数学题,通过相应的教学措施不断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可以促使学生阶梯式掌握难点内容。

例如在《长方形的认识》讲解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展现长方形的面、点以及边,促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认识长方形,同时也可以清晰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组成,同时也可以通过平面图展开的方式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够从直观化向抽象化过渡。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能够给教师带来诸多便利,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的深层含义,进而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通过提升学生合作能力和解题能力的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借助信息技术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通过探讨的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大胆阐述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但是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时候应该不断优化教学措施,通过现代化教学措施和学科知识内容相融合的方式保障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使学生可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文斌.信息技术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73):70-72.

[2]韩志根.信息技术在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1(28):161.

[3]刘秀国.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53):75-76.

[4]翟艳荣.浅谈信息技术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6):163-164.

作者简介:李杰(1980 -)男 河北省邯郸市 学历:本科 职称:中小学二级 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单位:河北省邯郸市邱县东方小学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