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2-05-15贾艳锋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互联网+

作者简介:贾艳锋(1993-),男,心理健康教育硕士,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心理中心专职教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与咨询。

摘 要: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心理健康教育在改善大学生情绪状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整个教育行业都面临巨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一背景下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积极创新和改革。目前,移动互联网和无线网络的普及与覆盖,让“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可能。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信息化时代的机遇,积极创新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即“互联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本文认真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互联网+”为心理健康教学带来的机会和挑战,深入分析了线上教育在为心理健康教学带来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及实现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9.082

1 “互联网+”的含义、特征与时代背景

“互联网+”这一概念在2012年11月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首先被提出。经过不断的探讨和交流,各个行业都已经普遍接受并且开启了“互联网+”的应用。教育行业“互联网+”的发展也探索已久。对于“互联网+教育”的含义,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互联网+教育”就是将互联网的优势运用于教育之中,让教育与时俱进,充分融合互联网的特点,优化教育教学工作。其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打破时空限制。不再是固定的时间、地点老师对学生的封闭式授课,教与学的时间与空间都相对自由。第二,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呈现。讲授将不再是主要的教学形式,依托互联网海量的资源优势,各种混合学习模式以及翻转课堂将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第三,学习内容丰富海量且资源可以共享互通,优质课程资源得以传播,改善其紧缺的现状,促进教育的公平。第四,越来越科学的教学评价。依托互联网数据,对学习效果客观解读,更有利于为教和学提供科学的评价参考。

2 应用型本科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现状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当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库等现代科技已经普及。但是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得到了互联网技术和资源的加持,却依旧没有改变以教材和教师讲授为中心,考试依旧是心理健康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互联网的引入并没有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提升学习效率,被动学习的状况依然是普遍现象,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如下的问题。

2.1 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认识

作为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質的综合活动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的认识较为片面,一是觉得这门课并不是专业课,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影响不大。二是但长期以来大家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程度片面化,认为自己的心理很正常,所以学习的意义不大,或者及时有问题上课也无法解决。这导致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如专业课程高。

2.2 师资力量和教师专业素养的缺乏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师资团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缺乏师资,教师的专业提升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比较缺乏,很多时候请辅导员老师或者外聘教师兼职上心理课,这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课程教学的实施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式单一

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采用教师为主导的多媒体教学,教材也较为通俗易懂,且基础性和实用性较强,但这也同时说明了素质训练和活动拓展的形式不足。由于心理健康课一般为混合式教学,班级人数较多,都超过了百人,不便于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活动,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局限,缺乏了心理健康课程本来应有的体验性和实践性。

3 “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中的挑战以及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性

3.1 “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中的挑战

3.1.1 多元化的网络获取渠道对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可控性的影响

网络给了我们丰富的渠道去获取海量的资源,但是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学生在实际的网络学习中是否能够真正的自主学习、自律学习,在没有监督的状态下是都能够全面的完整的完成学习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并且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充满了诱惑与伪装,一着不慎,陷入不良信息的漩涡中,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而且单纯的网络教学减弱了线下教学的主体地位,对于教学的质量把控是一个问题。

3.1.2 目前教师互联网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挑战

大部分心理健康教师都适应了线下教学的工作环境、形式和氛围,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交互式教学的发展,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教学角色、教学地位的转化和对教育信息技术的掌握以及新型课堂的把控都是较为不确定的因素。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更好地应用互联网教学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考验。

3.1.3 互联网的隐患与网络教育的弊端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虽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平台,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这其中充斥的隐患。学生沉迷游戏荒废学业的例子也很多,这也是自主学习的隐患。另一方面,网络资源良莠不齐,需要提高学生鉴别和取舍的能力。

3.2 “互联网+”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性

作为信息时代发展的优秀产物,“互联网+教育”有着传统教育无法相比的优势和便利,因此它备受广大师生喜爱,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要求和必然选择。

3.2.1 “互联网+”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手段

现阶段“互联网+”教育催生了慕课、移动云教育等多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这对心理健康教学手段和形势的发展是一种极大的促进。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将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通过互联网教学设备直观的呈现到学生的面前,让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更加鲜活和富有生命力。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使得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有趣化和简洁化,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对课堂的氛围和心理健康课的学习效果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3.2.2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交互性和学生的积极性“互联网+”

真正有效的学习一定是一个互动互通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的真正提升与师生和生生的交互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健康课是否能打造成为一个交互的系统,使得教学的主体和客体之间产生有意义的互动与交流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性因素。“互联网+”的心理健康课堂不再是大学生被动的听课,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与老师、同学进行即时的对话、交流以及课题讨论、观点分享的集体学习。交互性的心理健康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可以让大家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火花和学习的热情。产生高昂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同时也是对学生之间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积极性的促进。

4 “互联网+”教育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变革途径

4.1 积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资源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支持

互联网上丰富且海量的心理健康教学案例与资源是心理教育源源不断的活水,各地的新闻时事以及热点的心理现象和事件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鲜活的事例和不竭的动力。互联网的时效性也蕴含着其内容无限的新颖性、多元性,可以极大地吸引大学生的眼球。当然便捷的交流和即时的沟通以及海量的资源共享都为心理健康教学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4.2 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形成“线下”和“在线”融合互补的混合式心理健康教学

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延展了教学的空间维度,学生可以依旧自身的特点和学习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开展自主学习,让心理健康教学真正走向学习者为中心。当然,单纯的线上教学也有较大的缺陷,比如缺乏了对学生学习的监督,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得不到有效的把控。在保留线下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推动心理健康教学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机整合的方向发展是优先的选择,这样既不丢失教师在实际课堂上的引导、启发和监督功能,又充分吸引學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让心理健康教学效果最大化。

4.3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构建在线教育专业团队

首先,作为心理健康老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提升业务水平和对信息化技术的驾驭能力。其次,学校应该更多的完成教学硬件的建设,优化教师使用体验。最后,构建在线教学学习的共同体。营造教师、学生和教务之间的无障碍的沟通交流环境。充分发挥教学共同体的优势,利用互联网共享和即时交流的优势,分享资源、探讨问题、解决疑惑、交流经验、完善教学激励和评价体系,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5 结语

“互联网+”时代背景的到来为教育装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它开启了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要优化观念,充分结合互联网的优势资源,让这一课程产生更大的教育意义。“互联网+”融入应用型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是互联网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再造与完美融合。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只要引入互联网技术就能解决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问题是片面的,互联网的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拓宽了平台。这是时代发展的机遇,我们应该用好这个工具和形式,但是“互联网+”同时又充满挑战,需要我们谨慎地去思考和面对。将互联网优质资源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创新心理健康教学工作的思路与模式,推动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平衡好互联网技术与线下教学的关系,更好地发展和实践“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师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冯永龙.“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20,3,(01):74-76.

[2]罗德均.“互联网+”背景下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33(2):139-141.

[3]李军靠,王聪.“互联网+教育”下研究生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高教学刊,2020,3(06):44-46.

[4]郅利聪.互联网+教育时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变革与支持分析[J].心理月刊,2018,3(09):25-26.

[5]吴美娟.“互联网+”时代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教改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3(32):108-109.

[6]孙艳芬,张江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素质教育为核心的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3(08):138-140.

[7]范施懿.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高校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发展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30(01):80-82.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互联网+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