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研究

2022-05-15杨元芳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农村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中心2020年度课题“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和实践机制研究”(JY2020B0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元芳,四川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农民作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主体,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着践行效果,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和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新形势下,眉山市农民群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存在着农村基层组织宣传教育主动性不强、农民群体识记度和理解能力不高和践行动力不足等诸多现实困境。鉴于此,提出三点建议:立足“三苏”特色,凸显三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度;创新传播载体,增强农民群体对基本内容的识记和理解;抓好榜样示范,提升农民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关键词: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9.006

自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以来,在全国各行各业掀起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在社会转型期农民的精神生活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何帮助农民群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者和自觉实践者,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有效主体,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对农民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结合其特殊性,把握关键点,找准方法路径,才能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1 农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蕴

1.1 有利于改变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助推现代化强国梦的实现

我国农村发展相对落后,文化环境相对复杂,农村人口众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阵地,对农民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从知识层面认同二十四字的基本内容,而且要提升对其精神实质的认同感,自觉地将价值观转化为行为准则,这样有助于改善农村乡风,引导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逐渐缩小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同时能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1.2 有利于推进农村的民主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稳定的发展大环境

农民群众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他们法律意识淡薄,权利义务意识缺乏,甚至权利受到侵害也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平等思想格格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增强农民群体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农民的民主法治观念,充分认识自己的主体地位,积极关心和参与到农村发展的各项事务中。同时,农民民主法治意识的提升,还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自觉化解生活中一些纠纷和矛盾,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农村地区安定有序发展,为乡村振兴创造一个稳定的大环境。

1.3 有利于提升农民文化素养,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落实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农民的素养不仅影响农村基层建设的效果,而且还会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农村的发展建设需要农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加强农民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改变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进一步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落实。

2 眉山市农民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困境

2.1 农村基层组织重视不够,宣传教育主动性不强

目前,一些乡镇领导和村干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他们过分追求传统政绩观,没有走出“唯经济论”的思想误区。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短期内无法体现为政绩,所以,某些基层领导就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同时,基层乡镇、村委对农民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措施,加之一些村镇组织活动经费不足,教育阵地缺乏,教育硬件配套落后,教育效果受到影响,农民群体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欠佳。

2.2 农民群体受教育程度较低,识记度和理解能力不高

农民作为农村社会化主义核心价值觀践行的主体,其素质会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发挥。当前,农民群体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个字基本内容的识记度和理解能力不高、践行效果不好。由于家庭美德缺失,家庭关系不和睦现象普遍存在、家庭暴力偶有发生,不文明风俗屡见不鲜;由于社会公德淡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公共设施常被破坏;由于价值取向失衡,不良社会思潮对农民的侵蚀严重,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淳朴乡村风气被污染,物质化倾向严重,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健康发展。

2.3 社会负面文化的侵蚀,农民群体践行动力不足

在农村,封建迷信和外来腐朽文化等还依然存在,这些负面文化有违客观规律,扭曲了农民群众的价值观念,阻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封建文化在农村地区还普遍存在,很多农民相信神明、阴阳先生、风水、算卦等,这些迷信活动污染社会风气,腐蚀农民的心灵,给农民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践行带来诸多困难。还有国外传来的不良思想文化冲击着农民的价值观念,致使一些农民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忽视集体的发展目标,缺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

3 提升眉山市农民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策略

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日常生活和劳动实践中被感知、理解和养成,逐渐成为农民日用而不觉的行为习惯,才能真正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效果。

3.1 立足“三苏”特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巧妙融入“三苏”文化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动因,提升农民群体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可以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下功夫。

眉山市是苏轼故乡,也是东坡文化的发祥地。东坡文化丰富了眉山城市文化,并促进了眉山城市文化的建设,形成了城市文化品牌,东坡文化同样可以融入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三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的特色和亮点。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因地制宜,大力培植东坡文化教育“土壤”,比如农村的宣传栏设计和建造都应该融入东坡文化内涵,农村基层文化景点可以围绕东坡诗词或东坡所爱景物立意造景,建设亭台轩榭特色人文景观,张贴苏轼像、苏辙像、苏洵像,有条件的农村基层组织甚至可以专门设立一些碑林专门用来刊刻苏东坡精选诗词、东坡名言,打造别具一格的“三苏”文化名片。眉山人对“三苏”有着深厚的情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巧妙的融入“三苏”文化中去,让东坡文化洒满农村大地,让东坡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注入一物一景、一草一木,有利于农民群众在所闻所见所感中提高认同感和践行度。

3.2 创新传播载体,增强农民群体对基本内容的识记和理解

运到多样的传播载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和普及,是提升农民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的有效思路。“培育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利用好媒体,要打好阵地战,掌握话语权,传播正能量。”首先,传统媒体要高频推广传播。地方党政机关主办的报刊、电视台等大众媒体,应该在黄金版面显著位置和黄金时段高频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时间和空间的覆盖力度。其次,公共空间宣传平台要用好用足。鼓励农民群众参与创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主题作品,尤其是接地气的作品能起到更好地传播效果,更容易被农民群众接收和理解,这类作品要在农村日常公共空间大力宣传推广。再次,网络媒体平台要创新宣传方式。“在主要网络平台设置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漫、游戏、视频等,并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的即时传播优势,实现线上线下联合互动,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人物真实化、价值行为生活化,以更潮的形式吸引农民的学习兴趣,以更真实地情感打动农民的心灵。

3.3 抓好榜样示范,提升农民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抓好榜样示范,启发农民群众学习效仿,以此可以改变社会风气。要提高农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首先,要从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抓起。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对身边群众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直接影响着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因此,农村基层党员发展和干部选拔要严把“质量关”,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训工作,提升认知、认同和践行实效,打造一支道德高尚、向心力和凝聚力强、办事公道的干部队伍。既能做好党的宣传工作,又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其次,要抓好农村其他典型人物的“关键少数”。要宣传推广农民身边实实在在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榜样人物,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挖掘典型人物的闪光灯,讓农民群众感受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迹就在身边,可见可听,可信可行,从而提升农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4 结论

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价值观念的养成是一个需要不懈努力、长期积累的过程。要提升农民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社会机制,通过各方的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与乡村治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必须经常抓、一以贯之地抓。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2月24日)[M]//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09.

[2]肖群忠.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N].中国教育报,2014-04-25.

[3]郭炜.我国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简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4).

[4]高斐.乡村文化振兴中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塑——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社会主义教育经验为借鉴[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10).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