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势律动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实践

2022-05-05谢英杰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低年级声势律动小学音乐

【摘 要】面对新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新教学方式、手段的不断探索、创新。音乐教学在小学素质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声势律动教学可以实现对小学中低年级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有效培养,使其更深入地体会音乐魅力,充分体现小学教育的价值。基于此,文章对声势律动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学的实践进行了有效探讨,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声势律动;小学音乐;中低年级;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12-0172-02

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可以大幅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1]。由此学生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理论进行音乐实践,进而不断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形成创新音乐思维,提高音乐节奏感与反应能力。

一、声势律动教学相关概述

声势律动教学即借助肢体表现音乐,产生节奏感进而促进学生不断掌握音乐知识,提高其乐感与身体协调性,使其形成音乐思维。声势是指人们借助不同动作、姿势发出声音的具体形式,如跺脚、拍手等,能够有效表达人们强烈的情感[2]。将这种方式应用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发展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声势律动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节奏感与协调能力,进而提高其音乐素养。音乐声势律动教学过程中,律动需以音乐为基础,借助肢体动作对音乐元素进行展示,进而突出音乐的特点[3]。

二、声势律动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实践的重要性

(一)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节奏感

声势律动的教学特点是借助动作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小学生在生活中借助身体语言表达音乐节奏较为常见。律动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身体乐器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乐感与节奏感,以获得在音乐学习上的进步。活泼好动是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行为特点,对此教师应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有效应用声势律动来提高其音乐学习效果,为其今后音乐学习与取得更大进步奠定基础。

(二)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创造力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并未完善,运用声势律动能够有效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创造能力。声势律动教学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学生能够不自觉地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动作表达,能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发展与培养其创造思维。创造力与想象力都是音乐学习必不可少的能力,借助声势律动,教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创造力,使其深入了解音乐节奏,进而能够跟随节奏变换拍子。音乐艺术发展需要创造力,而声势律动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和提升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创造力与音乐思维,提高其音乐认知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缺乏学习经验,知识掌握能力相对较低。这需要教师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实现身心全面发展。对此,教师需积极转变和创新教学方式,借助声势律动等教学活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同步发展。音乐是人的精神食粮,声势律动教学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生活、感受音乐的美好,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声势律动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对策

(一)充分激發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具备较强的模仿能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能够对新鲜事物保持较长时间的兴趣。对此,教师应借助声势律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一首歌曲时,教师可先播放节奏欢快的音乐,尤其是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音乐,能够使学生更好、更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乐感。接着通过引导、带领学生练习拍手、跺脚等动作来使其参与到课堂当中。还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合作热情,进而使其感受歌曲的魅力。如在《小雨沙沙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其采用拍手的方式表达歌曲节奏,进而用乐器伴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达到提高其乐感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学习和感受音乐节拍

节拍在音乐教学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而声势律动教学能够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音乐节拍,把乐理具象化,使得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有趣。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切忌强加音乐理论,而应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在教学中合理融入动、唱、听动作,为学生提供想象空间,更好地感受音乐节拍。要想使学生正确认识音乐,感知音乐,需提高学生对音节音符的判断与应用能力。如在《拍手唱歌笑呵呵》的教学中,可先播放一遍使学生初步感知歌曲节拍,进而融入拍手、跺脚、摆动身体等节奏动作,更好地使学生体会歌曲情感,强化学生乐感。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动作应简单易操作,以适应小学中低年级学生感知能力不强的特点,便于学生理解并充分体会歌曲节奏。

(三)融入音乐情感体验

音乐情感是引起学生音乐共鸣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动作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在学习《粉刷匠》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融入摆手、点头、摇头等符合歌曲内容的动作,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蕴含的情感进行表达的欲望,进而有效提高其音乐感知能力。但是动作难度不宜过大,否则易导致协调能力较弱的学生无法做出相应动作,进而不能深入体会音乐的情感。教师应结合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特点,设计符合其特征的声势律动教学计划。

(四)营造音乐意境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对于学习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此,教师应积极营造和谐良好的音乐意境,融合作品意境与学生学习心境,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和谐、适宜的音乐氛围能够使学生清晰感知音乐的主题,提高其赏析水平。如在学习《健康歌》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按照歌曲内容同步做扭脖子、扭屁股、抖手、深呼吸、跳舞等动作,更直观地感受音乐魅力。再如在学习《阿西里西》一曲时,教师可讲解歌曲文化背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内涵,感受到民族文化魅力,并且加入一些彝族特色动作,使学生感受到彝族风情,进而提高对歌曲的认知。

(五)灵活应用声势伴奏

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但能够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而且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力有着重要作用。音乐类型多样,各有千秋,声势律动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使课堂学习形式多样化,有助于学生合作学习,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声势伴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丰富多彩。

(六)提高音乐感染力

声势律动能够利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出人们对听觉的感受。而每首音乐作品均需要在特定情境下完成,通过声势律动能够有效呈现出作品中的情节,提高作品的感染力。如在《野蜂飞舞》的教学中,因为该首乐曲是西方经典的钢琴曲,其主要是通过乐曲的速度、力度以及强度来让人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认真感受强烈的音符,并组织学生做相应的肢体动作,以达到提高乐曲感染力的目的,同时能够使学生真切感悟到作品中的活力以及音乐创作家高超的技巧[2]。

总之,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开展声势律动教学不但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这要求音乐教师结合小学中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教学要求来合理运用声势律动教学方式,以切实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促使学生音乐素养有效提高[3]。

【参考文献】

[1]甘明花.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0(12).

[2]朱红霞.声势律动在小学低年级的实践[J].教育(周刊),2019(36).

[3]童旻.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9(39).

【作者简介】

谢英杰(1981~),女,湖南人,本科。研究方向: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与探究。

猜你喜欢

中低年级声势律动小学音乐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微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的运用探讨
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浅析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初级阶段课堂教学法初探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