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深化典礼育人价值引领实效路径探析

2022-04-27刘震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价值引领高等教育

刘震

摘 要:高校开展的各项典礼活动因其覆盖面宽、时效性强、关注度高,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履行价值引领职能的重要载体和渠道。同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要求高校着力建强育人平台、深化典礼育人实效。系统梳理北京科技大学近年来实践探索取得的有效经验,从丰富精神内涵、深化主题导向、创新典礼形式三方面探析有效路径,着力破解潜在的程序化、形式化、同质化问题,推动典礼育人进一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切实增强实效性和感染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典礼育人;价值引领

典礼有相对固定的程序和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是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式[1]。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三全育人”视阈下,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生表彰大会、学生骨干聘任大会、奖学金颁奖仪式、学术文化节等典礼活动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良好育人平台。挖掘典礼的育人富矿、彰显典礼的时代价值、发挥典礼的育人功能,需要厘清典礼育人的时代价值和深刻内涵,不断解决典礼育人存在的问题,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进一步提升。

高校典礼育人的时代价值

1.从价值引领维度看,典礼育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搞得很活跃……这些讲话是办学方向和育人导向的重要体现,应该鲜明体现党的教育方针,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高校加强和改进典礼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就社会层面而言,盛大庄严、气势恢宏的建党一百周年庆典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为全体大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同时也在理论高度、思想深度、育人广度上为全国高校深化典礼育人价值引领职能提供了学习借鉴和改进方向。这就要求高校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提升政治站位,坚持正确方向,着眼加快推进思想政治高质量工作体系建设,将党的教育方针贯穿典礼育人全过程,进一步凸显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

2.从以文化人维度看,典礼育人是涵育浓厚校园氛围、强化启智润心、铸魂育人的重要路径。典礼实质上是一种仪式文化,通常由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组成,涵盖典礼行为、典礼情景和典礼意义,是特定思想、行动和文化的集合体[3]。高校开展的各项典礼普遍具有议程完备、场面宏大、气氛庄重、受众广泛、感染力强等共性,同时又各具特色。例如:在典礼中突出主题、合唱校歌、感恩致谢、颁授证书等,体现了文化传承、精神传承,共同构筑成为大学的靓丽名片、特色印记,具有引发共鸣、引领思想、凝聚人心的积极作用,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同时,典礼作为“大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4]的重要指示精神,这就要求高校要通过精心设计主题、科学规划环节、强化推广展示,涵育校园文化、营造浓厚氛围、壮大宣传声势,切实将典礼活动打造成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有效途径。

高校典礼育人的潜在问题

1.站位缺乏高度,典礼程序化导致育人政治性不足。典礼的流程紧密、仪式庄重要求典礼具有相对固定的程序和环节,但过分拘泥形式、墨守规则又会降低典礼的政治高度和育人实效。以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的讲话环节为例,高质量的讲话往往能产生影响、引发热议,但梳理国内高校众多的典礼讲话发现,讲社会热点多、理想信念少,讲个性校情多、政策理论少,讲国际前沿多、中国特色少,典礼讲话若不能紧密贴合国家大政、契合教育方针,只是泛泛而谈学生相关事,就会形成典礼想当然的固有印象和程序化的举办模式。高校举办典礼活动要紧密结合时代背景,紧紧围绕时代价值,善于从政治的角度和高度强化对典礼育人的把握,严防大学的典礼变成机械化的模仿,进而限制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2.内容缺乏实质,典礼形式化导致育人导向性不足。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典礼举办本身就是高校育人政策的充分体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引导具有鲜明的导向性。例如:典礼中的表彰环节和单独举办的表彰大会,起到选树典型、推广展示、号召学习的重要作用。但同时,典礼举办受制于固有的教学周期和工作安排,其举办时间、流程结构和教育主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尤其是环节设计上简单直接,教育引导上面面俱到,育人内涵上浅显宽泛,没有对学生关切的现实问题做出直接回应,不能切实引发学生共鸣,缺少与学生联结的具体人和事,难以真正触达学生心灵。

3.形式缺乏新意,典礼同质化导致育人吸引力不足。高校典礼文化所具有的精神价值,实质是对大学精神的传扬、确证和创新[5]。高校开展的各项典礼活动本应当是体现鲜明特色、彰显别出心裁的亮点活动,但从现实来看,因其举办时间和形式相对固定,内容逐年趋同,典礼形式和话语体系与学生话语体系脱节,缺乏对于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把握。此外,一些高校典礼筹办者出于对典礼环节顺利圆满呈现的考虑,舍弃了对于参与师生感受的回应,让师生缺乏参与感,甚至产生反感。典礼缺少有感染力与亲和力的创新形式,使观看者感到乏味,缺少吸引力,进而导致典礼所传递的育人价值有所缺失。

高校典礼育人的建设进路

近年来,北京科技大学紧紧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将典礼工作融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将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始终,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加快推进构建典礼育人工作体系,推动融入学校思政工作格局,有效促进学生在学业发展和学术科研上取得佳绩的同时,不断扩展典礼育人的典型元素,形成崇德向上、文明和谐的良好风尚和良性循环,具有很强的借鉴参考意义。

1.建设理想信念高地,丰富典礼精神内涵。高校典礼育人价值的发挥应该着眼国家、社会和时代,紧密围绕时代主题,把握国家大事要事,顺势而为、因势而新,用崇高的精神内涵和丰富的时代意义为典礼赋能。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建党百年重大历史时刻为例,北京科技大学精心打造开学典礼“第一课”,紧紧围绕深化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信念跟党走,提升学生家国情怀和奉献祖国的使命感。一是突出浸润引领力,以奋进的青春能量告白祖国。成立“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宣讲团,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在服务保障国庆70周年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和各类学生表彰活动中讲述“我与祖国共成长”的励志奋进故事,分享成长体会,用真情讴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的发展巨变和伟大成就,表达对祖国的深厚挚爱之情。二是突出参与行动力,以热血的青春行动告白祖国。在2019年社会实践活动中,组织开展科技服务与挂职锻炼出征仪式和专项培训,动员在校学生组建实践团奔赴祖国各地,探访革命老区、关爱留守儿童、采访祖国同龄人、传承先进文化,彰显青年责任和担当。三是突出生动创新力,以饱满的青春热情告白祖国。积极拓展宣传教育渠道,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拍摄制作校歌MV、爱国视频《强国一代有我在》《北科情,强国志》、国庆纪录片《阅兵训练全记录》、毕业纪念短片等,将日常的主题宣传工作延伸到典礼仪式中,全体学生同唱校歌、共忆往事,引燃学生热情,抒发浓浓的爱国爱校情感。

2.建设思政育人阵地,完善典礼价值链条。北京科技大学开展典礼工作注重“私人定制”式的精细化设计,从主题到流程,不断更新观念、探索完善,持续优化内容供给,将典礼从“仪式化”提升到“情景化”,充分契合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一是突出感恩,彰显教育理念。将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分别纳入新生教育和毕业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育理念和活动设计上凸显感恩主题,开学典礼上设计入校仪式、答謝中学师长、学生代表致谢,在毕业典礼上为“我心中最优秀的老师”献花致敬,采访辛勤付出的家长、教师和服务人员,用真情和泪水激发起新生和毕业生强大的感恩情愫,引起学生们情感共鸣。二是突出励志,彰显价值追求。整合多部门育人资源,在各类典礼和表彰仪式中倾力打造高规格的励志宣传教育平台。在典礼仪式上为各类优秀学生颁奖表彰,分享他们“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优秀事迹,营造敢为人先、积极奋进的活动氛围,激发起学生“志存高远、踏实求学、报效国家”的理想信念。三是突出温暖,彰显育人情怀。以典礼活动筹备和前后相关工作为载体,开展暖心式“典礼+”服务,延伸典礼育人价值。例如:在毕业典礼之际为毕业生安排集体合影,帮助学生留下大学里最美好的回忆;为毕业生租赁学位服、精心制作纪念手卷和纪念尺;在学位授予仪式上为每名毕业生拍照留念“最后一刻”,以温暖的举措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让典礼育人工作的育人成效能够转化为学生爱校荣校的自觉行动。

3.建设形式创新园地,深化典礼育人功效。典礼育人价值的发挥必须摆脱传统的批量化“生产线”,不断丰富载体、创新形式、活化典礼,激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生动力。北京科技大学着力在全校范围形成良好风尚,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落实落细落小。一是丰富输出方式,打造思政大课,让典礼震撼发声。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生表彰大会等为代表性的典礼仪式及表彰活动是“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一个生动载体,通过让新生谈初识、毕业生谈感恩、师长谈教学、校友谈求学、校长谈问道,将理想信念、励志感恩、责任担当和校园文化底色有机融入,打造成为学校铸魂育人的生动思政大课,做到以典化人、以礼育人。二是转换参与主体,打造沉浸式典礼,让学生同频共振。高校典礼应让学生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和受益者,让学生能够在典礼中找到与自己的联结,架起情感和力量传递的通道。例如:针对开学典礼的新生发言环节,举办“我要上典礼”特色活动,组织发言代表海选和新生感想征集,让学生在层层选拔中增强参与感,让学生在最终的发言内容中听到自己的切身感受,有效引发学生情感认同。三是拓宽表现形式,打造多元化典礼,让价值有效传递。高校典礼的主题和流程设计应紧跟时代潮流,以生动、欢愉的形式诠释主旋律,将典礼的各个环节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串联,用优美的词句娓娓道来,有机融入朗诵、合唱、学术演讲、视频短片等节目式语言,让学生在参与、聆听和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典礼焕发出的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晓宇.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典礼的价值意蕴及实践新塑[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2):78-81.

[2]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3] 代玉启.论高校典礼育人的意蕴、现代境遇与价值彰显[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8,4(2):57-63.

[4]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N].人民日报,2021-03-07(1).

[5] 代玉启.论高校典礼文化的精神价值与育人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18,39(7):72-76.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责任编辑:翟 迪]

猜你喜欢

价值引领高等教育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价值引导与美德塑造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负面案例的运用
“舌尖上”的思想品德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