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视角下大学生网络语言表达探究

2022-04-22曲艺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网络语言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摘要:大学生网络语言表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00后”大学生热衷于运用网络语言进行日常沟通和交流,进而兴起了网络语言文化的热潮。大学生所使用的网络语言,形式各异,还能创造一些新的网络词汇。出现这种现象,其背后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其发展的推动力,网络环境、自媒体平台的发展,作为网络语言传播的媒介,也是重要的原因。同时,网络语言的使用也会有一些消极的影响,预防和应对大学生网络语言表达的负面影响,探索教育教学对策,积极构建和完善高校思政话语表达体系。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语言

当前高校主要是“00后”大学生,他们所使用的网络语言,已经成为日常交流的主要方式。大学生网络语言表达为什么能够逐渐流行,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思考具有创新意义的教育方法。大学生所接触的网络语言还是比较丰富的,有多种类型。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喜欢运用简洁、快速的方式传递信息,所以出现缩写的网络语言,就受到学生的追捧,有字母缩写,还有数字缩写,去表达特定的含义。除此之外,还出现了具有指代意义的网络语言,有些网络词汇还是专门创造出来的。网络语言表达属于语言学的范畴,同时也反映出当代文化现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00后”大学生,由于成长的背景有所差异,所以他们的思维和表达也有所不同。网络语言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迎合了大学生的需求,进而对学生有所影响。

一、大学生网络语言表达的生成动因

网络语言层出不穷,变幻多样,形式各异。这其实也彰显当代大学生共同交流的群体性特点。需要对网络语言进行了解和熟悉,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学生网络语言表达的生成机理和内在逻辑。基本上来看,网络语言表达是由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网络社区和自媒体平台的发展,与这些因素有紧密的联系。

(一)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是网络语言表达的内在动力

由于所处时代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当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也在与日俱增。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使用。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喜欢展现其个性,通过一些新颖的语言来实现,网络语言就是其中一种方式。在网络语言流行的今天,已经成为网络文化的重要部分。当代大学生乐于创新,能够创造出符合自身的网络语言,在网络世界中,他们会创造很多具有时代特点、别出心裁的网络词汇,在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网络空间中,进行沟通和交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与之前的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区别,通过便捷的网络,能够获取想要了解的东西,所以他们更加看重的是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专属网络语言。

(二)网络社区助推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的传播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产生了变化。因为“00后”的大学生,主要是伴随互联网发展成长的一代,所以网络交友需求也比较强烈,喜欢在网络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交友,进而形成社区和圈群。这些网络社区有很多种类,比如影视、动漫、游戏等兴趣部落,大学生一般都会加入相应的圈子。当前,大学生网络交流按照不同的圈群,都各有其特色,有自己的网络语言表达。大学生使用的网络语言,有的来自于网络游戏,有的源于娱乐,还有的来源于动漫。其中,也出现了一些暗语和热梗。随着使用者的扩大,各类网络语言在互联网进行传播,最终成为社会流行用语。

(三)网络平台成为大学生网络语言表达的重要媒介

当然,网络语言的传播也是需要渠道的,主要是通过各种软件和平台的技术支持,作为网络语言传播的主渠道。互联网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交流的主要媒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对人们的影响比较深刻,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发展,会对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重塑。网络时代,各种媒介技术更新速度特别快,新型的互联网媒介便作为网络语言传播的引擎,很多网络热词都是通过平台进行扩散开来的。B站、抖音已经成为大学生经常浏览的平台,语言信息量也比较多。在网络语言交流比较频繁的时候,各类的新词也会被创造、使用及传播。

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对策探究

新时代大学生所使用的网络语言,逐渐普及到社会层面,这其实对高校文化及思政教育,产生了影响。对于“0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高校思政工作和思政教学要给予重视,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方法,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发展。

(一)对大学生网络语言表达负面影响进行积极指导

网络语言作为大学生群体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在使用的时候,也会存在负面的影响,会带来一定的隐患。譬如,一些比较低俗的网络词汇正在影响着大学生的理性认知。由于大学生还处于正确三观的形成时期,对于一些低俗化的网络语言,出于各种原因,可能会进行使用。如果负面的网络语言不断扩散,也会从网络延伸到现实。在不良的网络语言包围之下,大学生可能会丧失正确的判断。部分网络语言表达的是消极颓废的思想,有的还带有叛逆色彩,无疑對大学生的思想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可贵的优良品质,有可能也会被消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很容易受到网络的影响,如果消极负面的网络语言表达不断扩散,就会消解大学生积极乐观的价值追求。倘若大学生频繁使用网络语言,就会弱化现实中的正确语言表达。因为一些网络语言,不符合正确的语言语法,语序颠倒且使用随意,这些都是存在的问题。倘若此类网络语言成为学生主要的表达方式,就会对正统的语言表达产生冲击,缺少规范性和严谨性,也会对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大学生的表达和交往,也许在网络空间滔滔不绝,特别活跃,但是现实却是相对安静的状态。

(二)加强培育当代大学生正确三观

网络语言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和心理,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价值观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重要的理论支撑。通过正确思想和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在使用网络语言的时候,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健康地成长。学生对于新出现的网络语言,应该如何正确运用。应当引导学生,对网络语言有理性的认识。网络的热词,包括学生所创造出来的网络词汇,之所以能够传播开来,并广泛使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也并不否认网络语言的存在和作用。按照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事物是流变的,语言也不例外。语言在互联网出现之后,便形成了网络语言,并且网络语言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的。能够发现,每年都有网络高频热词,到了下一年,可能就会被新的网络词汇所取代。所以,把其看成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就不会对其排斥,而是在网络用语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正确指引和教育。当代大学生思维特别活跃,喜欢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很多新的网络语言表达,能够满足他们的审美和需求。在肯定大学生网络语言运用的同时,也要重视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有些网络语言不符合汉语规则,而且还有错别字的现象,特别是不健康的网络语言,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健康,都产生了消极影响。同时,对学生要进行有关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我们所处的是法治社会,所以学生要提升法律的意识。网络语言的表达不是随意的,也是具有法律界限的。无论何种情况,都不能损害国家的利益,要重视网络环境的建设,倡导风清气正的网络氛围,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使用带有正能量的积极网络用语,对消极负面的网络语言进行抵制,营造文明健康的互联网语言环境。学生在使用网络语言的时候,避免网络词汇的滥用。网络语言良莠不齐,所以要对其进行甄别,在使用之前有正确的判断和分析,然后进行正确使用。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新潮,而刻意去使用,应当规范使用网络语言。积极引导学生融入网络语言的创造之中,不盲目跟风,关注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创造出积极的网络语言。

(三)构建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语言体系

大学生网络语言表达,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有一定的影响。思政课教学的话语体系与大学生使用的网络语言还是有区别的,如果思政课能够运用一些带有积极色彩的网络语言进行授课,也会提升思政课的亲切感。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适应学生语言表达的新特点,因材施教,适当使用学生喜欢的网络语言进行表达,重视高校思政话语体系的构建,不断创新,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思政教学过程中,讲授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思想,也要注意到学生个体的特点,汲取流行网络语言的有益部分,更新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用形象生动的事例把理论讲清楚,用富有时代气息的语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此同时,重视学生个体化差异,思政教育的时候,避免单一教育方式,制定符合大学生需要的教育模式。在话语表达方面,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因为网络媒介多以互动形式出现的,大学生能够在网络平台进行自由发言和评论,所以学生更倾向于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思政教育不是单向灌输,而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营造和谐的交流氛围。思政课教学的语言表达,除了贴近学生,还要通过学生网络语言的使用,了解学生的喜好,寻找学生的兴趣点,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表达,对学生困惑的问题进行解答,让高校思政课真正融入大学生群体之中,润物细无声,把灌输说教转变为接地气的思政内容。

三、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语言在大学生群体的普及,会对日常的话语表达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语言表达方式更为灵活多样,具有时尚的特点,扩充了语言表达的方式和内容,同时也反映出学生的喜好和倾向。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中,话语体系和话语表达面临一些挑战。对此,应当调整方式和方法,转变教育理念,形成互动式的教育引导,丰富和创新高校思政工作的语言表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前提,体现语言运用的时代性,话语体系要具有生活化的色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提升網络素养,还要对语言表达进行研究,加强话语表达的创新能力,与时俱进。分析网络语言形成的内在机理和驱动力,结合传统思政话语体系,探索网络语言发展的规律,调整高校思政教育的思路和方法,打造良好的绿色教育生态。

参考文献:

[1]李冬萍.基于新时代大学生网络语言特点的高校思政教育策略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33).

[2]毕彦华,李改婷.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网络用语研究[J].现代交际,2020(16).

[3]张振,赵鑫东.网络语言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0(08).

作者简介:曲艺(1986—),女,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博士,北部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

基金:2020年广西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互联网场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网络语言表达心理机制及引导对策研究(2020LSZ057)。

猜你喜欢

网络语言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符号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