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抑郁症患者实施共情护理服务后患者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效果

2022-03-29班婷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8期
关键词:共情护理人员情绪

班婷婷

(营口市第四人民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5)

随着社会、生活、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临床中抑郁症的发生率不断提升。该疾病属于心理障碍疾病之一,该疾病的发病因素较烦琐,主要由多种原因共同所致,可能和悲观性想法与人格、情感缺失、环境压抑、生活巨大变故等密切相关[1-2]。发病后的临床表现为存在自杀倾向、精神状态较差、嗜睡、主诉悲观、体质量明显减轻、情绪持续低落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3-4]。这就需要及早予以患者药物治疗,此外还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治疗的同时又满足患者多种心理需求[5-6]。因此本次选择本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6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共情护理服务应用于抑郁症患者对其情绪及生活功能的影响展开了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对象全部选自本院2017年 10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6例抑郁症患者,按照入院先后时间分成两组,即试验组(n=38)和对照组(n=38)。入组标准[7-8]:患者年龄在18~70岁,以上患者全部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中抑郁症发作诊断标准相符,患者意识清晰,经相关临床评估全部确诊。患者以及家属知晓且同意本次试验详情,该试验获得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9]:酒精依赖患者、药物滥用患者、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严重感染性疾病患者、肺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患者。其中试验组男患者15例、女患者23例,年龄22~67岁,年龄均值为(44.50±3.10)岁,病程为 7个月~9年,平均病程为(4.90±1.50)年;对照组男患者16例、女患者22例,年龄24~67岁,年龄均值为(45.30±2.80)岁,病程为9个月~9年,平均病程为(5.10±1.70)年。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进行普通护理,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治疗,为患者安排舒适、干净且安静的病房,定期开窗通风,保证室内舒适的温度和湿度,并清除室内会对患者产生的伤害的物品。为患者详细介绍院内科室周边环境,创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讲解对其进行疾病知识宣教的重要性,使其知晓更多疾病知识,多对患者关心和安慰,监督和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减少私藏、乱扔药物情况。此外还需了解患者日常饮食习惯,之后为其合理安排饮食,减少高脂、高糖、刺激性较强类食物的摄入。护理人员为患者家属讲解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案。

1.2.2 试验组 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共情护理服务,具体操作内容如下。①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共情护理理念培训,培训内容以人文关怀、理论知识、共情护理服务模式等内容为主。护理人员完成培训后进行综合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步操作。②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在完全掌握共情护理知识的前提下,选择沟通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以疾病诱发因素、治疗方案、预后等内容为主。③耐心倾听:耐心倾听患者内心感受,在患者叙述过程中切忌打断,并不进行评价,但需予以患者回应。根据患者肢体和语言判断患者需求,以增加共情。④心理疏导:选择沟通技能力较好的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其内心感受,并引导其倾诉。护理人员与患者换位思考,以患者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需使用通俗易懂的词语,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患者情绪波动幅度大时,可指导其深呼吸、放松心情,调节情绪。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多鼓励患者,指导其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和自我,提升其治愈信心,并增加与外界的交流,从而促进康复。⑤消除患者消极态度:指导患者从多个角度看待、分析、解决问题,当其出现消极情绪或不如意事件,可积极面对和解决。⑥创建良好的家庭关系:主动和患者交流,告知其有困难情况后与家属主动交谈,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告知患者家属多鼓励、安抚患者,和其一同渡过难关。⑦预防护理:护理人员增加巡视次数,检查患者有无私藏安眠药、尖锐利器等,并对患者自残和攻击他人行为进行综合评估,根据结果开展针对性处理。

1.3 评价指标 患者出院前对本次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共计100分,不满意评分≤60分,一般评分在61~79分,满意评分在80~89分,十分满意评分在90分及以上。十分满意度、满意度与一般度之和为总满意度。对患者干预前后情绪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分值越高就表示情绪越不稳定。对患者干预后生活功能使用SF-36评分进行评估,分值越低生活质量越低。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试验选择统计软件SPSS 19.0处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 在总护理满意度上,试验组为94.74%,对照组为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n(%)]

2.2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 在SAS评分、SDS评分上,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分,±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分,±s)

2.3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SF-36评分 试验组干预后的精神健康评分为(82.56±3.06)分、情感职能为(81.22±2.87)分、社会功能为(80.25±1.22)分、精力为(84.44±2.23)分、躯体疼痛为(91.02± 3.36)分、生理职能为(84.55±2.14)分、生活功能为(89.69±1.58)分、一般健康状况为(84.71±1.47)分;对照组的精神健康评分为(71.02± 2.41)分、情感职能为(72.69±1.88)分、社会功能为(70.21±1.14)分、精力为(71.54±2.36)分、躯体疼痛为(77.56±2.69)分、生理职能为(75.69±1.32)分、生活功能为(72.21±1.52)分、一般康状况为(75.39±2.47)分。试验组上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相关临床调查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抑郁症发病率高达11%,大致为3.4亿患者,是现阶段严重损伤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国内每年因抑郁症自杀身亡的患者高达100万[10-11]。人们不了解抑郁症相关疾病,并会对此病患者产生一定偏见,总是忌讳该疾病,极易导致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间[12-13]。不易获得专业且有效的治疗,导致完全治愈率仅为2%[14]。为了有效改善患者多种临床症状,需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消除患者多种异常情绪,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往临床针对此种疾病常开展基础护理,此种护理模式虽有一定效果,但是未重视患者心理情绪和主客观感受,导致此种护理模式无法满足患者临床需求[15-16]。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临床患者对护理要求也逐渐增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型护理模式的发展。共情护理是一种近几年临床新兴的护理模式,可促进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该模式重视患者感受,主要以患者为护理核心,能够感受患者情绪、共鸣情感,指导患者正视自身疾病,为其树立治疗信心[17-18]。此种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弥补常规护理的缺点,满足患者心理需求[19]。

本次试验中,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护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组进行共情护理服务,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SAS评分、S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力、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活功能以及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人员进行共情护理培训,能够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提高护理质量;一些患者缺乏对自身疾病知晓率,导致治疗依从性较差。而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可提升自身疾病知晓率,进而使其重视和正视自身疾病;护理人员耐心倾听患者倾诉,并使用恰当的方式回应患者,可增加护患之间的联系,预防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抑郁症本就属于一种心理疾病,护理人员主动和患者交流,掌握其心理情绪变化,在对其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心理康复;和患者换位思考,能够感同身受患者情绪和临床症状,引导患者从多个角度看待、分析、解决问题,可有效减少患者消极态度;创建良好的家庭关系,可协助患者树立治愈信心,开展预防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损伤[20]。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共情护理服务,可消除和减少患者多种异常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共情护理服务应用于抑郁症患者,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共情护理人员情绪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