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生动物识别与鉴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24费宜玲薛晓明侯森林周用武

高教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费宜玲 薛晓明 侯森林 周用武

摘  要: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野生动物识别与鉴定课程教学为主体,探讨如何通过先进事迹、反面案例、热点议题来挖掘专业选修课程的思政元素,探索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意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途径和教学改革效果,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的任务,同时,把家国情怀,不忘初心自然渗入课程中,实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野生动物识别与鉴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6-0176-04

Abstrac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olleges is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which is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ith the teaching of Wildlife Re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s the principal part,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how to dig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professional electives through meritorious deeds, negative cases, hot topics, and to discover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results, achieving the task of imparting knowledge, cultivating ability, developing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Meanwhile, we infiltrate patriotism and innocence into the curriculum naturally to realize the teaching result of nourishing in silence.

Keyword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Wildlife Re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teaching reform

2016年,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同时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我国的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等学校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实现全面教育。

所谓“课程思政”,就是在大学专业课程(非思政课)教学中,通过教学设计,融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家国情怀、法制意识等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课程思政从形式上,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课程思政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

一、野生动物识别与鉴定课程的意义

(一)内容教学目标

野生动物和环境是有机的整体,野生动物也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对象。野生动物识别与鉴定的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野生动物资源非法利用情况以及我国珍稀、濒危的陆生脊椎动物外形识别特征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并能够从形态上掌握相似目、科、物种的区别;教会学生使用检索工具对野生动物进行野外或者案件现场识别;掌握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名录以及保护情况;了解部分国外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了解野生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以及野生动物物证鉴定的常用方法等,能为野生动物案件的定性提供技术支持。

(二)技能教学目标

本课程培养学生能在公安基层第一线开展工作,解决野生动物刑事案件查处中所遇到的技术性问题,能够针对野生动物的有关问题进行思考,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案件的规律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使学生能够根据所给的资料,具备独立识别野生动物、独立收集野生动物物证、保存物证进而处理物证的能力,从而为野生动物案件的查处提供基础依据。

(三)情感教学目标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3-4]。生态文明建设已然是我国关注的热点了。在全国共建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学生应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态价值,树立正确的心态,规范正确的行为,将保护动物、爱护环境与守护健康相贯通,使学生树立起维护生态安全、保持生态平衡,爱护大自然,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在挽救濒危野生动物,打击各种偷猎、走私和贩卖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活动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积极构建新时代有担当的生态文明建设后备军,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安民警。

二、野生动物识别与鉴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思想政治教育要避免显性化、标签化和功利化,不能将其单纯生硬地添加到教学过程中,而是要根据学科挖掘并积累“思政元素”,结合课程知识点找准融入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灵活自然的教学方式展开课程思政教育[5-6]。每门课程都有其独特内在的学科属性,但所有课程都蕴含丰富的育人资源。课程思政就是要挖掘每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服从于学科建设,服务于学科育人,共同打造学科育人共同体[7]。

(一)结合先进事迹

如何挖掘“思政元素”,首先要熟悉教材,熟悉本领域发展的历史以及最新进展和研究前沿,熟悉本领域的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事迹。野生动物识别与鉴定课程,不仅仅讲授野生动物识别,更要结合一些动物保护先进事迹来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发愤图强决心,勇于担当情操。

如徐秀娟的事迹,藏羚羊的保护、大熊猫的繁育等,这些贴近生活的典型先进事迹隐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艰辛探索与不懈实践,更能够激发学生情感,产生共鸣,让学生意识到正确的意识形态同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同等重要的[8]。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这些典型案例融入思政元素,不但能够开展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同。

(二)结合反面案例

课程思政不仅是实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升,更是人格健全与价值的引领[9]。在野生动物识别与鉴定课程中常常出现一些具体的案例,例如大学生掏鸟被判刑十年,年轻人养鹦鹉被判刑两年等等这样的反面案例。这些案例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自然的融入,不仅实现了跟野生动物相关知识的传授,更让学生的法律知识得到提升,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因为个人喜好以及价值观的偏离,把某些保护的野生动物当作宠物进行叛卖和饲养而被处罚甚至判刑的案例可以告诫学生,敬畏法律,同时树立正确的爱好和价值观。通过这些反面案例融入思政元素,不仅可以实现专业知识的实践检验,还能起到一定的警示教育,对学生正确价值观、消费观的促成起引导作用。

(三)结合热点议题

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7]。现阶段传统的大学课程教学往往较多地关注学科自身的发展以及专业知识的教授,容易忽略课程本身的教育功能。如果教师能够利用社会热点议题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内容联系起来,不仅可以调动课堂气氛,也能让学科内容变得更加有深度,使课堂教学回归到教书育人的教师本位[10]。新冠肺炎疫情是我国乃至全球的热点大事件,引发人类对健康和安全的思考。在这一背景下,2020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这意味着中国确立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制度。将这一热点议题自然融入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能够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从生活中从情感上知道食用野生动物带来的法律责任,让“拒绝野味,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从而不食野生动物,切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在和新冠病毒斗争的过程中涌现的视死如归、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和爱国精神,值得深思和学习。结合社会热点,让同学们感同身受,这样才能立足高等教育“育人”的目标,深化“立德”的根本,通过社会热点与专业知识的合炼,凸显德育的核心,明确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道德价值观[11]。

三、野生动物识别与鉴定课程思政的实践

根据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课程教案,在讲授不同章节过程中,对学生输入不同的“思政元素”。

(一)绪论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践

在绪论中,介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制管理,重点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时候,可以融入“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强制性地惩罚违法行为,但不能代替解决人们思想道德的问题。[12]”“法是他律,德是自律,需要二者并用。[9]”等思想。因此,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个懂法,守法,护法的人;要严于律己,规范自己的行为道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二)野生动物形态识别基础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践

在野生动物形态识别基础中,介绍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创立的物种双命名法,可以了解林奈对动植物分类的贡献。此时,可以结合我国动物学的发展历史,例如我国著名昆虫学家陈世骧、马世峻、蔡帮华,著名鸟类学家郑作新,著名鱼类学家刘建康、伍献文,著名动物学家张作人、童第周、朱洗、秉志、王家楫、江静波等,都是我国动物学各领域的奠基人,他们对待动物研究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科学的精神可以激励学生勇攀科学高峰[13]。通过穿插本学科发展的历史、学科奠基人的小故事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鸟纲动物形态识别基础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践

在鸟纲动物形态识别基础中,当介绍到丹顶鹤物种时,可以融入讲授徐秀娟的事迹。徐秀娟,黑龙江人,1986年5月,徐秀娟为了创建沿海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她怀揣着3枚丹顶鹤蛋奔波了3天3夜,一路用体温温暖着3枚丹顶鹤蛋,终于来到黄海之滨——盐城。1987年9月15日,有幼鸟飞走未归,徐秀娟整整一天在芦苇荡中蹚水寻找,心力交瘁,终因疲劳过度,淹没在沼泽里。徐秀娟,那个美丽的女孩,终年23岁,被追认为我国环保战线第一位烈士。徐秀娟牺牲后,民政部批准她为“革命烈士”,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授予她“全国环境保护事业先进工作者”称号,共青团盐城市委员会授予她“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徐秀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实写照。通过这个故事的讲授,一个女孩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她最爱的养鹤、护鹤事业,激发学生刻苦勤奋学习,热爱环保事业,坚守爱党爱国决心,敢于担当,不忘初心的历史使命。

我们还可以在讲解鸟纲动物时,适当融入鸟禽文化的介绍,使同学既理解了专业知识,又受到人文的熏陶。古代诗词中,大量以动物言志的经典范例,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中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故宫博物院里,有很多动物雕塑,例如铜鹤,成为紫禁城帝王殿堂上的神物,清代一品文官补服的徽识为仙鹤,动物代表了一定的权利和美好的象征[13]。通过这些生动的历史故事,既可以帮助学生从审美的角度来认识鸟类,也可以增强学生对各种鸟禽文化的兴趣,提高艺术素养,培养人文内涵。

(四)哺乳动物形态识别基础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践

在哺乳动物形态识别基础中,重点介绍了我国特有的物种,如大熊猫、麋鹿、藏羚羊、金丝猴等,介绍这些动物的珍稀价值、文化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也介绍面临的危机和风险。通过这些介绍,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地大物博,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特有物种众多,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尤其是现在国强民富,大量人力物力投身于野生动物保护事业,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蓬勃发展,大熊猫的野生种群数量超1 500只;麋鹿数量由33年前的77只繁衍至今天的7 000余只,麋鹿保护因此被誉为“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的中国样本”。这些具体保护案例的介绍,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生态文明,认识野生动物保护与人类社会进步,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当讲到穿山甲、藏羚羊等因走私、盗猎非法活动等导致珍稀动物面临濒危灭绝时,以此激发学生的专业情怀和业务情怀,同时传递一种希望,就是同学们都要好好学习,早日将自己的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运用到岗位上。既让学生有家国情怀,同时也让学生反思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反思生命共同体的平衡,进而更好地理解国家的政策和个人的使命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五)野生动物案件的物证鉴定技术概述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践

野生动物案件的物证鉴定技术概述侧重于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引入社会热点或者比较关注的大案、要案等案例进行讨论。例如2016年的“王鹏鹦鹉案”,耗时两年之久,由有期徒刑五年被改判成有期徒刑二年,备受社会关注。“鹦鹉案”之所以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引发如此复杂的司法审判,是因为案件中的争议点也正是目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中存在的争议之处:经人工驯养的野生动物,还属不属于法律所规制的野生动物的范畴?本案所涉的鹦鹉虽然是人工驯养,但也属于法律规定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但是在社会实践中,由于驯养繁殖技术日益成熟,对某些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商业利用在某些地区某些行业已经形成规模,许多原来濒危的野生动物其数量已有极大增加,收购、运输、出售这些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实际已无社会危害性,基于此,有关人士建议修改人工驯养繁殖物种的法律规定,取消“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原認定范围中 “驯养繁殖上述物种” 的内容。由这样的社会热点引发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司法的定罪量刑也越来越人性化和灵活,主客观相结合来界定犯罪,单纯以行为的表现和造成的结果作为认定犯罪和适用刑罚唯一标准的“客观归罪”越来越少,完全“照本宣科”,缺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情况有所改善,出现与公众普遍认知相悖的情况时,法律条文的规定也在与时俱进。在实践教学环节,在案例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思政元素,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和理解,更能起到“有温度、有情怀、有中国特色”良好的示范教学效果[14]。

四、野生动物识别与鉴定课程思政的效果和展望

野生动物识别与鉴定本是一门专业选修课,主要通过形态特征等进行动物分类识别,课程枯燥,动物外形特征难记,动物种类名称易混淆、难掌握,但通过融入课程思政,挖掘思政元素,使一门冷冰冰的课程变得有血有肉,有精有神,有声有色;使野生动物识别与鉴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要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还应培养其对现实社会的认识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青年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在大学正是青年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15],通过该课程学习,培养了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通过该课程学习,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勇于担当的精神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通过该课程学习,达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目标,培养了德能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通过课程思政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可以引领学生掌握方法、树立观念,掌握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达到大学教育中人才培养的目标。

课程思政是一个重点工程、核心工程以及整体工程,其深入推进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重视课程思政就是重视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如何创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实质性地确立课程思政建设基本教学规范,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培育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成果,已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涵[16]。课程思政的建设和改革必须继续探索、深化和完善,不仅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而且要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17]。在学校层面需要学校在思想上引导,在制度上规导,推动各类课程围绕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开展;在教师层面应该做到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发掘思政元素,以引导为主,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强化教师在知识传导、意识观念塑造、素质和能力培养与指导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形成课程育人合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中国领导科学,2017(2):4-5.

[2]朱广琴.基于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要素及机制探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6):84-87.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5]徐学锋,莫美华,钟青萍,等.微生物学案例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杂志,2011,31(5):105-107.

[6]李莹,李萌,李智博,等.“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J].农产品加工,2019(11):118-120.

[7]敖祖辉,王瑶.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核及其实践路径选择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128-132.

[8]张美玲,贾彩凤.以思辨训练为目标的教学策略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18,45(3):626-629.

[9]张威.通识教育:高校课程思政的有效促进[J].中国高等教育,2019(2):36-38.

[10]刘淑明,严菊芳,张丁玲,等.论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15):44-46.

[11]杨雪琴.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路径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41-43.

[12]严格执法,公正司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22.

[13]杨林元.中国动物学发展史在动物学教学中的作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0):10-11.

[14]王宁,陈思锦.思政课“家国情怀”实践教学的路径探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33(6):142-144.

[15]董佳,宋学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的“3C”维度——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9(10):87-91.

[16]孙燕华.创新教学管理,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9(5):55-59.

[17]赵继伟.“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17(2):114-119.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