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摭谈经典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2022-03-14吴乃银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4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吴乃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材在内容上有了很大的拓展。其中,经典文化文本所占据的比重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经典文化,能够让学生通过对经典艺术的体验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能够通过表演经典故事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能够通过研读经典著作丰富知识素养;能够通过诵读经典诗词陶冶个人的心灵。因此,经典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 语文 经典文化

小学阶段,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经常会面临一些难题,主要表现为学生知识素养不够丰富,思考能力相对不足,难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的自制力比较薄弱,在课堂中难以集中精力听取教师的讲解;同时,教师授课的方式过于单调与严肃,学生缺乏大胆开拓、表现自我的意识。而经典文化具有内涵深刻的特点,可以从多种角度、以多种形式进行解读与表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广泛运用经典文化来不断丰富教学的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笔者就具体谈一谈经典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体验经典艺术,培养兴趣爱好

目前,很多教师的语文教学视野不够开阔,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学习与考试有关的知识,而对于一些具有深厚文化内涵、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却不能进行适时的拓展,以至于造成学生的学习过程过于枯燥。而经典艺术是经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本中的艺术形式进行充分讲解,让学生学习相关的艺术知识,令学生真切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多种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譬如,在学习《伯牙鼓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对作品中的古琴艺术进行丰富的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文中的钟子期和俞伯牙是通过什么结下深厚的友谊的?”学生通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等段落能够知道古琴艺术对于二人友情的重要促成作用。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两个人都十分喜欢古琴呢?”在学生思考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高山流水》等中国古代著名的古琴曲。学生能够从悠扬清雅的琴声中感受到文中“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等段落所描绘的深远意境,从而感受到古琴艺术的独特魅力。之后,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有关古琴弹奏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原来古琴弹奏有很多技法,像抹、挑、勾、剔、打、摘、擘、托等,而且还知道了在演奏时应当将琴放在桌上,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从而进一步丰富古琴艺术的相关知识。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学习经典艺术,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二、表演经典故事,活跃学习氛围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制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纪律意识也不强,在课堂学习时经常会做一些小动作,从而影响课堂听讲的专注度。教师对学生一味地呵斥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与教师隔阂。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对一些经典故事进行表演,既能够在课堂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可以使他们学习到丰富的知识,从而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表演,以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在教学前,针对学生阅读课文时会由于篇幅过长而产生畏惧心理的问题,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历史视频,展现蔺相如与秦王斗智斗勇的激烈场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大家能不能也像视频中一样将课文中的精彩情节表现出来呢?”学生由此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投入到对课文的阅读中。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片段进行表演。比如,学生可以选择完璧归赵一段进行表演。在表演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扮演蔺相如、秦王、赵王以及其他士兵。比如,对于“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一段,学生可以搬来一张课桌,用毛笔和信纸表演秦王写信的过程。对于赵王召见蔺相如商议对策的场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加入一些细节进行充分表演。比如,学生可以首先表演蔺相如怀才不遇,在家中伤心愤懑的场景。接着可以由一名学生扮演赵王的侍卫来传达召见蔺相如的旨意。扮演蔺相如的学生可以从忧伤的情绪转向欣喜的情绪,以此让表演更加完善与生动。在这样的表演过程中,学生能够将静态的学习转变为活跃的活动过程,从而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研读经典文本,丰富知识涵养

经典文化是丰富多样的,承载经典文化的书籍也是十分丰富的。很多的经典文章节选于经典的著作。学生仅仅阅读节选篇目,难以对所学知识形成全面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节选的经典篇目着手,对完整的经典著作进行广泛的探究,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知识涵养。

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文本对《三国演义》进行全面的阅读。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能够知道课文讲述了周瑜出于对诸葛亮的不服气而刁难诸葛亮三天内借十万只箭的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周瑜对诸葛亮不服气?诸葛亮借箭成功后和周瑜是怎么样的关系?”由此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的兴趣。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阅读《三国演义》,了解到《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等知识,并且借助《三顾茅庐》《舌战群儒》等情节对诸葛亮的形象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与总结。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借助经典文本培养乐于探究、善于思考的优秀品质,同时也能从经典文本中收获丰富的知识,进而促进自身学习能力与知识素养的全面提升。

四、诵读经典诗词,陶冶美好心灵

古诗词是经典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最常见的经典文化。目前,学生学习古诗词主要以反复背诵为主,而对于作品的意境和韵律之美缺乏深刻体会,难以发挥古诗词的多种教育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朗诵的方式将古诗词中的意境与韵律生动表现出来,让学生在诵读的节奏中获得心灵的滋养,以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例如,在学习《山居秋暝》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诵读的方式对作品进行深入学习。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诗歌每句的字数和偶数句最后一个字的读音有什么特点呢?”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句子每句都是五个字,并且秋、舟、流、留等字具有押韵的特点,从而能够体会到诗歌具有适合诵读的特点。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悟进行有感情的诵读。学生可以运用舒缓的语气进行诵读,在脑海中浮现出皎皎明月从松树的空隙间洒下清光,清清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地流淌等迷人的场景。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作品进行配乐,在教室中悠然地走动来强化诵读的氛围,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优美的意境和整齐的节奏带来的轻松愉悦的感觉。这不但能提高对语文文本的理解能力,而且可以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综上所述,经典文化的类型是丰富多样的,不同的经典文化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也是不同的。教师要将学生的学习现状与经典文化的类型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方式展现经典文化的丰富魅力,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杜尚荣.从观照到自觉:让经典文化在基础教育中扎根——兼论古诗词在中小学教材中的存在价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

[2]容宏.诵读中华经典 弘扬中华文明——“中华诵·2010经典诵读大赛”综述[J].语文建设,2011(4).

[3]伍小平.感恩的力量,礼仪的榜样——中华经典文化教育对学生成长影响的探索[J].现代教育论丛,2011(10).

責任编辑:赵潇晗

3994500338214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俱乐部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