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思想植根中国的必然性

2022-02-13张东方郭凤贺文阁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张东方 郭凤 贺文阁

摘 要: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的巨变使中国文化本身具有革命性需求,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极具包容性及与马克思主义的高度契合性。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使之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而得以生长和繁荣。

关键词: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当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已经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所以能够植根中国,除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科学性、先进性以及中国革命历史选择等客观因素之外,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以及其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之间极强的契合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并植根中国具有必然性。

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具有革命的需求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文化,其独特的东亚半封闭地貌形成了特色的文化体系且延绵五千多年不间断,以儒家学说为核心,融合道家和佛教,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雕琢,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发展。这种变革的性质是渐变性的,其农业社会基础并没有改变,所以这种文化适应是可以在原文化基础上,通过变革来实现的。但是,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出现,中国开始融入世界,进入工业社会。这时,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关系的根基发生了变化,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必须要被打破,这是由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决定的。先进的文化无法在原文化基础上演化,自身文化无法回答在新的生产关系上建立何种文化,不能顺应和解决近现代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特别是在当前,中国进入信息化社会,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革命实践的最终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关系体系被破坏,中国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渐渐向工商业经济转化,以农业经济为支撑的儒家文化也面临着极大冲击。

1.宗教文化的尝试。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并存的基督教思想成为当时反抗现存统治秩序的最好工具。[1]太平天国运动的“拜上帝教”就是由基督教衍生出来的,基督教的思想促进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洪秀全从求取功名到信仰基督的思想转变。这是在中国历史上继佛教文化后,第二个重要外来文化影响。但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在某种程度上宣告了宗教文化在中国的失败。

2.农民阶级的朴素爱国主义。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农民和手工业者,但其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思想,他们认为近代中国的灾难是因为遇上了“劫运”,并且没有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所以义和团以失败告终。义和团运动是中国农民最朴素的爱国主义,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权、不畏外族侵略,敢于与腐败的清政府和强大的外国侵略者作斗争的反抗精神。在打击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义和团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为新思想的到来做了思想准备。

3.清封建统治的自我革新。经过两次“鸦片战争”,腐朽的清政府统治阶级处于内外交困之际,清政府为维护自身的封建统治,也在反思与革新。针对中国落后世界的现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派为了培养新式人才,向国外派遣了大量留学生,使其接触到西方先进的思想与科技,兴建铁路、矿业、纺织工厂,建立西学学校,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后来,自上而下的戊戌变法由此展开,光绪皇帝开始改革政府机构,起用梁启超、康有为等大量维新人士推动新政,开始传播西方新思想,废除八股文科举考试。但是,这属于封建统治阶级自身的革命,且存在强大的反动势力,最后以失败告终。封建统治阶级由于自身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具有彻底革命性。

4.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政,后经历北洋政府、军阀割据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了資产阶级为统治阶级的共和制国家。终因中国资产阶级先天不足,官僚资本大行其道,贪污腐败盛行,终失人心。由于其存在软弱性和缺少革命性,对封建思想并没有进行彻底的批判,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并没有得到清除。资本主义文化历经三十余年,最终消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

5.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自此新文化运动发起。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五四”运动后,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新文化运动向纵深发展,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是继先秦以来,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二次思想革命性大碰撞。在这场中国思想文化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马克思主义思想脱颖而出。[2]最后,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所以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是反复实践后历史和人民作出的选择。

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先进性、科学性与革命性

中国共产党选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其科学性和真理性所决定的。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首先,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其发展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与社会发展具有客观性,揭示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经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规律。其次,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一方面,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其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具有极强的开放包容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条件。最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表现在彻底的批判精神,摆脱农民阶级思想的局限性和资产阶级思想的软弱性。事物与社会都有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揭示旧的制度与文化的腐朽,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不合理性和弊端,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被社会主义制度替代的必然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政治立场,不软弱、不妥协。拿起马克思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

就中国近代历史的现状而言,中国在文化上必须要有所突破。中国是选择欧美资本主义模式,还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这是个必须要作出的抉择。中国的志士仁人们很快就意识到资本主义的诸多弊病,而中国与沙皇俄国均是从农业转型工商业,情形颇为相似,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历史契机。所以,极具革命性的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伟大成果。

中国传统文化接受马克思主义体现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文化的形成,由于地理、气候条件极具差异性以及河流、山脉等天然隔断,表现为文化圈之间的有限交流,因此中国大地文化呈现出“满天星斗”。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人依水而居,其中包括位于内蒙古、河北、辽西交汇处,以辽河流域为核心的红山文化,其特点是玉文化;位于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河北、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的广阔区域,以黄河流域中游为中心灿烂的仰韶文化,彩陶是其最有辨识度和代表性的器物;位于浙江、上海,以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为核心的良渚文化,是稻作农业重要发源地,有高超的水利工程技术,还有绚丽的玉琮文化;位于四川地区,以长江中游为核心的三星堆文化,青铜器、城市、文字和建筑都达到了先进的程度;位于山东、苏北、豫东地区,以黄河下游为中心的大汶口文化,黑陶是大汶口文化的典型特点;其他还有楚文化、河姆渡文化等。“满天星斗”不断融合、相互包容,其中,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仰韶文化像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中原文化圈不断融合周边文化的过程,进而形成中国传统文化。

中原文化不断碰撞、发展与融合,至夏、商、周开启了中原文明。至先秦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诸子思想不断涌现,形成“百家争鸣”局面,与世界上先进文明古希腊、古印度等地区一起走进所谓“轴心时代”。在中国,形成以《论语》《墨子》《老子》《庄子》《孟子》《韩非子》等为代表的中华经典,系统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中坚理念。魏晋南北朝,来自印度的佛教东传,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碰撞,相互吸收,造成“儒释道”的吸收与交融,后又经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冲突整合,至鸦片战争后,又与中西文化交汇。所以,自诞生之日起,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开放型文化,其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为外来的思想在中国生根、发芽和成长提供丰富的、必要的营养和条件。

中国传统文化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现在二者具有极强的契合性

自汉武帝确立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以来,文化历经变革,但是“儒家文化”这个核心没有变,也就未发生过革命性的变化。但是,近代中国文化发生了历史巨变,这种巨变发生在自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短短百年,如果文化没有契合性是无法完成的。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极具契合性,使中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越走越坚实。

1.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之间的兼容性。虽然限于当时科学知识水平,对于世界的认识存在局限,但是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一元论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肯定了物质的本质和统一性。一方面,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是中国古代解释世界阴阳两种物质与现象之间存在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理论,并成为解释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哲学。天道生阴阳,阴阳成五行,五行变化成万物,而万物的存在方式,都在消长平衡、相生相克中寻求一种“和谐”。这就是“和”字在中华文化中的特别意义。另一方面,五行学说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的,这五种物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不断地相互作用,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可用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在中国主流文化中没有上帝,而是崇拜祖先,孔子曾说过“未能事人,安能事鬼?”所以,在中国的主流思想中是无神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运动和变化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着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有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而运动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又时刻破坏着平衡,惯性维护平衡与作用造成变化成了物质最基本属性的矛盾统一体,也推动着世界上的物质和生物的进化以及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的概念与五行学说都认为世界是运动和变化着的,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二者的核心是唯物。

2.阴阳学说与矛盾论的契合性。阴阳学说认为事物或现象的阴阳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以及相互转化的关系。俗话说“孤阴不生”或“独阳不长”。没有阳也就没有了阴,没有阴也就没有阳。“重阴必阳” “重阳必阴”,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矛盾论认为矛盾双方是对立和统一的,始终是不可分割的。矛盾双方这种对立统一关系,既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之间。阴阳学说讲,任何事物均可以用阴阳来划分;矛盾论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所以矛盾论和阴阳学说都是包涵世间所有事物与现象,具有普遍性,这一点上是一致的。阴阳学说与矛盾论的普遍性、对立性、统一性等角度均具有相似性。

3.知行合一与实事求是之间的神似之处。知行合一,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指从客观实际出发,以探求事物本身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之规律,进而认识事物之本质。简单地说,就是按实际情况办事,以此作为我们工作的指针。那么,良知是摒弃外界干扰因素,找到本真的东西,知行合一就是要在此基础上,做出决断,并实践之。求是,我们同样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此基础上,付诸实践。只不过一个是事物的客观性、一个是内心的主观性。但是,实事求是中的事物的客观性必须要通过人的主观来实现;同时,知行合一中内心的主观性也是建立在客观实际基础上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知行合一就是实事求是。[3]知行合一是儒家思想阳明心学之核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二者都讲究如何实践的问题,均是探求事物内部与外部联系及其发展之规律,并且均重视实践。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的巨变使中国文化本身有革命性需求,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极具包容性及其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契合性使马克思主义思想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而得以生长和繁荣。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延绵五千多年无间断的文化体系。而社会主义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两种理论体系融合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快速发展的原动力。“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植根于人心、植根于民心、植根于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坚持与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

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既是我们的自豪与骄傲,也是我们的发展优势之一,但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在大力提倡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珍贵遗产的今天,我们应有一个冷静而清醒的头脑,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同时,反对“厚古薄今、以古非今”的复古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胆吸取世界文明成果,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4]

本文系中国医科大学党建研究重点课题“以中国传统文化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思想植根中国的必然性”(课题编号:20190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建华.“共和”的遗产 —论民国初期文化的转型[J].探索与争鸣,2015(11):96-101.

[2]赵晓阳.建国以来基督教与近代中国重大政治事件研究评述[J].安徽史学, 2019(3):160-168.

[3]李佳.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性的思考[J].理论界,2019(8):1-8.

[4]许全兴.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经验[EB/OL].(2021-05-18)[2022-01-11].https://m.gmw.cn/baijia/2021-05/18/34851664.html.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贺文阁系本文通讯作者)

[责任编辑:卜 珺]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