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教育价值探讨

2022-02-13陈海燕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对外开放教育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

陈海燕

摘 要:对外开放是教育领域新时代发展的基本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全球秩序治理、表达中国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学在研究、教育、交流等领域发力,以融合促进文化传承创新,以交流包容文明多元发展。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开放;教育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对外开放的主旨

中国改革开放历经四十余年,目前已经进入深度开放的新阶段。作为基本国策,对外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具体路径,并深刻影响了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方略之一,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

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的中国情怀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来,国内学界从多个维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解读。从最初较为集中的政治学领域的国际关系研究,逐步拓展至哲学领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研究,虽然切入角度和观点见解各有不同,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着中国传统与现代思想精髓皆有共识。

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中国儒家思想主张“和合共生”“会通精神”“大同思想”等,《易经》等经典文献中也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的论述,充分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的精神实质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国对天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人、国与国等关系以“和”“公”为上的追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指向。[1]

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追求。从马克思哲学关注“类”概念、“共同体”概念而言,马克思主义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相通之处,认为建立在人自由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构想,能够超越人与人的分裂、共同体与共同体的分裂,最终实现个人自由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而这种追求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倡导的国际社会新秩序。[2]

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的世界眼光

作为中国调整国际秩序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得到了国外政界与学术界的充分关注,外界大多从国际关系角度分析这一理念提出的动机及对各国的实际影响,存在“用西方结盟式共同体与零和博弈理论等旧理念解读中国国际战略”[3]等局限。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具体方案的逐项推进,沿线国家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度显著提高。

国际社会认识的差异性,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体现了国际秩序的复杂性。当今世界格局正处在深刻变革之中,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当道,贸易壁垒与利益纠葛层出不穷,表明国际社会的运行规则与人类的共同愿望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类似“零和博弈”等理论的盛行与西方大国的武力崛起先例,使国际社会形成了思维定势。因此,“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需要一种撇弃“私”念、倡导“公”心的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发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时所讲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4]

作为东方文明古国、和平崛起大国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注国家之间行为的普遍联系,追求人类的发展和平与文明幸福,能够使调整国际秩序的规则向“善”向“良”的方向发展。同时,中国先哲倡导“言必信、行必果”的君子之风,“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国表达,已经贯穿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各个领域,落地为一项项具体行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配套措施的不断跟进与实施,使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画面日益铺展开来,逐步将梦想变为现实。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教育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中国全方位外交时代的主旨,不仅蕴含着东方大国对世界秩序的价值追求,而且也诠释着中国正在实施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大国外交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因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能,在中国开放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研究与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成为大学的核心理念。

1.融合:促进文化传承创新

在全方位外交时代,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文化软实力,决定着国家的价值引领力、舆论导向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承载的平等、和谐、公平、正义等价值取向,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追求,需要大学充分发挥其研究、教育作用。

一是要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研究,从目前的哲学、政治学领域扩展至各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文学、经济学、环境学、管理学等,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体系,引导国际社会合理妥善处理矛盾冲突,并努力消除或降低产生问题的根源。国际社会的问题具有综合性,如民族矛盾、贫富问题、信仰冲突、利益纠葛、军备竞赛等,交互影响的同时还纠缠在历史情感与现实恩怨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关照全人类发展的理念,在各领域都有广泛的适应性,但具体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具体学理的支撑,尤其针对普遍存在或长期存在的问题更应有理论建构,否则有可能出现他国的国际问题专家、智囊团和智库组织,虽然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倡导的价值,但在制定本国对外政策时,依然采用“唯利是图”的原则,甚至认为中国与西方大国一样施行的也是“阳谋”外交策略。因此,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展系统性研究,是大学科学研究的重要现实课题。

二是要重视人類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教育,与大学文化融合形成师生共识的同时,向外国专家、留学生、国外合作院校、师生海外交流群体进行传播。纽曼认为,大学教育的真正目标是“思想,或作用于知识的理性,或所谓的哲学”,而哲学的心智习惯包括良好的判断力、清醒的思维、理性、公正、自制、有主见,善于用联系和整体的观点看问题,等等。[5]在全方位外交时代,当国际化正在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养之时,教育及其对于问题的讨论应该在现实的国际场域展开,以进行整体的、联系的思维方式训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关注的人类生存之道和相处原则,正是大学教育超越知识之外的心智训练内容,是学生思考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切入点,据此来了解国际现状与中国态度,明辨西方价值观的局限性及强权性,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同时,大学教育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正如传播学理论所主张的,“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的结合是传播新观念和说服人们利用这些创新方法的最有效途径。”[6]中国人的梦想和愿望,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政治表达,更重要的是各类组织、个体的情感传达。

2.交流:包容文明多樣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关注国际事务调解原则的同时,极力倡导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大学是传承与创新人类文明的重要社会组织,提升大学的国际交流合作职能,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是当前中国大学的重要使命。

一是发挥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的桥梁作用。世界上大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古已有之、源远流长,在实现知识不同地域广泛传播的同时,培养了欣赏并汲取异域文明、保护和促进多样文明的胸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国自古就有接纳不同文明的包容精神,在对外开放政策的引导下,教育领域建立了广泛的对外交流关系。据统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近2,600个,举办100多个本科以上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与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教育合作交流关系。[7]大学之间频繁的国际交流交往,能够带来观点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生长在不同文明土壤的师生,能够通过交流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和对异域文明的尊重。因此,大学应主动增强中外人文交流意识,进一步扩大教育合作院校,为师生提供更多对外交流机会的同时,主动引导培养一批批文化文明交流使者,通过师生表达中国姿态、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同时,各高校应积极利用好海外孔子学院的平台。目前,我国依托大学建设海外孔子学院的规模非常可观,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遍布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汉语学习人数达1亿人。[8]下一步,应积极推动孔子学院从汉语教学向学术交流发展,开展更为深层的交流交往。

二是开展多语言文化教育。语言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文明的载体。刘勰认为“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9]“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10]语言是一个民族表达自我的方式,蕴含着思维方式、表达习惯、审美趣味、历史典故等,而文学作品则蕴藏着更为深沉的民族情感与价值选择。因此,多语言教育可以使人们领略不同文明体系的丰富与绚丽。不仅如此,通过对比,还可以丰盈本民族的文明观,就如鲁迅所说“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爰生自觉。”[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局长迈克尔·沃博思强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和鼓励成员国开展包容性教育、推动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发展多语言政策与多语言教育弘扬文化与语言多样性。[12]中国应进一步支持大学承担多语言文化教育的使命,通过多语言促进中外的跨文化沟通与文明互鉴。“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14]

参考文献:

[1]张静,马超.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超越[J].学术论坛,2017,40(4):150-155;张岂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1):9-13;孙聚友.儒家大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J].东岳论丛,2016(11):63-67.

[2]贺来.马克思哲学的“类”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J].哲学研究,2016(8):3-9,128;卢德友.“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时代性观照下理想社会的现实探索[J].求实,2014(8):40-44;饶世全,林伯海.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时代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7):15-17.

[3]宋婧琳,张华波.国外学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综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5):198-208.

[4][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22,523-525,543.

[5]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念[M]. 高师宁,何克勇,何可人,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6.

[6]沃纳·J·赛佛林,小詹姆士·W·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徐培喜,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7][8]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8-02-06)[2021-12-07].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76/201802/t20180206_326931.html.

[9][10]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9:10,14.

[11]岳黛云,陈惇.中外比较文学名著导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6.

[12]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网. “语言科技与人类福祉”国际语言文化论坛在我校举行[EB/OL].(2017-09-12)[2021-12-07].https://news.bfsu.edu.cn/archives/264291.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工作部)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对外开放教育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