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中国古典作品误读解析

2022-01-21刘永平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2年2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文言文

刘永平

【摘   要】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中国古典作品集中,文言知识丰富。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把体现中国古代璀璨文化的经典文本保证讲准确,努力讲透彻,责无旁贷。故针对《自相矛盾》《杨氏之子》《景阳冈》中容易被误读的内容,进行精研细磨,做到“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关键词】统编教材;中国古典作品;文言文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中国古典作品集中。在教学中,笔者以虔敬之心捧读经典,研读文本。“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将研读成果论述如下,但寒腹短识,见笑大家。

一、《自相矛盾》中“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之“陷”“何如”及其他

课文《自相矛盾》不算晦涩,但“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句的今译“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其谬可能久矣、广矣。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备课手册(五年级下册)》如此,中华书局《韩非子》全译本也如此。这样的译文显然是把“陷”给弄错了。教材对其解释是“刺破”,《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的释义也是“刺破”“戳破”,而不是“刺”“戳”。有“破”无“破”可就大不一样了。這样一来,“以子之矛陷子之盾”无疑应为“用你的矛戳破你的盾”。下面“何如”句的解释,从语气的连贯性、语义的逻辑性出发,就不是“怎么样呢”,而是“怎么办呢”。其实,“何如”就有“怎么办”义,如:“数岁,陈胜起,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楚戍卒攻蕲入陈,於公何如?’”(《汉书·叔孙通传》)因此,全句应为“用你的矛戳破你的盾,怎么办呢”,言外之意是“你还‘吹’吗”。鬻者(推销者)当然是“弗能应”(哑口无言)。最后,自然是论者即韩非的结论与劝谕——“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即坚不可摧的盾与无坚不摧的矛,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存在、同时说。结合《韩非子·难势》中“为名不可两立也”中的“为名”,课文中的“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两道命题当然不好同时说,因为“它们所反映的是反对关系”,且其中蕴含矛盾关系,不能同时为真。[1]言下之意,分开来说就不会出现思维与逻辑上的困境,姑且无妨。

《自相矛盾》的出处既可以说是《韩非子·难一》,也可以说是《韩非子·难势》,因为其主要内容确实存在于《韩非子》的《难一》与《难势》两篇之中。但就与课文《自相矛盾》的契合度而言,无疑是《难一》,课文就是其中一段。对比《难势》中的文字,差异明显——客曰:“人有鬻矛与盾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以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为名不可两立也。[2]《难势》中的“自相矛盾”是对《难一》“自相矛盾”的转述,旨在论证“贤治”与“势治”相对立时,“以不可禁之贤与无不禁之势”的“不可两立”。《难一》与《难势》都是驳论文,是对前人成说的辩驳、反驳,故而文题中的“难”,读音应当同为“nàn”,义“辩难”,即“辩驳或用难解答的问题质问对方”(《现代汉语词典》)。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最具代表性人物,是深得老子思想精髓的哲人。他思想深刻,文章睿智,耀古烁今。就彰显第六单元主题“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而言,选取他的寓言《自相矛盾》再恰当不过。教师必须紧扣单元主题揭示课文寓意。因此,《自相矛盾》的寓意应恰当地概括为:我们说话、下结论要能够自洽,即自圆其说,保证逻辑上的一致性,不能相互抵牾,更不能彼此否定。这是最基础的思维要求。相对而言,“它告诉人们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3],如此定义就显得空泛而不精当了。

二、《杨氏之子》中“孔君平诣其父”之“诣”及其他

《杨氏之子》浅显易懂,总体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可能也正是因为简单,让专家老师犯了不假思索、自以为是的错。“孔君平诣其父”中的“诣”,教材释义“拜访”,而中华书局《世说新语》全译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名师文本教学解读及教学活动设计(五年级下册)》等权威书籍,也尽是“拜访”“拜见”。这些都混淆了“诣”“谒”二字,把“诣”误当作“谒”。其实,两字的差异不小,不仅读音不同——前者读“yì”,后者读“yè”,而且重要的是词义有别。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在古汉语里“谒”为“拜见”,“诣”为“到……去”。[4]从中国古代的拜访礼看,有“拜谒”而无“拜诣”。在现代汉语中,有“谒见”而无“诣见”。“诣烈士墓参谒”一句集中体现了“诣”“谒”两字的差异。“拜谒”一般用于下对上、幼对长的请见。回到课文,“孔君平诣其父”当今译为“孔坦到他父亲这儿来”,历史上“有头有脸”的孔君平到有姓无名的“杨氏”那儿去,才符合甚重礼仪的古代交往规矩,不至于如“拜访”那样令人讶异。

课文中“为设果,果有杨梅”句的解释,几乎清一色都是“杨氏子为孔君平摆放水果……”笔者认为值得商榷。这样的解释,忽略了古代交往的一个基本礼仪,即“古代客人来访,必定要带见面礼……在选择礼物时,凡是天时所不生的,地上所不长的,君子则不用之为礼”[5]。也就是说,古人的“见面礼”都是自然生长的物产,譬如水果。我们完全可以推测,颇有身份的孔君平来看望杨氏父亲是可能携带了杨梅等水果作见面礼的。从礼节与逻辑上讲,孔君平来访,杨家并无准备,因为大人物过来,岂能“父不在”?杨氏家里不大可能备了几种水果让儿子来招待客人。因此,“为设果,果有杨梅”句,应当解释为:孔君平在杨氏子面前摊开礼品水果,其中有杨梅。接下来,孔君平“示儿曰”等言谈一气呵成,就是一幅逗笑孩子的场景。杨氏子与孔君平的对答,已足显聪慧。况且,《杨氏之子》收录于《世说新语·言语》之中。我们无须加上杨氏子的行为即用水果招待,来进一步证明其聪慧,也不能因为杨氏子聪慧,就认为他八面玲珑。

不通句读,无以懂文言。《杨氏之子》是文言文,教师应当使学生学会在适当处正确停顿。整篇课文的句读并不复杂,但《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下册)》对“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句的停顿处理“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6],笔者认为不够准确、精细,应该断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因为,《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下册)》同样载明,课文中的“家禽”指“家中的鸟”,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人类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驯养的鸟类,如鸡、鸭、鹅等”。在历史上,“家禽”一词肯定出现得很早。课文的来源《世说新语》著于南朝宋时期(420—479),应该不是“家禽”连用的肇始。另外,“家禽”在今天已是一个固定词语,与“家畜”相对,一时难以溯源。仔细推敲《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家禽”的释义,笔者发现其并不准确,可以增加限制词“部分”或“普遍”,即“人类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驯养的部分鸟类,如鸡、鸭、鹅等”或“人类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普遍驯养的鸟类,如鸡、鸭、鹅等”,否则,就得包括现今在旅游景点驯养的孔雀、丹顶鹤等鸟类。事实上,孔雀、丹顶鹤等鸟类只是特殊驯养,不具普遍性,故也无人把其归入家禽范畴。总之,“家禽”具有家常性,通常会大规模驯养。

三、《景陽冈》中“那时已有申牌时分”之句意及其他

何谓“申牌时分”?这就涉及中华文明中重要的时辰概念。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规定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用地支表示,每个时辰表示两小时。早在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的“日积月累”中,就有“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的相关知识,把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逐一对应,但未作过多的讲解。依地支计时规则,“子时”横跨午夜,为23时至1时,以此类推,“午时”为11时至13时,最后“亥时”为21时至23时。要想理解“申牌时分”,就要了解“时辰台”方面的历史知识。古时,曾有在衙门和驿站前设置时辰台“报时”的做法,每移一时辰,则以刻有指示时间的牌子换之,故有午牌时分、未牌时分、申牌时分等时间词。“申牌时分”指向的是申时,即15时至17时。对“那时已有申牌时分”的理解,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这句话是指“那时已有午后三五点”?显然不通。“已有几点”,应该对应具体的时间点,而不是长达2小时的区间。因此,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那时已过下午三点。酒家提醒、“阳谷县示”,均表明“未时”是可以结伴过冈的最后时间,现在都进入“申时”了,武松还“上冈子来”,显然他是无所畏惧的英雄。

《景阳冈》中,除了出现大量时辰词句,还出现了含有“更”的词句:“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要想读懂弄通古籍、古典名著甚至现代汉语作品,必须对“更”与时辰概念有较为完整的了解。“更”是什么?“更”,古代夜晚计时单位。一夜五更,每更约两小时。起止时间大概是晚7时至晨5时。[7]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中,一句“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独往湖心亭看雪”容易把人“带沟里”,误以为一更(初更)从晚8点开始,因为文下依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更”进行注释,“旧时晚上八点钟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极具欺骗性。其实,“报告”二字十分重要,“报告”完全可能是滞后的。人们说一更是八点左右,二更是十点左右……五更是凌晨四点左右,那是取了中间值。一更至五更,对应戌、亥、子、丑、寅五个时辰。“三更”乃子时,正是午夜前后。半夜三更,就是指深沉的午夜。古人计时,白天用“钟”,晚上用“鼓”,所以,“几更天”亦可说“几鼓天”。如今,“时辰”的泛化含义“时间、时刻”深入日常生活,“良辰佳日”“良辰美景”更是不绝于耳。“更”的使用同样频繁而广泛,如“三更半夜”“夜半更深”。我们不仅要了解“时辰”与“更”的本义,还要掌握它们的现代运用方式。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把体现中国古代璀璨文化的经典文本保证讲准确,努力讲透彻,责无旁贷,教学中当精研细磨,做到“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参考文献:

[1]李珂,刘飞.关于韩非“矛盾之说”的论争新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39.

[2]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韩非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607-608.

[3]张庆.小学语文备课手册:五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0:210.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88,295.

[5]刘心.中国古代的拜访礼[J].现代交际,2000(12):7.

[6]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65.

[7]“三更半夜”是几点[J].文史天地,2016(8):93.

(江苏省盐城小学   224000)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文言文
雏燕
文言文阅读专练
浅谈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有效方法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初探
从最新初一语文统编教材得到的教学启示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