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深度学习”视角下的教学设计研究

2022-01-05从恩普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历史教学实践

从恩普

摘要:深度学习与浅显学习相比会更加注重知识之间的贯通性。深度学习所指的就是对事物内部联系与整体结构的全面认知,进而展开全方位的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加注重知识的认知与联系,实现各类知识之间的深入挖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当前初中历史教师虽然进行了深入学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理清深度学习的理念,从而导致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足,影响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深度学习;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如今新课程不断推广与广泛的运用中,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格外关注教学质量以及教學效率,从而深入挖掘历史的内涵以及深度,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根本上理清知识发展的脉络,提升学习能力,本文主要从初中历史“深度学习”视角下的教学设计研究进行阐述说明。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深度学习的意义

深度学习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于知识的不断反思、巩固和拓展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学生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细节教学进行开展的初中历史深度学习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实施。深度学习在新时代发展当中的提出不仅是对教学发展规律的尊重,并且也是对时代挑战性的主动回应,深度学习所具有的特点为历史的教学的开展创建了全新的发展视角,为消解种种二元对立观念提供了全新的支持依据。深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保证了学生个体经验与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相关性,彰显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且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模拟性的“参与”人类发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并且教师自身的作用与价值在核心素养当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初中历史“深度学习”视角下的教学设计研究

(一)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是前提

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才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前提,另外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以往的历史知识的讲授中,教师不能存在功利性色彩,预习、讲解、突破重难点知识的讲授的主要目标就是应对考试,但是学生没有整体系统学习历史知识,这样会影响学生历史思维与意识的形成。深度教学需要加强历史知识之间的关联,历史教师应该注重对讲授的知识的积累,从整体上构建知识体系,总结历史规律和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认知思维与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古代埃及》的知识时,学生需要借助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埃及的文明,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其次,需要充分考量教材中的资料探究尼罗河及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但是,教师在进行深度教学时,需要在浅层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古埃及所处的位置,探究尼罗河的地理环境,根据尼罗河当时的航运状况,再从全方位获取信息,建构起古埃及的时空作用,探究尼罗河的航运作用。同时,想要理性认识古埃及的文明发展特征,教师可以将古埃及与古巴比伦整合起来,让学生完善看待古埃及在整合文明史中的位置,引导学生总结历史文明发展的规律,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二)以学生为主体,加强自主引导

深度学习提倡以单元为节点进行学习,每个单元一般都有一个主题,需要在一定的课时内完成。因此,教师在讲授新课前要把课时目标和大致内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所要学习、掌握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将课堂活动的主体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进而在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能获得满意的历史深度学习教学效果。再者,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分析教材的相关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助于实现课时目标的有效实施。 单元学习目标是考查学生对整个单元几个课时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确定学生能否灵活运用这一知识点中的历史知识、策略、技巧等,并能运用所学历史知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学生逐步完成每个阶段的课堂目标后,就会产生强烈的心理愉悦感,进而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深度教学

深度学习的理念的全面发展可以促进新旧知识的相互整合发展,对于历史教师来说,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新旧知识的结合教学,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来掌握全新的知识内容,促进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案例时候应当考虑学生的知识的关联性,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的掌握历史学科。

例如,在教学《土地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我国历史环境当中的多次土地改革,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就是西周井田制、东汉屯田制、唐朝均田制、清朝更名田制等等,并且运用表格将土地的整改时间进行绘制,之后运用超链接展示文字或者是图片,使学生可以得到更加直观的感受。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展示近三次的土地改革,因为距离的很近,所以学生可以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并且也对新旧知识有了更加深层的掌握。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制定课时目标的制定、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个课时讲完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完善课时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教师要结合课时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保证学生能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深度学习中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改进和完善其中的不足,進而发挥多元化评价体系的价值。除此之外,也要加强对基层同学的鼓励,因为当他们在获得积极评价后,能够提高其学习自信心,进而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为其接下来的学习和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当中的一门主要课程,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历史、借鉴历史,并且还应当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促进心智的全面发展。初中历史教学具有较深的人文素养,但是现阶段的教学存在教学刻板的问题,教师始终在运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观念,开展深度学习的发展理念,加强对学生情感以及态度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韩冷.初中历史"深度学习"视角下的教学设计分析[J].神州,2020,(11):149.

[2]沈志伟.初中历史"深度学习"视角下的教学设计探索[J].科学咨询,2017,(19):96-97.doi:10.3969/j.issn.1671-4822.2017.19.080.

[3]汤晓珊.初中历史"深度学习"视角下的教学设计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1):22,35.

[4]薛倩倩.优化情境教学设计 实现历史深度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002):43-44.

[5]周云华.促进学生历史深度学习有效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5,(1):14-17.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初中历史教学实践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