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如何渗透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2-01-04杨丽娟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小学核心素养

杨丽娟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健康意识、关键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只有基于核心素养,加强学生健康教育,才能在班级管理、语文学科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班主任日常工作为例,对如何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渗透健康教育展开讨论,借此增强小学健康教育效果,明确健康教育工作要求。

关键词:健康教育;小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学科教师、班主任是小学健康教育的主体,其在学科教学、日常班级管理中需要多渠道的渗透健康教育内容,并依据新课程改革标准,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健康教育理念,针对性的设计健康教育活动,汇总小学生健康教育资源,逐步的提升小学健康教育质量。

一、健康教育相关概述

健康教育是指教育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有计划的教学设计,系统的对学生展开的综合性教育,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了解基础的健康知识,拥有健康常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健康教育,其本质是为小学生树立“健康”意识,改变学生行为习惯,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自觉的规避生活中的安全风险、其他隐患。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应具备的关键品质与能力,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时,需要咋全面的培养学生健康意识,从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等多方面对学生展开培养,借此在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拥有健康的体魄[1]。

二、核心素养下渗透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新课改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强调学生意识、能力的全面培养,而健康教育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保持健康的状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为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日常教学管理中,还应加强健康教育,将爱国主义、道德品质、思想认知等方面的教育引导渗透在健康教育内容中,使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能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安全为先的基本意识。另外,核心素养的本质是对素质教育的升华,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门,所以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落实健康教育,有利于新时期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达成立德树人、健康育人的教育目标[2]。

三、基于核心素养渗透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立足语文教材,挖掘健康教育资源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不仅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语文教材中的阅读资源同样有助于教师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此,教师可基于语文教材,挖掘语文课本中的健康教育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获取健康知识。具体来说,教师应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课文主题,为学生创设健康体验情境,用重要语句的解析渗透健康教育,陶冶学生性情,或者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自主的感知课文内涵,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比如在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过程中,可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海洋世界的好奇心的同时,向学生科普与“水”、“海洋”相关的健康安全知识,使学生在对海底生物感兴趣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安全健康意识。此外,教师可利用语文阅读活动,用课内外的语文阅读资源,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在满足学生阅读需求的同时,用含有健康教育素材的内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二)创新教育方法,拓展教育渠道

传统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机械,导致学生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的积极性不高,体验感较弱,不利于学生思维认知的改变。所以在核心素养基础上,教师还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健康教育方法,拓展班级管理、语文教学中的健康教育渠道。一方面,教师可用多媒体设备,直观的为学生展示健康相关的案例或情境,避免小学生因缺乏生活经验而无法理解教学内容。另外,直观的图片或视频可激发学生好奇心,提高学生在健康教育活动中你给的积极性,更有效的向学生传递健康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可将游戏、比赛或其他有趣的活动融入健康教育中,用可参与、可探究的健康教育活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活学生探究思维,使学生在健康教育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三)营造良好氛围,转变健康观念

教师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主动学习小学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搜集大量的健康知识,并根据小学生情感认知特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一方面,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互动情境,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能够自主的探索学科知识,体会深层次的知识经验,在自由、宽松的写作或阅读活动中积累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经验。另一方面,教师可在班级创设、班级文化建设中,用黑板报、班级装饰品渗透健康教育,潜移默化的转变学生健康观念,增强学生健康意识。

例如对于小学3~4年级学生而言,小学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保护眼睛”、“树立食品卫生意识”、“合理用眼”等,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健康教育时,可张贴“保护眼睛”的趣味海报,或以“食品安全”为主题,与班内学生共同设计黑板报。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会感受班级的归属感,同样可在积极参与中加深对相关健康知识的記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康意识,之后,教师可利用班级内环境创设的变化,潜移默化的向学生传递健康知识,渗透健康教育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内容。对此,教师应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将健康教育共同渗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在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增强学生健康意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利用日常的班级管理,开展健康教育,为学生构建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确保小学生健康教育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李英,尤佩娜,李洋等.园艺心理: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新尝试[J].中国教育学刊,2018(06):18-27.

[2]潘慧.核心素养下中学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求知导刊,2018(026):36-37.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小学核心素养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