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

2022-01-04李党丽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精心设计合作交流小学数学

李党丽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理念逐渐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那我们如何把合作交流做到实处,如何在教学中正确运用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交流   精心设计  评价有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形式能吸引学生参与,是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开放性学习的重要手段。

但在现今的课堂教学中,很多的小组学习合作流于形式,但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我认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没有合理的安排小组成員

一个学习合作小组中,应该包含班级中各个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特点等进行分组。小组成员4~6人之间要呈现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特点,这样有利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各个小组的成员也应该有其自己的责任和位置,可以根据组员的特点进行合理分工。组员的角色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活动任务进行轮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要想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有效就要合理构建小组,这是实现学生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二、合作交流的内容要有目的性和价值性

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有价值的合作交流内容。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作为讨论的内容。也可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合作交流的内容。教师设计讨论问题时,要认真挖掘教材研究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问题。凡是学生会的教师绝不代替,只有在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再加以点拨并协助学生完成任务。

三、转变教师角色,教会学生学会合作交流的有效方法

在现在的小组合作中,很多学生都不能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欣赏他人的长处,从内心去接纳他人。赞美他人,这样的合作才会有真正的动力和基础。同时引导学生客观的分析问题,换位思考,主动与他人沟通,学会从多角度来考虑问题。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勇于表达,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说和做的勇气,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命活力,使学生学的快乐学有收获。

四、加强教师的引导和调控

小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要完成学习目标,必定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时候老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问题并加以引导,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决定。在面对具有不同意见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在不同的观点上进行讨论和交流。要及时制止小组合作活动中的垄断发言,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让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表达的机会。当小组活动进展顺利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建立积极的评价方式

“组内互质组间同质”,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团体,也是竞争者。有竞争就有评价,这样才能不断的激励小组合作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在小组合作汇报后要给予正确方向的评价让小组合作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建立奖励机制激发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和共同合作的意识,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小组合作虽是现今教育教学课堂中倡导的学习形式,但因实施起来过于流于形式因此效果不显著,我们教学一线教师要做好长期的实践探索,不断的改进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精心设计合作交流小学数学
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探析
精心 激趣 提问 评价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