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正确率

2022-01-04廖梅梅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算理有效课堂自主探究

廖梅梅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运算能力”作为核心概念提出,运算素养也是学生应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小学三年级学生要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了解算理,具备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能力。计算教学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如何通过有效课堂提高学生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计算正确率是我们要研究的目标。在实践研究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借助图形来理解算理,快速掌握算法。

关键词:有效课堂  自主探究   数形结合  算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够除)的笔算除法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它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點,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够除)的笔算除法是本单元的笔算除法的起始课,是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的笔算除法基础上教学的,学好本课时的知识点对接下来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将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分析,把握好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通过对学生的课前检测情况的分析,了解学生基础情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研究出了以下几个有效的教学环节来提高学生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够除)的笔算除法计算的正确率。

一、复习旧知,唤醒记忆。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的笔算除法是二年级的内容,学生离学习此知识点时间间隔太久,容易遗忘。为了唤醒学生对此知识点的记忆,课堂采用了复习引入的方法。

通过简单的口算题、估算题引入,口算题采用全班抢答方式,先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自己组织语言表达的能力,师选取一道口算一道估算让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如:63÷6  91÷3 ≈ 让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如:把63估成60,60÷6=10,所以63÷6≈10。引出学过的知识点,用乘法口诀、估算方法计算,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再引入简单的竖式计算,如45÷5=  72÷8= ,回顾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唤醒学生用竖式计算的记忆,为新课教学中试商做铺垫。

二、注重审题,学会分析

正确列式是正确计算的前提,遇到不是单纯计算题时,让学生学会审题,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题目中已知什么,求什么?如例1是三年级两个班种了42棵树,平均每个班种几棵树?其实是把42平均分成两份,说明每班得到的同样多,所以是把42进行平均分,用除法计算。在读题审题时,可让学生养成把已知条件或者关键字、词、数圈一圈、画一画的习惯,并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每个数据表示什么,应该怎么列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新授课时教师可大胆放手让生自主思考,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交流,同桌互相说一说,让学困生也能在别人的讲解中得到结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唤醒旧知、探究新知、旧知解新知,形成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学会知识迁移。

四、数形结合,理解算理。

除了利用口算方法,还应多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动手操作,用多种方法解题。如42本书,可以通过画一画的方法求结果。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分一分,画一画,圈一圈,一根小棒代表一棵树,42本书就有42根小棒,每10根小棒为一捆,则有4捆小棒和2根小棒。平均分成两份,则2捆和1根分给一个班。让学生经历分一分的过程,脑海中形成42平均分成2份,每份21的认识。

学生自主列竖式,思考如何确定商的位置。汇报展示时,充分利用生成资源呈现学生的多种算法,让生说想法,找到学生计算错误的作品展示,如把2写再个位上等错误计算作品展示,充分暴露学生各种错误定位商的方法,让学生找错题,纠错,在不断的纠错中结合小棒图让生理解商正确的书写位置,即40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0,20是两位数,所以要写在十位上。这里的42根小棒就是竖式中的被除数942,平均分给2个班就是竖式中的除数2,每班分得20根,就是竖式中的商,2是十位数,所以要写在十位上,建立数字与图形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让多几个学生复述表达,在不断的复述中让每一个学生都理解算理,关注全体学生。

五、练习应用,形成技能

教学新课完成后,及时进行练习巩固,能达到加深新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效果。如42÷30教学完后,马上让生做做一做练习,35÷7      36÷3     84÷4    81÷9,通过针对性练习,让生算一算,结果得多少,竖式计算时商写在哪一位上?如84里有4个20,所以2应该写在十位上。会正确确定商的位置,通过这几道题分析对比,找到共同点,总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法,形成技能。

六、分析对比,总结算法。

在教学52÷2时,学生多思考,讨论交流,50÷2,50里有2个20?让生理解50里有几个20,还剩多少个1050里有2个20,所在商20写在十位上的新知识的印象,学困生也能在同学的复述中理解算理,由点到面,关注每一个学生。42÷2和52÷2的竖式计算,学生通过讨论,比较异同点,在分析比较中总结算法。总结算法时,教师多强调易错点,十位剩下的,和个位一起继续除。

七、练习与游戏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时,把信息技术充分融入课堂,利用希沃里的课堂活动设置漂亮又有趣的练习闯关题、竞赛题,把新学的知识融入其中,设置有趣的练习,让生有脑力活动又有视觉享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新奇的游戏中学和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进一步巩固新学的知识。

八、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习惯。

计算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检查,但很多同学还是不理解检查什么,如何检查?检查方法多种,如盖住答案,重新算一遍;通过推理把结果带入逆推等等。教给孩子检查的技能,减少计算错误率。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提高学生的听课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算法和计算的技能技巧。

参考文献

[1]严厚泉.有效提高小学生计算准确率的对策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12)

[2]李义国.探讨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多元化设计[J]. 学苑教育2014(24)

[3]沈洁.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数学大世界.2017(18).

猜你喜欢

算理有效课堂自主探究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初探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