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2021-12-27张军平

甘肃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道德与法治教学初中

张军平

【摘要】正确认知道德与法治,明确何种行为应该受到道德谴责,何种行为必须得到法律制裁,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而适应现代社会提出的整体要求。本文分析了互动式教学模式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契合度,提出鼓励学生自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展开讨论、设置多元互动方案、全面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等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互动教学法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互动式教学模式;契合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03—0182—0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按照不同的难度、维度,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围绕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展开编排,在原有的“品德与生活”基础上,增加了大量与法律有关的内容,以期加强学生的法律认知水平,辩证地看待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探究互动式教学的可行性。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契合度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往往呈现出两种“极端”态势。对于兴趣较为浓厚的学生来说,诸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从哪些方面带来了变革”“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等问题,他们不仅课外积累较多,也愿意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够在教师的定向指导下,逐渐补充考虑不足之处,使观点更加完善。而对于缺乏兴趣的学生来说,道德与法治课只会令其昏昏欲睡,每当听到“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体系的内容主要有哪些”等问题时,此类学生不会下意识地反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名词,而是抵触甚至厌烦[1]。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引进互动式教学模式,该方式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契合度在于,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将重点教学内容渗透到社会热点新闻、故事讨论中,首先能在思想层面加深学生的理解与体会,引导其自行整理、总结出知识点;打破常规化、固化、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革新教学理念,真正彰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的有效方式

1.围绕特定主题,鼓励学生自主创设情境,开展互动教学。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围绕特定主题,鼓励学生自主创设情境,开展互动式教学,有利于迅速达成教学目的。该方法的一般流程为:“抛出主题→提出中心问题→思考并讨论问题→寻找正确答案→归纳总结”。以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的知识点“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为例,课本中给出的标准答案分为三段:①公民是否具备民主意识,直接关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发展以及公民的生活质量;②加强公民的民主意识,不仅仅需要在道德与法治层面予以规定,而是作为一种社会常态,真正成为公民的主观诉求;③民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脉相承,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理念[2]。总体而言,学生如果只看文字,对于上述三条的理解必定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将相关内容渗透到特定场景,引导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后进行讨论。

首先,“什么是民主”。其中的“民”和“主”分别代表什么,只有预先解决这一问题,才能进行深入理解。当学生给出多种说法之后,教师应当进行总结,即“民”代表“人民”,“主”代表“治理、统治”,“人民当家做主、人民统治”即为“民主”。

其次,所谓“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针对“民主”问题的教学进入该阶段之后,实际上已经脱离了浅显的范畴,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讨论“人民当家做主”的具体形式。比如,在电梯等封闭场所看到有人吸烟、在地铁检票口看到有人插队等不良现象时,作为“国家的主人”,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更加深入的论点在于“如果其他人都選择袖手旁观,自身的力量相对微弱,应该采用何种方式,既能保证自己不受伤害,又能制止破坏公序良俗的行为”。当学生对此类问题进行系统性的讨论之后,再将视线拉回到“民主的具体体现”方面,学生必然能够加深理解。

最后,进一步“拔高”讨论的高度,即“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在哪些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实际上,至此阶段,关于民主的讨论已经上升至意识形态方面。从哲学角度考虑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强调社会主义民主与中国国情的契合度,若学生能够按照此种思路全面考虑问题,则其思想境界将会得到升华。

2.教师充分备课,引导学生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展开讨论,定向引导其思维方向。为了避免教学过程陷入单一、固化的传统模式,教师应当充分备课,引导学生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定向引导其思维方向,全面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使其逐渐形成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建设法治中国”一课为例,关于“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初中生从小受到熏陶,在未曾接触书本概念的情况下,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类似于“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等观点。针对此类容易达成共识的知识观念,教师无须投入过多的精力,在后续的教学中,应该围绕“法治的要求”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比如,“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讨论的重点为“什么样的法治可被视为‘良法”“善治体现在哪些方面”[3]。教师可以提出“针对贩卖儿童、妇女事件,你认为我国司法部门迟迟未能推出‘重刑的原因是什么”这一讨论要点,定向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进行讨论。推出该论点的原因如下:第一,法律不是单独存在的,必须具备普适性。初中生考虑相关问题时,往往只关注“人贩子的行为罪恶滔天,必须予以严惩”,却往往忽略了“如果不分具体情况,全部施加重刑”后可能造成的更加严重的后果。第二,司法领域与案件侦破存在较大的联系,任何法律的改变,均会对一系列相关作业流程产生影响,其中涉及的改动成本极其复杂,稍有不善,不仅不会达到初始目的,反而适得其反。

当教学双方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后,教师应当作出如下总结:①针对人贩子的罪行进行量刑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最佳方案;②如果未能加以区分,全部适用重刑,将会造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后果是:公安机关在侦破该类案件时,如果部分人贩子携带拐卖人口逃亡,在感到绝望的状态下(如被抓住即意味着判死刑),很可能直接对儿童、妇女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致使适用重刑的初衷无法实现。综合而言,教师应当围绕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定向思考,不断完善考虑角度,深入理解其中的复杂因素。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设置多元互动方案。运用互動式教学模式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不同性格、知识储备水平存在差异的学生,设置多元互动方案,使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避免发生孤立事件。比如,在“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讨论中,除了阐释“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等标准概念外,针对一些熟知历史典故的学生,教师可将三国时代的著名人物诸葛亮、荀彧等作为分析对象,分析道德、法治如何在其身上融会贯通,进而分析为什么上述人物会在后世受到推崇。教师必须灵活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这样,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提升。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能够积极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使教学双方处于平等地位,进而围绕相应的话题展开讨论,达到多种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主动性和探索欲望的目的。但该方法的缺点在于,教师在组织方面往往需要面对极大的压力,讨论的深度、广度很容易陷入无法控制的境地。因此,教师必须辩证地看待这一方式,在不影响教学进程的前提下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牛晓艳.简析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56):113-114.

[2]钟巧平.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才智,2020(07):56.

[3]周婷婷.刍议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9(52):123.

编辑:孟刚

猜你喜欢

互动式教学模式道德与法治教学初中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关于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究对策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模式分析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