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并举让学校文化建设更有温度

2021-12-27蔺增加

甘肃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校园学校建设

蔺增加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提出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进一步明确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开拓创新、久久为功。

准确把握学校文化的本质

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语言文字,以及美、善、德、行等形而上的概念;“化”的本义是改易、生成、造化,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也就是通过教育等途径让人的素質能力不断增强、精神境界不断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的实质就是“以文化人”的过程。

传统文化注重“以文化人”,通过著书立说、教化育人等,以其润物无声之势,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传承千年而不衰。回到我们教育层面。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本质是一种人文关怀和文化氛围,核心是校园精神。其宗旨和任务,就是要以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滋润学生,概括起来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动性,学校文化是教师与学生集体创造的,其中教师的作用是关键,校(园)长的治学理念起到了引领作用。二是渗透性,学校文化像和煦的春风一样,飘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之中。三是传承性,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学校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就会传承下去,不因时代变化、制度不同而消失,虽然会与时俱进,有所增减,但其精神实质却是延续性的。因此,学校文化不仅体现在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等绿化、美化、亮化等层面,也反映在学校的传统、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等方面,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外在氛围与内在品质的统一。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与时俱进地做好相关工作,让我们的学校更富有生机与活力。

深刻理解学校文化的时代要义

有人说,一所现代化的学校有“三大支柱”,即一个好校长,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上良好的学校文化。如果学校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那么学校文化就是学校的“常青藤、不老树”,是新时期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软实力。

第一,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一所优秀的学校,应该是精神的特区、文化的家园。学校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都无法比拟的。在传统教育中,人们通常认为学生是被教出来的,但从国内外的一些知名学府的实际来看,许多优秀学生普遍认为,他们不是被“教”出来的,而是被“熏”出来的。还有人说,在大学里蹲四年,即使不学习,出来也会不一样,文化育人的作用可见一斑。从我国来看,不论是北京大学的“民主科学、兼容并蓄”,还是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些校园精神被一代代师生继承发扬,经过百年传承,都已淬化为校魂而深入人心、名播中外。正如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教授所言:“学校之大,乃谓有文化之谓也”!大学如此,作为基础育人之所的中小学校、幼儿园,更应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使校园充溢高雅浓郁、生生不息的文化气息,使学校文化建设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

第二,学校文化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不是从高处降至地上,而是登上童年微妙的真相之巅。学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授,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以文化气质、行为习惯和道德风貌,不断培育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文化建设正是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其着眼点就在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格形成创设一个最适宜成长的人文环境。搞好学校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有利于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快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三,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推进内涵发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现实需要。陈宝生部长在党的十九大中央国家机关代表团会议讨论时指出,我国教育体制“四梁八柱”的改革方案基本建立,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从我县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分析,当前正面临着从重硬件建设向重软件建设转变,从量的增加向质的提升转变,从程序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从均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关键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突出优质化、均衡化、科学化、法治化,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学校文化恰恰是学校内涵的集中体现,是教育的基本内核,是引领学校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的灵魂,是育人成才和学校发展的根基。所以,我们的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紧扣时代发展主题,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朝着现代化、规范化、个性化、艺术化方向发展。要用学校文化建设的精品化、特色化助推教育现代化。

科学推进学校文化的内涵建设

第一,要形成体系。费孝通讲,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坚持大原则、大方向的前提下,既不蜻蜓点水也不断章取义,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急功近利,要形成完整的、科学的、能够可持续的、具有自身特点的思路目标体系,并能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第二,要彰显风格。特色是学校文化的生命。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是富有个性的学校,具有独特文化的学校。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中,各校(园)一定要紧扣实际,善于创新,突出多样化、个性化,避免“千校一面”,形成“一校一品”的文化特色。要继续深化拓展红色基因传承活动,使之真正成为全县学校文化建设的一张名片。要积极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亮点,形成特色文化品牌。全县农村偏远学校、基础设施滞后的学校要扬长避短,敢于创造,着力在特色文化活动、文明礼仪教育、校园环境创设等方面大胆探索,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第三,要注重结合。学校文化建设不是孤立的建设活动,而是教育各类活动的集合。在工作中,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要把学校文化建设与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方针、基本要求结合起来,确保学校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二是要把学校文化建设与各类软硬件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学校文化建设与项目、环境、设施等建设的有机融合、协调推进,不断提高资源的配置利用效率。三是要把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改革、质量提升结合起来,实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四是要把学校文化建设与各类活动开展结合起来,在活动育人上下功夫、做文章、创亮点、出精品,建设具有校本特色、时代特点的学校文化,不断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第四,要统筹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长效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加大投入,务求实效。各校(园)要把学校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凸显学校特色、优势,前瞻性地做好规划设计,认真抓好落实。具体到“五育并举”任务上,德育要突出立德树人,聚焦党建文化、团建文化、少先队文化和制度文化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明校园创建等,凸显“以德润心”;智育要着力课程文化、创客文化、教研文化和教风、学风建设,凸显“以智育人”;体育要持续推进体艺“2+1”活动,大力开展校园足球、花样跳绳和快乐大课间、体育运动会等活动,凸显“以体载道”;美育不仅要注重外部环境创设和校园“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更要注重师生人生理想、思想觉悟、道德情操、行为毅力、生活情绪、文化修养等“内在美”的塑造,凸显“以美成才”;劳育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凸显以劳树德、增智、强体、育美。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校园学校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