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探究

2021-12-08何春妮卢远龚玉葵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立德树人高中地理

何春妮 卢远 龚玉葵

【摘 要】本文分析“课程思政”的内涵,阐述高中地理教学模块“课程思政”元素的渗透点及教学建议,提出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注重教学素材思政元素的挖掘,找准思政教育与学科知识的契合点;以乡土情境和热点问题为切入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探索潜在的地理学科思政育人价值功能,培育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程思政 教学策略 思政元素 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2-0021-02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贯穿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实现全程立德育人、全方位立德育人。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可见,“课程思政”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充分挖掘地理学科思政元素,将其学科理论资源有机转化成社会育人资源,是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的共同使命。本文探索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不是一门学科课程,而是挖掘学科课程的多种思政教育元素有机结合融入课堂教学。它不会改变学科的属性特征,也不是学科所有课程内容都适合当作思政课程来教学,而应正确认识和把握学科课程内容立德树人的基本功能,运用学科主体思维模式与学科课程德育模式同行并进,把立德树人作为学科课程教学的一项根本任务。其基本的教学内涵是:教师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一是能够充分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充分体现教学的顶层设计的基本理念,把德育作为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与提高学科文化素养相结合,在学科知识中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思政教育,培养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地理学是一门文理相兼容、与当代国家战略、时事热点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其课程内容主要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自然地理模块涵盖地球科学理论基础和实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科学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有关现象,辩证看待自然地理现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倡导生态优先发展,共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为建设美丽中国夯基筑台、保驾护航。人文地理模块教学内容涵盖人口、城乡发展、产业区位、环境与发展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有基本的认识,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原理去解释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提倡绿色发展、树立人地协调观。区域地理模块内容包含区域的概念、类型、发展及协调等,旨在帮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区域的条件和发展趋势,注重区域和谐、创新、转型发展,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区域环境特征,树立正确的区域协调发展观。

以上三大地理模块既践行了新课标的内容要求,又符合党的教育方針、遵循立德树人及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地理教师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积极深入探究和挖掘地理学科的思政教育理念,让地理课程逐渐成为以地理知识为载体的“隐性”思政课。以下选取高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个教学模块分别阐述其渗透的思政元素及教学建议(见表1)。

三、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一)注重教学素材思政元素的挖掘,找准思政教育与学科知识的契合点

地理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学科,对广大学生来说地理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紧密联系热点时政,综合性强。将思政元素渗透到地理教学中,并与对应的学科知识内容相融合,需要教师平时注重教学素材的收集、分类、整理,精选具有思政元素的地理教学资源,充分挖掘其中可能蕴含的诸多思政教育元素。教学素材内容要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本质和价值,展示其核心思想和独特视角,找准思政元素与地理教学知识的契合点,并将之融入地理教学实践过程中。例如,对于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教师应尝试去分析思考、挖掘新发展理念与地理学科的关联度。在备课阶段撰写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具备渗透思政教育思想的意识,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实施正确的“三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教育。“课程思政”教育不只是注重“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更要强调从学科课程中挖掘具有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并有意识地渗透到实际教学设计中,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以乡土情境和热点问题为切入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结合乡土和时政热点话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课程思政”教学不能仅仅只是限于传授教材里的知识和案例,更多地应该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深入思考探究身边的地理问题和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将所学书本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生活经验相互结合。例如,教学“垃圾分类”的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周末给市民解读国家出台城市垃圾分类的相关政策,发放宣传资料,普及城市垃圾分类等基本知识,提倡健康、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提出“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起”的理念。这样做不仅能把课堂知识有效推广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升华,让学生在参与体验生活劳动当中感受保护环境资源、推进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又如,教学乡村空间结构的改变,自然会联想到乡村振兴战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当地乡村振兴的典范或查找其他地区乡村振兴的案例。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图文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乡村振兴的相关问题。在探讨城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家乡5年前的情况和现在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善于站在地理的视角去发现、思考身边的地理问题,悉心观察生活、观察世界,培养学生主动关注时政热点话题,进而激发强烈的家国情怀。

(三)探索潜在的地理学科思政育人价值功能,培育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

新时代的地理教师应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拓宽知识视野,潜心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和知识综合能力,不断夯实自身的思政理论修养,积极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本色。例如,在讲解高中地理“大气受热过程”时,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教师通常会让学生将其过程总结归纳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教师引导学生从大气的受热过程中领悟做人之道:常怀一颗感恩之心行走于世间,心灵才不会孤单;做人要常怀感恩之心,珍惜身边人。教师在日常要给学生树立好榜样,注重平时的一言一行,恰当地增添思政教育元素,春风化雨般地滋养学生的心田,培育学生独立健康的人格,引领学生不负祖国和社会的重托,努力去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为祖国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国高考地理命题的导向是紧跟科学时代发展需求,近几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非常重视考查高中学生的地理情感价值观,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是单纯地学好知识本领,更重要的是能将所学的知识服务于人类的实际生活,培养社会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能够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促进高中生整体身心和人格的健康和谐发展;能够培育学生坚定科学理想信念,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8)[2020-09-12].http:/www.xinhuanet.com/polit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注:本文系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北部湾沿海区域森林转型及其土壤侵蚀效应研究——以南流江流域为例”(编号:4166104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何春妮(1997— ),女,广西桂林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地理方向);卢 远(1971— ),男,广西横州人,碩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为地理教学论、GIS应用、环境遥感研究;龚玉葵(1965— ),女,广西南宁人,正高级教师,地理特级教师,南宁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中学地理教学应用研究。

(责编 李 言)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立德树人高中地理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