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干预对上海吕巷镇社区农村老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知识、信念、行为的影响

2021-12-05庞振军夏保芳陆爱舟张国栋

上海医药 2021年22期
关键词:高危人群知信行脑卒中

庞振军 夏保芳 陆爱舟 张国栋

摘 要 目的:探討健康干预对上海市吕巷镇60岁以上老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知、信、行的影响。方法:在上海市吕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度辖区居民筛查出的高危人群中,采取系统抽样方法选取264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69.97±6.11)岁,其中男性131名,占49.62%,女性133名,占50.38%。开展1年的健康干预,采用脑卒中健康知识问卷、健康信念模型量表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评价调查对象干预前后的健康知识、信念和行为的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调查对象的健康知识总分及其各维度(生活起居、运动、饮食、危险因素识别、用药、血压监测、卒中征兆和卒中处理)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信念量表的感知到易感性、感知到严重性、感知到益处、健康动力和自我效能维度得分和信念总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健康行为量表健康责任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健康干预可提高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相关知识和信念。行为改变需要长期、持续的健康干预。

关键词 脑卒中;高危人群;知信行;健康干预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1)22-0055-04

基金项目:2018年度金山区卫生计生委立项科研课题(JSKJ-KTSQ-2018-09)

Influence of health intervention on knowledge, belief and practice of elderly people at high risk of stroke in a community of Shanghai

PANG Zhenjun, XIA Baofang, LU Aizhou, ZHAGN Guodong(Prevention and Health Care Department of Lvxi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151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health intervention on the knowledge, belief and practice in elderly patients aged 60 and above in Lvxiang Community, Shanghai. Methods: Among the high-risk populations screened by Lvxi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in Shanghai in 2018, a systematic sampling method was adopted to select 264 survey subjects, the average age was (69.97±6.11) years, including 131 males, accounting for 49.62% and 133 females, accounting for 50.38%. Health intervention was carried out for one year. The stroke health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the health belief model scale and the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scale Ⅱ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health knowledge, belief and behavior scores of the survey subjec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total scores of survey subjects health knowledge and the scores of all dimensions (daily life, exercise, diet, risk factor identification, medication,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stroke signs and stroke manage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P<0.05); the belief scales perceived susceptibility, perceived severity, perceived benefit, health motivation and self-efficacy dimension scores and total belief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P<0.01); the score of the health responsibility dimension of the health behavior scale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ntervention(P<0.05). Conclusion: Health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knowledge and belief of people at high risk of stroke. Behavior change requires long-term and sustained health intervention.

KEY WORDS stroke; high risk group; knowledge, belief and practice; health intervention

脑卒中是常见的健康行为相关性疾病,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的健康和生命,已成为我国居民全死因顺位中第一位,给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1-2]。相关研究显示,80%以上的脑卒中是可以通过控制危害因素来实现早期预防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预防脑卒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2-4]。健康知识、信念和行为是评价脑卒中预防效果的重要指标,针对知识、信念和行为3个方面的干预是防治策略的重点[5]。本研究旨在评估健康干预对农村60岁以上老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知识、信念、行为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2018年度上海金山区吕巷镇社区筛查出的406名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采取系统抽样方法选取270名作为调查对象,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开展健康干预,并在干预前后进行健康知识、信念和行为的问卷调查。

纳入标准:(1)根据《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技术规范》中的风险筛查评估因素[6],8项危险因素中符合3项及以上者;(2)年龄≥60岁者;(3)意识清楚且配合调查者;(4)自愿参与并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1)既往有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者;(2)认知功能障碍者;(3)精神障碍患者。

干预前共发放问卷270份,回收有效问卷264份,有效回收率为97.8%。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69.97±6.11)岁;其中男性131名,占49.62%,女性133名,占50.38%;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75名、初中73名、高中/中专及以上16名。干预后共发放问卷264份,回收有效问卷261份,有效回收率为98.86%,完成有效问卷的261名高危人群的平均年龄为(69.95±6.10)岁,其中男性129名,占49.43%,女性132名,占50.57%;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73名、初中72名、高中/中专及以上16名。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建立由医师和护士组成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队伍。队伍成员均经过系统培训并熟悉掌握脑卒中相关防治知识和技能,根据卫生部印发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试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中风险评估的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7]。

本次研究采取的干预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对干预人群的高危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脑卒中家族史、脑卒中史等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周期随访宣教,频次为每季度1次,共4次,每位研究对象观察时间为1年,其中第一次和第四次均为上门家庭随访宣教和针对性指导,另外2次为电话随访宣教;(2)组织开展群体讲座,邀请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级别医师对干预人群开展脑卒中防治知识讲座,并设立咨询台一对一现场咨询;(3)干预小组自行制作的脑卒中防治健康教育卡,并经邀请专家审核通过后发放给每个干预对象。(4)每6个月对干预对象开展血压、血糖监测和身高体重测量。

干预内容包括知识、信念、行为3方面:(1)脑卒中相关防治知识传授,如基础知识、危害因素、先兆症状和早期症状识别、发病后急救处置措施等。(2)建立信念。认识脑卒中的危害,了解预防的重要性、早期治疗及预后效果等。(3)行为指导。介绍膳食平衡合理方法、合理运动量指导、血压和血糖测量方法,戒烟限酒、不良睡眠等行为,服药情况干预,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减少危害因素暴露等,倡导多吃蔬果,适量牛奶肉类,减少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等。

1.2.2 调查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以人口学信息为主,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及居住状况等信息。

(2)脑卒中健康知识问卷

由国内学者张小培[8]设计,应用在国内的多项研究中,且被证实具有较高的信、效度[9-10]。该问卷共有8个维度(饮食、生活起居、卒中征兆、运动、危险因素识别、用药、血压监测和卒中处理)36个条目。选项有“知道”“不知道”,选“知道”计1分,选“不知道”不计分,问卷总分为0~36分,总分越高说明掌握脑卒中防治健康知识情况越好。

(3)健康信念模型量表

彭慧蛟等[11]学者将Champion[12]设计的健康信念模型量表修改后应用于脑卒中患者,董小方[9]的研究结果显示,修改后的量表和各维度的Cronbacha系数均在0.73~0.89范围,说明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量表共35个条目,包括感知到易感性、严重性、益处、障碍、健康动力和自我效能6个维度。采用Likert 5级的评分法,选项“完全不同意”“不同意”“无意见”“同意”“完全同意”依序赋值1~5分,总分为35~175分,得分越高表示信念越好。

(4)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

美國护理学家Pullen等[13]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的基础上编制该量表,董小方[9]的研究结果显示,总量表和各维度的Cronbacha系数均在0.83~0.92范围,说明其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量表共6个维度(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运动锻炼、营养、人际间关系、压力管理)52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从不”计1分,“有时”计2分,“经常”计3分,“总是”计4分,量表总分为52~208分,得分越高表示防治行为越积极,越对健康有利。

1.2.3 调查方法

调查前对医务工作者开展培训,在干预前后采用“一对一”询问方式开展现场问卷调查,现场回收所有问卷。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x±s描述,比较采用t或F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卒中知识问卷评分

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调查对象的脑卒中健康知识问卷总的平均得分增长2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脑卒中知识问卷8个维度的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健康信念量表评分

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调查对象的健康信念量表总平均得分增长1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健康信念量表除“感知障碍”维度的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5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3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评分

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总平均得分增长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干预后除“健康责任”维度的得分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21)外,其余5个维度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結果显示,社区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脑卒中高危人群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后脑卒中知识总分与各维度平均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脑卒中防治知识得分增加了26.36%,说明对高危人群采取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提高其脑卒中防治知识水平,与朱卫红等[14]、曾亚珍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其中卒中处理和危害因素识别维度增长幅度较高(分别为39.50%和38.28%)。其原因可能是本研究干预人群为脑卒中高危人群,自身存在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在健康宣教时对危险因素判断识别和发病时紧急处理方法更加关注和重视。

在防治信念方面上,除了“感知到障碍”维度干预前后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条目得分和信念总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其中信念的总分增长了15.18%,提示通过健康干预后高危人群的脑卒中防治信念较前更为积极。“感知到严重性”维度提高比例最大,提示脑卒中高危人群更重视和警惕发病产生严重危害。而本次干预对“感知到障碍”维度未能产生影响,提示此项的宣教干预还有待加强。

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善是健康干预的最终目的。本研究对农村60岁以上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干预后,健康行为量表只有“健康责任”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说明本次干预对健康行为的影响并不明显,这与曾亚珍等[15]和唐付娟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干预时间较短,长期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能够发生良性改变有关,或与干预强度不够,健康行为尚未形成有关。提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需要长期的行动。

本研究对干预对象的干预时间过短,且没有设立干预的对照组,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倚,需要设计更加合理的研究来加以验证。

参考文献

[1] Wood D, Eiselé JL. A global coalition for the fight against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J]. Lancet, 2017, 390(10108): 2130-2131.

[2] 国家卫生计生委防治工程委员会.中国卒中流行报告2015[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5: 1-5.

[3] Howard G, Grau A. Advances in stroke: population study 2013[J]. Stroke, 2014, 45(2): 368-370.

[4] Meschia JF, Bushnell C, Boden-Albala B,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stroke: 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J]. Stroke, 2014, 45(12): 3754-3832.

[5] 张磊, 史中锋, 迟阿鲁, 等. 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及知信行社区干预效果评价[J]. 中国公共卫生, 2013, 29(4): 608-611.

[6]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技术规范[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 5(9): 44-50.

[7] 卫生部办公厅.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试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S]. 卫办疾控函(2012)275号.

[8] 张小培. 出院后脑卒中患者的健康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 广州: 中山大学, 2009.

[9] 董小方. 郑州市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D]. 郑州: 郑州大学, 2014.

[10] 徐淑华, 孙静, 钱金明, 等. 脑卒中高危人群知信行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7, 21(8): 857-859.

[11] 彭慧蛟. 脑卒中患者的健康信念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研究[D]. 广州: 中山大学, 2010.

[12] Champion VL. Use of the health belief model in determining frequency of breast self-examination[J]. Res Nurs Health, 1985, 8(4): 373-379.

[13] Pullen C, Walker SN, Fiandt K. Determinants of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behaviors in rural older women[J]. Fam Community Health, 2001, 24(2): 49-72.

[14] 朱卫红, 古丽拜尔·马木堤, 孟珺, 等. 社区脑卒中预防干预对老年人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J]. 上海医药, 2020(41): 47-50.

[15] 曾亚珍, 肖晓玲, 张东华, 等. 基于脑卒中筛查的健康教育干预对孝感市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治知信行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16, 23(13): 67-72.

[16] 唐付娟, 曹静雅. 基于脑卒中筛查的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治知信行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 36(1): 185-186.

猜你喜欢

高危人群知信行脑卒中
城市老年人科学锻炼知信行及环境影响研究
基于JCI标准下哮喘患者个案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家庭医生干预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影响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药食同源知信行及建议研究
体验式学习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知信行的影响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