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脑外伤后癫痫的发病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

2021-12-05杨晗陈雨清于如同

山东医药 2021年30期
关键词:挫裂伤脑外伤脑损伤

杨晗,陈雨清,于如同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苏徐州221002

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癫痫(Posttraumatic Epilepsy,PTE)是指继发于TBI的癫痫发作,可发生在脑损伤后的任意时间。美国TBI后儿童PTE的发病率可达22%,成年人群为12%~29%[1]。流行病调查显示,PTE 的群体发病区间为1.9%~53.3%,约占癫痫患者的20%,是威胁TBI患者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2]。儿童颅脑结构与发育特点具有异质性,同时因为癫痫的病因十分复杂,PTE患儿出现意识障碍、意外伤害甚至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目前,国内外的关于PTE的研究内容多数集中在成年患者,关于儿童PTE的相关研究较少。。而现有的儿童PTE研究中,关于临床管理、危险因素与预后的分析结果各不相同,最终得到的防治策略不同[3]。为此,我们收集了133例TBI患儿的临床资料,对PTE的发病危险因素及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PTE的早期防治规范化与个体化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5 年1 月—2018 年12 月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中重度TBI 患儿313 例,均经过CT 或MRI 检查,在脑外伤后24 小时内入院。患儿均有明确外伤史,存在脑电图病理性癫痫波,伤后癫痫大发作或局灶性发作2次或以上。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有明确的首次脑外伤史;②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low Coma Scale,GCS)评分≤12 分;③能够提供完整资料;④有明确的癫痫发作临床表现;⑤具有脑电生理证据:具有棘慢波、尖波、棘波、多棘慢波以及尖慢波等癫痫波与局部病灶高幅度慢波等;⑥监护人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资料不全;②住院一周内死亡或主动离院;③擅自停药或漏服导致发作;④既往癫痫病史或家族史;⑤后续发生TBI,或其他疾病导致癫痫发作;⑥监护人不能沟通,无法正常配合。PTE 参考国际抗癫痫联盟(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ILAE)提出的诊断标准[4]。随访2 年,313 例患儿中74 例发生PTE,其中男38 例、女36 例,年龄(8.87±4.69)岁;未发生PTE 患儿239 例,其中男128 例,女111 例,年龄(9.74±4.87)岁。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儿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资料收集及统计学方法 收集并记录患儿的人口信息(年龄、性别)、脑外伤特征(损伤分类、程度、原因、部位、类型、骨折情况)、治疗情况(手术治疗、早期发作、预防用药、并发症、出院时昏迷)等。出院后对患儿进行外伤后2 年门诊复查与电话随访,收集患儿以下信息:①癫痫的发生及发展:发病日期、病程、发作时临床表现、发作类型、发作频率等。②诊疗经过:口服抗癫痫药物日期、种类、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等。③辅助检查:定期复查的脑电图及头颅MRI/CT。记录患儿生存状态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GOS>3 级定义为预后良好,≤3级为预后不良。

采用SPSS 24.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以患儿人口信息、脑外伤特征、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等为计数资料,用%表示。以患儿是否发生PTE 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脑外伤后发生PTE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评估PTE患儿平均生存时间长与累计生存率;组间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再把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明确PTE 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童脑外伤后发生PTE 的危险因素 313 例TBI 患儿发生PTE74 例(23.6%,74/313)。发生PTE的TBI 患儿中年龄<8 岁34 例、9~17 岁40 例,男38例、女36例,损伤分类为闭合性61例、开放性13例,损伤程度为中度29 例、重度45 例,损伤原因为交通事故23 例、意外跌落35 例、暴力伤害14 例,损伤部位额叶20 例、颞叶42 例、顶枕叶12 例,损伤类型为硬膜外血肿12 例、硬膜下血肿17 例、脑挫裂伤并血肿33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2 例、弥漫性轴索损伤5例,颅骨骨折为无16例、线性45例、凹陷性13例,手术治疗61 例,PTE 早期发作48 例,癫痫预防性用药29 例,出现并发症41 例,出院时昏迷44 例,出院后居家恢复43 例、外院治疗31 例,外伤1 年后随访GOS≤3 级38 例,GOS>3 级36 例,外伤2 年后随访GOS≤3级44例,GOS>3级30例。

未发生PTE 的TBI 患儿中年龄<8 岁94 例、9~17岁145例,男128例、女111例,损伤分类为闭合性210 例、开放性29 例,损伤程度为中度133 例、重度106 例,损伤原因为交通事故119 例、意外跌落109例、暴力伤害13 例,损伤部位额叶94 例、颞叶129例、顶枕叶16例,损伤类型为硬膜外血肿47例、硬膜下血肿61 例、脑挫裂伤并血肿56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9 例、弥漫性轴索损伤16 例,颅骨骨折为无72例、线性132 例、凹陷性35 例,手术治疗205 例,PTE早期发作108 例,癫痫预防性用药133 例,出现并发症78例,出院时昏迷97例,出院后居家恢复102例、外院治疗137 例,外伤1 年后随访GOS≤3 级89 例,GOS>3 级150 例,外伤2 年后随访GOS≤3 级92 例,GOS>3级147例。

与未发生PTE 的TBI患儿比较,发生PTE 的TBI患儿在损伤程度、原因、部位、类型、早期发作、预防用药、并发症、出院时昏迷、出院后治疗以及预后结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TBI患儿发生PTE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重度脑损伤、颞叶损伤、脑挫裂伤并血肿与早期癫痫发作是TBI 患儿发生PTE 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表1 TBI患儿发生PTE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2 PTE 患儿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外伤后两年313 例TBI患儿存活267 例(85.3%)、病死46例(14.7%)。313 例患儿中发生PTE 74例(23.6%,74/313),其中死亡26例,病死率为35.1%(26/74)。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发生PTE的TBI患儿平均生存期17.2个月,未发生PTE的TBI患儿平均生存期22.7个月,PTE的TBI患儿、未发生PTE的TBI患儿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49.3%、72.2%(P<0.05)。

影响PTE 患儿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重度脑损伤、早期发作、出院时昏迷与缺乏预防用药是影响PTE 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

表2 影响PTE患儿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全球每年多达6400~7400 万例新发TBI 患者[5]。儿童由于皮层发育不成熟,完整的神经抑制反射结构尚不完善,脑皮质兴奋阈值低,对外界的损伤或刺激容易产生应激,导致癫痫的发生[6]。各年龄组的脑外伤儿童PTE 发病率为5%~24%,低龄组发作风险最高,为32%~40%,且以反复发作多见[7]。根据癫痫发作的时间间隔不同,分为早期发作(1周以内)和晚期发作(1周以外),儿童伤后易出现早期发作并形成癫痫持续状态。当存在持续癫痫状态或复发性发作时,将显著加剧脑组织缺氧水肿,导致多种并发症甚至脑疝,极大增加死亡风险。在本次研究中,患儿癫痫发作共74 例(23.6%),其中第1 年内发作有51 例(68.9%),第二年内23 例(31.1%)。

重度脑损伤、颞叶损伤、脑挫裂伤并血肿与早期发作是患儿发生PTE的独立危险因素。在PTE组中,重度脑损伤患儿为60.8%,中度为39.2%,脑损伤严重程度越高,患儿发生PTE 的风险越大。有研究显示,中重度TBI儿童的PTE发病率比轻度TBI儿童的发病率高7~9倍[8。儿童脑组织移动空间大,硬脑膜与脑血管组织纤薄,蛛网膜下腔间隙大,易导致严重的原发性脑损伤。重度脑损伤可导致脑挫裂伤与脑出血,对皮层组织的产生压迫;含铁血黄素等沉积于神经纤维网,刺激皮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损伤部位易形成瘢痕,从而导致癫痫发生。本研究还发现,当损伤部位接近颞叶内侧海马区与皮质感觉运动区域时,发生癫痫的风险增加。在PTE组中56.8%损伤为颞叶,27%为额叶,16.2%为顶枕叶,对于儿童大脑,颞叶神经元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受到损伤时极易发生病理性放电。颞叶及海马区结构萎缩的程度越高,则癫痫发作阈值越低[9]。另外,儿童内侧颞区结构的异常与致痫的神经网络也有关,损伤后会破坏正常的神经通路,从而诱发癫痫。

对于脑挫裂伤并出血的患儿,癫痫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前者发生PTE 风险较大。有文献报道,单发的脑出血或脑挫裂伤导致发作的风险增加5~6 倍,而脑出血与脑挫裂伤的结合将促使癫痫发作的风险增加近11 倍[11]。机制包括:①直接性脑皮质层挫裂,造成局部神经元破坏,损伤神经回路;②形成的血肿增加炎症反应和神经元兴奋性,降低发作阈值;③损伤细胞成分外渗及血肿溶解后,大量生化物质积累在神经细胞周围,干扰神经细胞,增加细胞膜生物电活动异常;④在损伤后形成的软化病灶以及胶质增生的瘢痕区,发生率明显增高。

另外,癫痫早期发作(急性症状性癫痫发作)也是发生PTE 的危险因素。在研究中,PTE 组早期发作率为64.9%,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晚期发病率增加有关。有研究发现,大多数TBI 儿童都有早期外伤后癫痫发作,早期癫痫发作的风险在年幼儿童中更高,而晚期癫痫发作在年长儿童中更常见[11]。重度TBI 的儿童早期发作的风险显著增加,高于成人群体早期的发病率。早期发作是对急性损伤的应激反应,包括对神经递质受体和离子通道蛋白的修饰以及新基因转录,改变谷氨酸调控和炎症反应,促进兴奋性,致痫通路处于易发过程,并导致解剖结构改变;继发性晚期发作与突触改变和轴突转化有关,伴随应激性星形胶质细胞使炎症反应固化,导致频繁发作与周期延长[10]。当早期发作并成为持续状态时,增加患儿继发PTE的风险。

严重的TBI患儿可出现长时间意识丧失、颅骨骨折、脑挫伤或脑内血肿,导致颅内压升高、脑缺血缺氧,甚至脑疝[12]。重度脑损伤可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在原发性损伤之上,脑组织的病理与生化变化加重,从而影响预后。另外,有研究指出,早期发作患者与未发作患者在1年后的神经恢复有差异,这一结果表明,严重TBI患儿的预后将受到是否早期发作的影响[13]。早期发作也增加了晚期PTE的风险,PTE可引起儿童发育障碍,导致不良结局。随着脑损伤程度的增加,发生昏迷的可能性明显增大,有文献报道,丘脑皮层回路的外伤性中断可导致是脑损伤后持续昏迷[14]。昏迷时间越长,脑组织损伤越重,加重颅内感染、出血,甚至脑疝,使患儿的死亡风险增加,也增加了发生PTE的风险,PTE反之可进一步加剧脑损伤,形成恶性循环。脑外伤的儿童病情进展快于成人,出现昏迷时间更早,且持续时间更长,容易出现呼吸循环衰竭、体温调节障碍与电解质紊乱等。在此次研究中,68.9%的PTE发生在儿童脑外伤后1年内,发生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生存曲线显示,PTE儿童的累积死亡率随时间而明显增加。重度脑损伤、早期发作、出院时昏迷与缺乏预防用药是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外伤后早期使用预防性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AED)可产生有益的效果。急性损伤和临床上的癫痫发作之间,通常存在数天至数年的潜伏期,这为防治提供了宝贵的机会。《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2013 版)》建议:严重颅脑损伤的患者可应用AED 治疗,尽早使用以减少伤后早期癫痫发作的风险[15]。重度脑外伤的患者容易发生癫痫,增加脑代谢需求、颅内压与水肿,加剧继发性损伤,甚至死亡。在此次研究中,PTE 组早期采用预防用药率为39.2%,低于对照组55.6%,在单药治疗中,使用最多的前三位是丙戊酸钠(49例,30.2%)、苯巴比妥(35 例,21.6%)、卡马西平(16 例,9.9%);多药治疗中以两药联合最多(52 例,32.1%),前三位依次是苯巴比妥+丙戊酸钠、苯妥英钠+丙戊酸钠以及丙戊酸钠+卡马西平。一个双盲对照实验表明,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和苯巴比妥对预防外伤后早期癫痫是有效的[16]。多项成人临床研究也表明,在中度或重度TBI 后的第一周内使用AED 能够预防癫痫发作[17]。不同于成人,儿童脑皮质功能不稳定、抑制能力弱,治疗时也应首先稳定脑皮质功能,避免兴奋性的药物。当前,对于儿童AED 治疗有益于预后的具体机制还缺乏了解,既往研究中观察到的结论相关性不足,这也解释了AED 使用效果的差异性,因此,更需要进一步研究出适用于TBI儿童的安全有效的预防药物。

为防止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目前对PTE 的治疗分为两类:急性癫痫发作的预防或癫痫持续状态的管理,两者都集中在抗癫痫药物的使用上。对于确诊的PTE 患儿,应首先决定何时治疗以及用哪种药物治疗,药物的选择主要基于PTE 的次数与性质、共病、药物活性谱、不良反应、滴定速率和剂量,考虑多种药物相互作用、成本和预期效果。另外,定期监测AED 血药浓度,以便及时调整用药种类及剂量,观察用药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PTE 是儿童脑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存在重度脑损伤、颞叶损伤、脑挫裂伤并血肿与早期癫痫发作的TBI患儿继发PTE的风险增加。存在重度脑损伤、早期癫痫发作、出院时昏迷与缺乏预防用药的PTE患儿预后不良。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对存在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措施,改善PTE患儿的预后。

猜你喜欢

挫裂伤脑外伤脑损伤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双额叶挫裂伤后患者病情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的临床疗效
针对双额脑挫裂伤的治疗策略的研究
CT“李琦岛征”和“黑洞征”对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