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桃林下玉木耳吊袋栽培技术

2021-12-01肖玉军孔令加杨建春柳成益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菌袋木耳菌丝

肖玉军,孔令加,杨 梅,杨建春,刘 余,柳成益*

(1.四川省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1;2.四川省烟草公司攀枝花市公司,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核桃产业已成为攀枝花市二半山区林业经济重点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核桃经济效益急剧下降,急需开拓新型林业产业经济。林下经济属于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生态林业生产模式[1],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利用林地资源,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2]。在绿色、生态和持续发展战略越来越备受关注的背景下,林下经济将成为攀枝花市林业产业发展的新方向。近年来,林菌模式作为林下经济的一种模式,属于典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模式[3],快速蓬勃发展。食用菌在助力精准扶贫[4]、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5]。当下,开展林下种植的食用菌种类繁多,如羊肚菌[6]、大球盖菇[7]、灰树花[8]、暗褐网柄牛肝菌[9]等,玉木耳林下种植鲜有报导。

玉木耳是毛木耳的一个白色变种[10],因其形态晶莹洁白,口感嫩滑、脆爽,营养丰富[11],有保健功效[12],深受市场欢迎。目前,已在吉林、山东、辽宁、浙江、广西、新疆等地栽培成功,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3]。为了探索攀枝花二半山区核桃林下玉木耳栽培技术,2017年攀枝花引进玉木耳开展核桃林下种植试验,通过几年的努力,试验获得成功并取得良好效应,现将玉木耳核桃林下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林地选择

1.1 核桃林地选择

选择核桃主杆达到15cm以上,树列整齐,树下郁闭度达0.7以上的核桃林。优选台地、平地或坡度小于20°的缓坡地。林地背风向阳,附近交通便利,充足清洁的水源,便于安装喷灌,林地周围环境无污染。

1.2 核桃林处理及设施安装

将核桃林下的枯枝烂叶和杂草清理干净,平整地面,并将核桃树1.5m以下的未挂果的小枝修剪掉,保留5cm以上的大枝,使林下通风通畅。在菌袋吊袋前1周需对林地进行杀虫杀菌处理,一般在林地撒上一层石灰对地面进行杀菌杀虫,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对核桃树树冠进行消杀。在核桃树主杆离地面2.5m架设水管,根据树冠大小安装3~5个雾化喷头。水压不够的地方可以安装增压泵,使喷水达到雾化效果,并开挖排水沟,使雨水排放通畅。

2 玉木耳生物学特性

玉木耳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蘑菇纲Agaricomycetes,木耳目Au-riculariales,木耳科Auriculariaceae,木耳属Auricu-laria[14],是一种中高温恒温结实性食用菌。菌丝生长温度在8~36℃,最适温度22~30℃,培养基适宜含水量在60%~65%,空气湿度65%左右,黑暗,好氧性;耳片原基分化温度在15~33℃,最适温度20~28℃,出耳阶段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0%~95%,需要散射光,好氧性,培养基pH值为6.5~7.5。

3 栽培季节及菌种选择

攀枝花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常年平均气温在19~21℃,干湿季分明,雨季一般在7~11月。核桃种植主要分布在二半山区,海拔1600~2000m,雨季温度在22~28℃。根据攀枝花气候特点,玉木耳种植时间宜安排在雨季期间,一般在雨季来临之前安排做菌包,可减少菌包污染。一般在4~5月份备料,5~7月做包,7~10月份出耳。

玉木耳菌种选择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中心李玉院士团队驯化选育出的玉木耳品种。

4 栽培原料及配方

玉木耳是一种木腐真菌,栽培料来源广,种类多,可根据当地食用菌材料情况,因地制宜采购栽培原料。一般以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为主料,混合麦麸、米糠、豆粉、玉米粉、石灰、石膏等辅料。栽培原料质量需新鲜、干燥、无虫和无霉变。主料颗粒大小一般在0.2~0.5cm较为合适。攀枝花芒果、果桑、板栗、核桃、梨、樱桃等水果种植面积较大,其修剪的废弃果枝十分丰富,可作为栽培玉木耳的主要栽培料。根据当地原料情况设计如下配方:木屑67%,麦麸15%,棉籽壳15%,石灰1%,石膏2%,pH 值7~8,其中木屑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废弃果枝混合物,其中以板栗产量最高。

5 出耳菌包生产

5.1 拌料

按照配方比列称取主要原料,然后将主料用水预湿,闷堆1~2d,使主料充分吸水。再将辅料加入与主料充分混合均匀,使培养料含水量在65%左右,即用手抓一把培养料,用力紧握,指缝间出水而不滴下为宜。培养料pH值用石灰调至8。

5.2 装袋

拌好的培养料要及时装袋。选用18cm×35cm×0.05mm规格的聚乙烯耐高温折角菌袋,使用机器和人工装袋均可,装袋高度18~19cm,培养料松紧适宜,用食用菌窝口机进行窝口,插入2cm×16cm的阶梯菌棒。

5.3 灭菌

装好的菌袋要及时灭菌。灭菌有常压和高压2种蒸气灭菌方式,常压蒸气灭菌在菌袋中心区域温度达到100℃,保持10~12h;高压蒸气灭菌当温度升到115℃时,先将锅内冷空气排尽,再将温度升至121℃,压力0.14Mpa时,维持2.5h。

5.4 接种

灭菌结束后,锅炉内温度降至55℃以下后,开锅将菌袋搬至接种室,待菌袋中心温度降至30℃以下,就可以接种了。接种前需将接种室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用高锰酸钾和甲醛混合熏蒸杀菌,1m3空间使用10mL甲醛和1g高锰酸钾,密闭接种室,消毒时间2~3h。也可以用其他烟熏或喷雾消毒剂,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使用。待接种室内刺激性气味消失后开始接种。玉木耳推荐使用枝条种接种,枝条种发菌点多,生长速度快,减少培养时间。接种时两人拔菌帮,一人放枝条种,一人用灭菌后的海绵塞封住接种口。

5.5 发菌培养

接种好的菌袋放入到培养室进行发菌培养。菌袋用菌框装入上架或“井”字型摆放3~5层。由于菌丝生长旺盛,呼吸作用强,袋内的温度也会升高,因此在发菌期间要加强温度、湿度及空气的控制。温度控制在22~25℃,空气湿度控制在70%左右,期间每天早、中、晚对发菌室经行通风换气1次,每次时长30~40min,避光培养。接种1周后开始每隔2~3d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发现有污染的菌袋应及时剔除。培养30~40d,菌丝将长满菌袋,满袋后再进行10d的后熟培养,使菌丝充分吸收营养,达到生理成熟,既可进入出耳管理。

6 核桃林下出耳管理

6.1 菌袋扎眼

菌袋在挂袋前需对菌包进行打孔,用黑木耳专用扎眼机进行扎眼,每个菌袋扎15~18排“一”字型小眼,每眼间距2~3cm,宽0.5mm,深0.4~0.6mm。扎眼时需将污染和未长满的菌袋选出,避免污染扎眼钉,进而污染其他长满的菌包。扎完眼的菌包需要在培养室在培养1周,使打孔处的菌丝恢复生长。

6.2 吊袋

在核桃树主杆1.5~2.5m之间选取健壮的侧枝,将扎眼恢复的菌袋垂直倒置吊挂在核桃侧枝上,即含海绵塞的接种口向下。相邻的菌袋相隔10~15cm,每一串菌袋最下面的菌包离地面30~50cm。

6.3 出耳管理

攀枝花核桃一般种植在1600~2000m的二半山区,7~10月份树下温度在22~28℃,气候凉爽,适合玉木耳出菇。出耳期间主要注意温度和空气湿度的控制。菌袋挂袋后,即可喷水进行催耳,在出耳前控制喷水量,使空气湿度在70%~80%,出现耳芽的时候,需要加大空气相对湿度,使空气湿度保持在95%以上,此时要加大喷施量,此时的喷水原则为少量多次。在出耳期间不能让菌袋表面发干,否则不易形成耳芽或憋芽,喷水过多,容易形成流耳,引起菌袋污染。同时要注意阴雨天要减少喷水或不喷水,晴天在中午要增加喷水次数,降低林下空间温度,防止温度过高。

7 采收

适时采摘是保障玉木耳品质和产量的关键,采摘过早产量低,过晚品质差。当玉木耳耳片长至4~5cm,耳片未内卷是采摘的最佳时期,这时的玉木耳洁白如玉,耳片厚,胶质含量丰富,品质最佳。采摘时,用割耳刀将耳片连同耳基一起采下,避免碰伤周围耳片,以免杂菌感染和耳片变色。玉木耳一般能采摘3~5潮,生物学转化率在100%~120%。采收前4h不要喷水,控制鲜耳的水分。采摘后减少喷水次数,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吗,使菌丝恢复生长。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按照第一潮菇管理,隔8~12d,即可采收下一潮。

玉木耳跟双孢菇一样,极易发生褐变,影响品质。因此采收后的玉木耳清楚杂质后要及时进行干制或低温保鲜。低温保鲜将采收的鲜耳利用冻库低温迅速打冷,在-4~0℃的冻库保存3~5d。干制利用攀枝花充足的阳光进行晾晒或用烘干机烘干。晾晒一般厚度在2~3cm,每隔3~4h进行上下翻动1次。烘干起始温度在35~40℃,时间5h,此阶段烘箱要加大排湿强度。此后每隔1h增加2℃,直至温度升至60℃,以此温度保持到烘干。干制的玉木耳极易吸水变质,因此要放在干燥、无太阳直射的环境中,注意防潮、防虫及霉变。

8 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食用菌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林下种植玉木耳也是如此。首先对生产场地环境做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可从根本上降低或消除病虫害的发生。食用菌子实体对化学药物吸附性极强,使用农药会造成农残超标,因此在玉木耳整个生长过程不能使用任何农药。玉木耳林下种植主要病虫害是菇蝇菇蚊和蛞蝓。发生病虫害时可在林地安装杀虫灯和悬挂黄板的方式进行物理防治或配制含有杀虫剂的糖水化合物经行化学诱杀。出耳期间做好控湿、控温和通风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猜你喜欢

菌袋木耳菌丝
羊肚菌母种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研究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指导香菇生产
粉色木耳你见过吗?
鸡菌菌丝体固体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环境和营养条件探究
牡丹江地区地栽黑木耳废弃菌袋回收利用现状及对策
春栽香菇菌袋安全越夏需把“五关”
菌丝发菌差咋回事
巧洗木耳
发现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