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食品微生物检测的监控与管理

2021-11-30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样品实验室食品

陈 婷 婷

(厦门夏商农产品检测有限公司, 福建 厦门 361000)

食品微生物检测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国食品微生物检测水平较之以往已经有了较快的提升,但在实践中仍面临着多方面的不利因素,制约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基于此,有必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妥善的质量监控措施,从根本上提升微生物检测的效果,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1 食品微生物的检测内容

1.1 检测食品污染

食品微生物检测领域中最主要的内容便是对食品污染进行检测,通常情况下会采用指示菌对其进行表示,而在生物学当中则会将其表示为菌落总数,其具体指通过特殊的手段对样本进行处理之后采用人工培养的方式,针对一个单位中所包含的细菌菌落数量开展检测,这也是日常生活中对饮用水和食品质量进行判断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最常见的菌落便是大肠菌群,当其在37摄氏度的培养环境中,在24~28小时的连续发酵过程中便会生成相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这也是对水质合格程度进行评判的关键环节。

1.2 检测食品致病菌

除了检测食品污染以外,食品微生物的检测内容还包括针对食品致病菌开展的检测。结合食品微生物学领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其在部分微生物含量方面存在着较为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其中涉及到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门氏菌等。基于此,在对食品微生物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大肠杆菌等主要菌落的含量进行检测,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检验标准针对其他致病菌开展检测[1]。

2 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面临的困境

2.1 检测内容较为复杂

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种类变得更加多元,食品所含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也有所增加,这在无形中提高了检测工作的难度。一方面,食品中可使人体出现中毒症状的病菌、微生物种类约有20种,包括沙门氏菌和黄曲霉素等,以上微生物均为检测重点;另一方面,检测对象还包括加工环节所产生的、可能给人体带来危害的微生物。

2.2 检测速度有待提升

检测食品微生物的工作,对检测速度及效率的要求极高,若检测速度慢,将造成大量食品积压,生产商无法通过销售食品的方式,使资金得到流通,企业流转必然会受到影响。另外,食物的保质期普遍较短,必须尽快完成检测并销售。现阶段,国内对食品进行加工的方式以机械化加工为主,特点是每批所加工食品的数量较多,为使检测速度得到提升,有关人员往往会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检测,但该方法无法保证食品绝对安全。

2.3 检测结果极易受到影响

对食品微生物进行检测的落脚点,通常是食品所含细菌及有害病毒。若在加工和运输食品的环节,有关人员未做到及时处理,将会导致细菌、病毒大量繁殖,进而使食品质量受到影响。另外,若食品存储不当,同样会为细菌、病毒提供滋生的温床。

2.4 检测人员防护力度较弱

对食品微生物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人员被感染的情况时有发生,此类事故往往会带来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据统计,微生物检测造成人员感染以细菌感染为主,占比约为43%;其次是病毒感染,其占比约为27%;最后是立克次体感染,占比在15%左右。致病源以伤寒、Q热还有布鲁菌病较为常见,其中,致死率较高的感染类型为衣原体感染,其致死率可达8%左右。导致人员被感染的原因,主要是检测人员缺少应有的警惕性,随意穿实验服进出休息室或是接打电话,导致病原体大范围传播。另外,被设备划伤或挫伤后,不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同样会导致感染,这点也应当引起重视。

3 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监控优化路径分析

3.1 科学进行样品采集和保存

对于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来说,其最终的检测结果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具体包括实验室环境、人为原因以及试验品的储存以及采集工作等等。为了提升食品微生物检测效果,应当加强对于上述影响因素的重视,强化质量监控工作,进而为检测成效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若想真正保障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科学地采集和保存样品。在进行样品采集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相关要求,落实对于样品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采集。与此同时,所采集到的样品本身应当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并且能够与相关检验要求相适应,这样一来便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减少其在抽样阶段所出现的细菌污染问题。工作人员在进行样品采集的时候应当尽量避免出现二次污染,并确保其运输环境满足各方面要求。当样品正式进入到实验室后,收样人员需要针对样品展开全方位的核对工作,对包装、数量以及外观等各项条件进行合理检查。对于那些能够满足规范要求的样品来说需要对其进行编号,并直观地对其来源和时间进行标识。那些有着即刻检测需求的样品需要由专门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进行检验,而其它的样品则也需要按照尽快检验的原则进行逐一检验。工作人员需要从相关规定条件出发,科学放置那些需要暂时存储的样品,在对其进行存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注重对于其位置的合理把控,最大限度避免其暴露在紫外照射当中。因为紫外线本身有一定的灭菌作用,处在紫外照射下会对最终的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2 高效开展培养基和试剂管理

除了样品的采集和保存以外,培养基和试剂本身的质量同样会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产生影响。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着重开展对于采购工作的把控,并在充分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加强供应商资质的审核,选择其中产品质量最佳的供应商。相关工作人员在每一次对培养基和试剂进行购买的时候都需要进行全面检验,从质量上提供保障,促使其能够同具体的实验需求相适应。实际应用时需要对其配置日期、有效期限以及名称等进行清晰标记,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循说明书中的相关规定采取妥善的储存措施,这样一来便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由于存储方式不合理所出现的质量性能变化问题[2]。

3.3 强化保障设备及环境质量

从本质上来看,实验室本身的环境和设备的应用情况会直接对食品微生物的检测结果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为了提升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应当从相关法律法规出发对实验设备进行合理应用,并尽量创建更加优质的实验室环境。若想从源头上保障实验室所开展的各项操作能够符合相关规范,工作人员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并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实验室中所涉及到的全部工作都需要有针对性的文件支持,与此同时,实验员本身所进行的操作也应当符合具体的操作规范。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对实验室开展科学规范的管理,进而助力实验室实际检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有关单位需要尽可能将办公区和实验室区别开来,在实验区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单向工作流程的实际情况对其展开科学合理的区位划分以及布局工作,并对洁净区进行明确标示,从当前国家的相关标准出发全面详细地掌控室内的湿度、温度、光照以及噪声等情况。与此同时,实验室还需要对各项设备的日常使用规范进行合理制定,并常态化落实对设备的维护与保养,针对实验室环境进行全方位的检测,结合现有条件对实验室中的设备进行定期的消毒,切实保障室内具有良好的洁净度以及合适的湿度。

3.4 强化实验人员的管理

对于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来说,实验员是各项工作开展的直接执行者,所以其本身的专业能力以及专业素质将会对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成效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应当加大力度对实验人员进行管理和控制。在对工作人员进行招聘的时候需要全面审核其教育背景,并强化对于其实验室操作技能以及专业知识技能的考核。对于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来说,实验员既要对食品微生物的相关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同时还应当具有良好的岗位责任意识,并能够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在开展检测工作时,工作人员需要严格落实操作规范,确保检验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处在无菌的状态之下,尽可能降低人为因素对于样品所造成的污染。为了提升实验员的整体素质水平,有关单位需要定期开展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并落实相应的考核,为实验员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高水平高要求的质量监控措施,能够有效提升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效果。因此,有关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各个相关步骤,从样品收集与储存,到仪器设备维护、环境监控、人员培训等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并结合现实条件的变化,对质量管控措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最大限度地保障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样品实验室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粮油检测实验室样品管理浅析*
完善样品管理制度确保农产品抽检结果的准确性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实验室样品管理
质检机构样品管理的重要性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