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国商专业思政改革探索

2021-11-28王光华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6期
关键词: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

王光华

摘 要:国际商务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有其特殊的必然性。本文分析了国商专业人才思政培养情况,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考核方式等方面来进行了改革路径探索。

关键词:课程思政;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实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6.065

1 “课程思政”提出背景

2014年,上海市教育委員会创造性地提出“课程思政”这一概念,并在上海的一些高校进行了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 年 12 月高度强调了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问题,是高校制定育人目标时要时时刻刻记得的;高等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该指示为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中共教育部党组于2017 年 12 月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多角度深层次找出各门课程里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由此课程思政工作在全国高校展开。各高校围绕立德树人教育改革,构建融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等多类课程于一体的课程体系,深挖各类专业课的相关资源,探索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由此看来,“课程思政”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即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需要把专业课当成思政课来上,课堂主要焦点还是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但需要时时刻刻捕捉学生的心理动态、价值观表达,并及时给予肯定或正确的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高职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在百万扩招的背景下面对的学生来源更是多样化,要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作为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服务于社会,非常有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专业教学结合起来。

2国际商务专业课程实施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与其他专业相比,国际商务专业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具有其必然性。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要与不同国家的人打交道进行经贸活动。当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价值观存在巨大差异甚至冲突的情况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如何才能受到不良影响?如何才能保证国家利益至上?这就需要从业人员具有更高的思想政治素养。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越来越广泛,各种信息良莠不齐,比如在当前社会受到疫情冲击和中美贸易摩擦与全面对峙的形势下,诸多所谓的“专家意见”层出不穷,国际社会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抹黑中国的言论也不绝于耳。高校大学生喜欢在网络搜寻信息,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分辨能力不够,思维活跃容易被另类的观点所吸引,从而进行不恰当的跟风。

国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岗位有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会展策划师、跨境电员商等。面临国内外复杂多变的贸易形势,工作人员不良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操守、个人品质、价值观等,都可能会给外贸工作带来影响。长期以来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依赖于大一开设的思政公共课程,而忽视了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实际上大学专业课程的数量远比单纯思政课程多得多,时间也长得多,几乎覆盖整个大学生涯。所以我们需要在专业教育中持续融入思政教育,这才是解决大思政新问题的好办法。

3 国商专业人才培养思政情况分析

3.1 改革中明确了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但忽视了德育培养

高职院校的生源参差不齐,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很多学校都在绞尽脑汁地进行教学改革。目前我院借鉴美国DQP框架下副学士人才的培养标准,该标准以五大学习领域(专业知识、广泛和融合的知识、智力技能、应用和写作学习、公民和全球学习)中的学习成果为评价标准对人才培养效果进行检测。在基于DQP成果导向的前提下,采取课程规范的形式对课程培养目标进行定位。主要是根据POC体系提出学生具体能够做到什么。这些要求要变成有形或可视的SOC学习成果,都是知识性和技能型的,素养型的几乎没有提到。一般为了控制SOC数量,并和学分匹配,老师在设置SOC时都会忽略掉隐形的德育素养方面的要求,专业课程的育人效果得不到全面保证。以国贸实务课程为例,课程规范中提道: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进出口贸易国际惯例,具有审读合同、履行合同的能力,具有缮制并填制外贸单证及审单的技能,能为今后从事该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但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国爱岗、诚实守信、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在课规中并未提到。

3.2 部分毕业生爱国情感不够强烈

学生在很多重要场合都能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体现出学校思政课程效果不错。但在毕业生走访中,发现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在参与国际博览会时,面对的都是外国客户,在沟通交流中,为了吸引客户,再加上价值观的影响,学生不自觉会流露出崇洋媚外的姿态,降低了所在企业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也说明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不够,这都是我们在专业课中应该加强的。

3.3 职业素养弱化

在校学习时,尽管学校尽可能提供实践机会,并按工作流程分模块来授课,但总是和实际工作情况存在差别,很难实现学校和企业工作岗位的完全衔接。学生在入职以后,不熟悉业务流程、不能把握客户真实意向、报价失误、不积极联系客户、不懂常见的国际交往礼仪,这些现象时有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善于团队合作,心理承受能力差,没有终身学习的理念,稍有困难就辞职跳槽,这样很难对工作技能和素质进行沉淀积累。

3.4 对专业课重视程度高

通过对财贸经济学院全体新生的入学调查发现,国商专业学生自主选择本专业的比率最高。学生对专业感兴趣,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对于行业发展也很关心。到了大三,愿意选择本专业对口择业方向的学生不在少数。大学时的专业理论课、实践课、实操课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方法、合适的内容进行课程思政教育,会起到更加明显的效果。这为本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4 《国际贸易实务》課程思政改革路径探索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要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得贸易实务课程知识点与思政教育知识点的衔接融合,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外经贸类商务人才。下面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考核方式等方面来进行阐述。

4.1 教学目标融入德育内涵

在DQP学历框架下,德育目标可在五大领域之一——公民与全球学习领域得到实现。课程思政应定位在德育个性发展,突出体现职业特色,培养符合专业就业岗位需求的有良好职业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改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国际商务专业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知识技能与思想道德相结合”的目标,根据时代特点运用不同题材,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定的政治信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探索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中更加有效地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4.2 教师要提高思政意识和能力

课程思政改革的最关键要素是专业课教师。最好的教育是无痕的,专业教师若能轻车熟路地驾驭课堂,巧妙地在专业授课中融入德育内容,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越好。目前,《国际贸易实务》的重心主要放到了国际贸易惯例及规则的掌握、磋商、签约和履约等技能训练上,教师仅注重在专业知识和贸易技能方面的传授,有些教师完全没有课程思政的概念,或是略微了解,但很少主动开展课程思政内容的教学。因此,专业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课程思政意识,克服“不会思政”“不愿开展思政”的畏难心理,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教学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

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德育能力。首先,学校可组织专业主任学习教育部发布的各项德育、思政教育类文件,专业主任再带领本专业教师学习,使得全体老师都能提高政治修养。其次,教师专业课教师应多与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比如专业课中的哪些知识点可以融入思政教育,融入方式如何自然有效、讲授方式如何得当等,从而使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融合。

教师通过实践规范课程思政教学。专业教师可以积极参加教学能力大赛、思政教学比赛、职业规划大赛、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等项目,总结日常教学经验,规范思政教学方式,在对实践、思考、总结中提升课程思政能力。

4.3 专业内容中挖掘思政资源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分成五个模块,如表1所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在原有课程项目教学改革基础上,融入思政元素,开展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中蕴含着大量的课程思政资源,要充分挖掘但不能“过度挖掘”,否则同质信息密度过大,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需要专业课程教师在课堂中结合内容进行引导教育,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上思政元素在课堂中的体现是一个非常考验教师思政能力的过程。不同的教师表达方式、引用案例都可能不一样,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积累案例、梳理思路。

比如贸易术语的学习是该课程重要一环。在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每一个贸易术语规定的买卖双方的责任费用和风险的划分,该本方承担的一定要按规则来办事,不能随意推卸。这里面体现的是支撑整个贸易流程的是契约精神。要友好诚信,尽量为对方着想,善于沟通。比如FOB条件下《INCOTERMS2020》规定由买方安排运输工具,签订运输合同,买卖双方船货要衔接好,发船通知、备货通知、装船通知都必须及时发出,才能使得合同履行初始环节顺畅。

再比如,在讲授合同签订时,由于只是模拟签订,学生可操作空间小,而专业课教师很难有真正的企业合同资源,往往只是讲解签合同的规范用语、合同要素、注意事项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业务员签订合同时一些微小的错误能会影响到企业利益。有时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会影响到国家利益。此时,便可适时引入“爱国爱岗”这一职业素养,告知学生在从事外贸业务的时候,能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司利益。同时还要强调忠实履行合同是基本的行业道德要求,不能因为行情变化、公司经营、人员调动等不确定因素随意违约,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坚守“诚信”二字。

而在讲授单证制作和国际结算的知识时,学生要能熟练掌握单证处理的技巧及方法,比如准确地缮制各种进出口单据、审核信用证、找出软条款等。比如出口方在审核信用证时,面对客检条款,是受益人无法掌控的,很容易受制于人,一定要提出修改条款。否则被指定人员不来验收,或者不认可质量且不在相关文件上签字,那么,受益人将无法结汇。因此在学生时代,就要扎扎实实学习专业知识,并多磨炼自己,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严谨、认真、规范,才能在外贸业务中游刃有余。

4.4 课程思政教学形式多样化

案例教学法。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案例分析法。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国贸实务课的案例老旧现象非常严重,有的甚至无视惯例和规则的调整。建议选用现实中的经贸时事为案例,引发学生兴趣。在案例的讲解前可以补充背景资料,讲解外贸行业职业规范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思政教育。也可以在案例分析中介绍中国企业是如何用中国智慧来解决一些棘手的经贸问题的;在世界贸易摩擦案例中,介绍中国的大国担当和大国自信,培养学生胸怀祖国、面向世界的情怀和价值观,使学生树立包容、合作的贸易观和世界观,并深刻理解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倡议。

比较教学法。在教学中,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尤其是一些贸易强国在经贸领域发展情况进行对比,以此说明中国追赶的速度之快,超越的势头之猛,与一些国家已步入下降通道形成了强烈反差。建议给学生播放《这就是中国》纪录片,可以培养学生宽阔的胸怀,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的认识。

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PPT、时事视频资料、微课、网络互动等信息化手段结合起来多方位展示思政内容。这样可以用灵活生动直观的手法,巧妙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知识教学中去。

榜样人物教学法。教师应密切关注已毕业学生的动向,定期联系,对于工作技能和思想动向都要关注。建立专业微信群,对于在学习上或工作岗位上有卓越成绩的学生,在微信群中进行表扬,介绍经验,让本专业学生之间形成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甚至可以在写教学计划时,预先安排一定的课时,请优秀毕业生担任企业老师职责,面对面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方法。按照本学院做法,课外学习课时是课内学习课时的2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设计了三次课后作业,学生观看高端思政节目《闪耀东方》《这就是中国》,《中国制造》,要求撰写读后感作为考核。教师通过课堂点评学生的作业,帮助学生提炼各类职业素养,以助他们个人成长成才。

4.5 课程思政过程性考核

作为“课程思政”试点的专业课程,既要考核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考核学生的德育,即在考核过程中要注重价值引领。

本课程设计的5个SOC已涵盖课程所有主要的知识和技能,在未引入课程思政考核之前,学生成绩主要由课堂出勤、课堂互动、课后作业及测试等組成,注重整个学期学生的付出,而不是以期末考试一张试卷作为评价。课程思政考核无须改变以前的考核方式,只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平时“思政”表现的考核。在课堂派信息化教学平台上,平时学生的考勤、互动、作业、测试、思政表现全程实时记录下来,期末时利用平台功能可以很方便地对所有环节进行赋分,得出总分。这样杜绝了“临时报佛脚”的学习状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加上整学期评价过程客观公正透明,培养了学生的诚信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等。

课程中的思政表现如何量化考核?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每个学生的出勤、按时交作业次数、独立完成不抄袭、上课态度等都会变成信息教学平台上的星星,另外,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辩论、视频观看等环节,每提炼出一条正确且同学认可度高的素养记为一颗星,期末根据最多星者思政环节为满分进行依次赋分。

4.6 教材

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优先使用教育部统编教材,确保教材内容体现国家意志。学校大力支持精品课程和校本教材建设,可对教材进行基于课程思政的系统修订,建立课程内部的思政教学逻辑体系,逐步开发课程思政系列校本教材。教材既要体现成果导向发展职业能力的特点,又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教材内容应适应国际贸易岗位对人才知识、技能、职业素质和价值观的需求,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突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素质要求。

参考文献

[1]崔蕾.基于“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轻工科技,2019,35(11).

[2]翟树芹.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规范设计与实施探索——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7,(08).

[3]蒋伟.立德树人理念下高职院校专业课思政改革的路径研究——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J].科技资讯,2019,17(13).

猜你喜欢

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障碍及应对策略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进展与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进展与研究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会计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